APP下载

创新引进金融资本成为国家储备林建设新亮点

2017-11-14李景

中国林业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储备林业国家

李景

目前,我国储备林建设进程正在飞快地前进。与此同时,为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将被写入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制度建设有法可依,有序推进。并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印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制定出台《国家储备林管理办法》(2017年)等相关管理办法,确保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相关省(区、市)依据国家储备林相关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本省(区、市)相关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规范本辖区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

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发布。《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

建设国家储备林是全面保护天然林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累计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4227.21万亩,利用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400.6万亩。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6—2050年)》,全国有23个省(区、市)、森工集团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管理办法、划定实施细则和建设规划。

加强林银战略合作,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效应,利用金融资本加快基地建设,是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一大亮点。2016年,国家储备林落实中央资金4.85亿元,利用贷款124.3亿元,完成1237.21万亩建设任务。国家林业局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据统计,2015年以来,广西、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区、市)开展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获贷款授信及协议614.58亿元。在创新投融资机制方面,广西由指定的国资企业作为借款人统一借款,相关国有林场及建设单位作为用款人使用贷款资金,建立“统贷统还、融资担保、契约管理、按期还款”模式及“风险准备金+林权抵押+林业保险”风控机制。天津市、张家口市分别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委托代建模式。

今年,国家林业局将继续推进广西、天津、河北、湖南、福建、云南和吉林森工等新一批重点项目落地,重点督导广西、天津、河北等省(区、市)管控好项目资金,加强借用管还各环节的规范。完善《国家储备林管理办法》,制定《国家储备林绩效评价办法》,出台《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等规程标准,增补《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修订《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意见》提出了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的养殖业。

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以及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便利化,强化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鼓励生产经营主体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抓紧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措施均在《意见》中被提到。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意见》提出4点建议:一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

二是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稳步推进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地区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场。加快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考核。实施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

三是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支持地方重点开展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四是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国家四部门出台林业生态建设金融支持政策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及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性投资、金融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合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各级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要立足开发性和政策性银行定位,充分发挥专业和系统优势,积极主动与各级发展改革和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通过有效方式为林业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需求,为林业政策贷款项目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贷款期限可达30年(含不超过8年的宽限期),贷款利率体现优惠原则。具体贷款期限和利率视项目情况确定。要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手段,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加快贷款投放,提升服务水平。

省级发展改革、林业部门要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分解下达林业生态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时,在确保完成投资计划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向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林业政策贷款项目倾斜,可以将对应计划任务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作为项目资本金,其中林业生态方面中央投资补助额度不超过林业政策贷款项目总投资的20%。各地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等相关资金的整合,统筹地方政府投资加大对林业政策贷款项目的支持力度,并按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积极落实林业政策贷款项目贴息补助。

对林业政策贷款项目,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企业自主经营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融资。地方政府、银行和承贷主体要协同配合,完善偿债机制和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林权评估、抵押、监管、收储、流转交易体系,通过林权收储担保费用补助、贷款风险准备金、购买森林保险等方式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管控贷款风险。

发挥林业政策贷款项目的带动作用,推行政府引导、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联动、农户参与的建设模式,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参与度与受益度。探索开展中央投资股权收益扶贫试点工作,建立通过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促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机制。通过集体林权股份合作经营模式,以及吸纳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安排生态护林员等方式,增加贫困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推广使用林业机械提高木材产量

虽然我国人工林增长较快,但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仅为49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加快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开展集约经营,推广使用林业机械,可以提高森林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木材产量,以最少的林地资源消耗、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尽可能提升木材生产能力,推进林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释放林改潜力

集体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60%,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基地,在我国森林资源培育、木材生产和林产品供给中占重要地位。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用材林培育的积极性,基地建设通过“林场 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模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可以化解林改后林地细碎化和农户独立经营困难;良种壮苗、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和抚育经营投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四项原则保护天然林资源 维护生态安全

为了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从根本上增强木材自给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中提到了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立木储备,通过实施高效可持续经营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

——坚持科学经营,推广良地、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技术和培育模式;

——坚持绿色发展,培育健康森林,发挥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多种功能和效益;

——坚持机制创新,通过政府调节、管理和引导,促进市场配置资源主体作用的发挥。

猜你喜欢

储备林业国家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land produces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