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

2017-11-14董寅生

杂文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堂张仪嘉庆

●董寅生

嘉庆十年,四川总督勒保来京觐见皇上。君臣谈完正事后,闲聊起来,嘉庆问勒保:“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官员中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答:“会说话者最占便宜。”嘉庆听后,深以为然:“的确如此啊,能干的人,因善于说话显得更能干,不能干的人,因善于说话,许多差错过失得以遮掩,最惨的一种人,莫过于做了极好的事,因不会说话,反将好事变成了坏事。难怪连圣人教导门徒还专设言语之科哩。”

嘉庆所说孔门四科,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按《论语》《史记》的记载,这四门分别有几个突出的典型。德行代表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代表是宰我、子贡;政事代表是冉有、季路;文学代表是子游、子夏。

以咱们俗人的标准衡量,这四门里,恐怕德行科的几位混得都不怎么好,其中瓮牖绳枢,箪食瓢饮的颜渊可能最惨,而混得比较好的可能首推言语科的子贡,子贡自己曾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可知他自认才思学问见识都不及颜回,但落在现实层面里,不管经商讲学还是从政办外交,子贡都能够无往不利,绰有余裕,何以如此?应该与子贡特别善于说话有不小的关系。

张仪未发迹时,在楚相家中为客,某日,楚相的一块玉璧不见了,众门客们认为张仪嫌疑最大,因为:张仪家贫,品行素劣,一定是他偷了玉璧。于是,楚相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张仪被打得皮开肉绽,但绝不承认,最后只得将他逐出相府。张仪回到家里,妻子见他体无完肤,又是心疼又是抱怨:“唉!要是你当初安分守己,不读书游说,又怎会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妻子说:“你且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说:“舌头倒还在呀。”张仪说:“那就够了。”

张仪其后就凭这三寸不烂之舌,做了秦国丞相,他在诸侯之间东奔西走,纵横捭阖,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可称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其后的蔺相如、毛遂、冯谖、鲁仲连等等众人,也大多靠一张巧嘴身名俱泰,流芳百世。

可知古往今来,无论家庭、社会,不管官场、商场,会说话的人,总是最占便宜。《红楼梦》里,识字不多的王熙凤为什么能够独揽大权,赵姨娘所生的探春又为何广受敬重,还不都因为她们反应机敏,嘴上来得嘛。

乡下老妇刘姥姥,三番两次进贾府打秋风,凭空拿走贾府成车的东西,得到贾府很多银钱馈赠,却仍能让阖府上下主子仆人一见她就笑逐颜开,这样空手套白狼的成功,说到底还是因为刘姥姥嘴上来得。

冯骥才先生的《好嘴杨巴》,讲津门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一位杨七,一位杨巴。杨七手艺高,只管闷头钻研茶汤;杨巴口才好,专管在外场照应客人。某年,知府大人将“杨家茶汤”荐给李鸿章品尝,不料李大人瞅了一眼,就将茶汤打翻在地,众人一时懵了,唯有杨巴猜到中堂大概将浮头的碎芝麻当成了脏土,赶紧一边磕头,一边谢罪:“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李鸿章这才明白,茶汤上的黄渣子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这小子看出自己把碎芝麻当成了脏土,却既叫自己明白究竟,又不伤我的面子,真是一张好嘴,当时转怒为喜:不知者无罪!虽然我不喜欢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来人呀,赏银一百!

这一来,杨巴名声大噪,“杨家茶汤”也随之被人改称“杨巴茶汤”。杨巴对此并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一张好嘴,你杨七手艺再好,可中堂并没有喝你的茶汤呀!

冯先生由此感叹:“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真会做茶汤的杨七渐渐埋没,杨巴茶汤的招牌却越叫越响,古往今来,诸如这样的事情,真是举不胜举!

阿里巴巴马云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得力于一张好嘴,马云并不是什么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互联网技术的大拿,起步伊始,也没有太多的政商人脉,他之所以能够捷足先登争取到风投资金,而后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除了脑子,嘴的功劳也很了得。

如今知名的一些企业家,老的像李嘉诚、邵逸夫、宗庆后、曹德旺,新的像刘强东,周鸿祎,雷军,董明珠,智商、情商等等内在外在因素外,基本上也都有一张铁嘴利口,可见要在这商海里乘风破浪,职场中游刃有余,会说话也是很重要的素养啊。

猜你喜欢

中堂张仪嘉庆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从嘉庆元年继德堂观戏谈起
天下棋局
英国发现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考释
再也不怕了
天下棋局
清中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的探讨
5000金为何大于500金
河北大学旭宇艺术馆部分珍藏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