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雄文庙纪事

2017-11-14

金沙江文艺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庙楚雄

王 丽

楚雄文庙位于楚雄市中心中大街中段鹿城小学内,门外是喧嚣的繁华闹市,车水马龙,市井气息浓郁。庄严的朱红大门内又是另一番景象:古老侧柏掩映下的青砖黄瓦,静静矗立在闹市中,暗红色的古老建筑虽已陈旧,却依稀可见昔日的庄严宏大。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院子里的地面已高低不平,有一些小的坑坑洼洼,石阶上也长满青苔,虽然显得有些败落,可雄伟的大成殿和簇新的尊经阁仍然屹立如山,廊下的八根柱子也壮如虎腰。兵燹、地震……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楚雄文庙依然静静地挺立在那儿。

追溯楚雄文庙历史,应该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说起,1386年楚雄始有府文庙。在现址上的楚雄文庙始建于弘治辛酉年 (1501年)三月,距今有514年历史。1986年、1987年,楚雄文庙相继被列为市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封建时代,出于忠君尊孔和科举取士的需要,历代帝王和官员对文庙和学宫都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一点从现存的楚雄文庙建筑上随处可见的龙形图案和选址上可看出来。旧时楚雄文庙建筑群,建造方式严谨,规模宏伟壮丽,坐北朝南,主中轴线与楚雄一中的龙泉书院,南山雁塔,西山凤山书院相对连接成等腰三角形的总体布局。与其他地方相似,楚雄文庙也有案山—南山 (楚雄师院老校区所在地)。明代,在南山建塔一座,意为文笔,因形制仿西安大雁塔,故名 “雁塔”,南山因此称 “雁塔山”。楚雄文庙南向正对雁山文笔,雁山出左下有慈乌山,再下有虎山 (楚雄人称虎为 “猫猫”, 也叫 “猫猫山”), 是前人取文庙之地聚三山灵秀之意。庙中泮池因三座桥在上而分为四个相通的池子,方池代表孔子墨砚,泮水表示墨汁。四个泮池因其又宽又大,水波盈盈,蓼花红艳,鱼游可见,像四个海子,故称 “四海”。池上的三元桥好似长龙卧波。桥下鱼水相通,往来和睦。此谓 “三山四海”之大观也。文庙原有朱红色围墙,墙外有护城河,水源由中本山流经凤山、龙泉书院汇入朱家坝进护城河后流入龙川江。古人在楚雄文庙的选址上别具匠心,真正是来龙清楚、去脉通顺的风水宝地。

楚雄地处西南边疆,自古属于教育落后地带。在云南推行儒学,是从元代开始的。楚雄地区元代虽然归附,但是教育的风气未开,基本没有学校。明初,楚雄开始重视学宫,设立学道学宫始办教育,希望用教化之风能达到 “楚雄治兼爨焚,欲使其人知孝悌忠信,革其悍猛好斗之俗”、 “秉彝之懿,文则必华国政则必济世,非但国有所赖,而嗢咿椎卉之俗,将尽熏陶已华矣”之目的。楚雄文庙在很长一段时期作为 “丰衍端彝,实惟兴贤”之所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文庙最初以祭拜孔圣而兴起,元明以后就有了孔庙和学庙合一的特征,楚雄文庙也具备这一特征。

楚雄地处滇中,经常遭受战乱之苦,文庙在战争中遭受焚烧损毁等破坏,又频遭地震,文庙多次损毁倒塌。

史载,楚雄地区的庙学曾经分为楚雄府文庙和楚雄文庙。元至正初(1341—1346年),威楚路孔子庙建于鹿城东门外 (今罗家队)。到了至正六年(1346年)举行祭祀,铸孔子铜像供奉其中。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虽出身社会底层,却非常重视教化,并以学宫建设作为教化之本。洪武二年 (1369年),朱元璋下旨在郡县都要设立学校。洪武十九年 (1386年),明军占领威楚路,改威楚路为楚雄府,鹿城东门外文庙改为楚雄府文庙,设学宫,设教授、训导各一人,文庙设有诸生肄业号房,供生员读书学习之用。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楚雄县文庙建于西门外鸣凤山麓 (今紫溪中学),永乐初在县学宫里并设楚雄卫学。当时鸣凤山麓属荒郊偏僻之地,后地震倾废。弘治三年 (1490年)迁入城内,废除城内尼姑庵,把其地用作县文庙新址。然而尼姑庵所在地地势倾斜不平,殿堂卑陋,舍堂破败,不适合供奉祭祀孔圣人,受环境所限,读书人在那里不能安心学习,迁入后也没有出过出类拔萃的人。

弘治辛酉年 (1501年),知县范璋得罪了权贵,由冬官 (工部)主事贬到楚雄县任职。他认为若要治理楚雄县,让辖区内的民众知孝悌、忠信,首先就要兴学校、陈文教,用教化革楚雄人悍猛好斗之俗,而为善良。但见县文庙如此破败,于是当机立断召集人多方谋划选址,得今址于楚雄卫治之东南,也就是今天中大街文庙所在地。知县范璋 “遂请于巡按御史四会林君”,迁建县文庙之事终于得到了批准。时任知府梁宇、同知陆绅、指挥使王鳌等官员出谋划策共同协商迁建县文庙相关事宜。在迁建过程中,后来的知府朱维祖刚好到楚雄任职,也大力支持县文庙建设。当时在位的巡抚右副都御史陈公、巡按何君、佥事郁君,也出钱出力大力支持县文庙的建设。前期的定址买地,聘请工匠,准备所需土木金石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年3月,知县范璋主持修建的楚雄县文庙在现址上开工建设。经费七成来自于官府拨款,其余三成由知县范璋和诸君节衣缩食筹措。工匠招募雇佣,军民也有力出力,大家齐心协力参与到文庙的修建中来。

弘治癸亥 (1503年)秋八月,楚雄县文庙落成于城东门内 (现址),设教谕、训导各一人。新建的县文庙分为三区:中区正北为大成殿,有六间,供奉着孔子及四配十哲;大成殿东西为两庑,各有十三间,供奉诸贤及汉唐以来诸大儒;大成殿往南为大成门,再往南为棂星门,各有四间。东区正北为明伦堂,有四间;明伦堂东西为两斋,曰进德,曰修业,各有四间;东西斋之南,为诸生肄业号房,各有七间。明伦堂向南有两道门,往南稍西为前门,各有四间。中区南边,大成门之前,有东西两道旁门,通往县文庙其他各处。棂星门南面为大路,东西各有一座旗亭,东面的称“储材”,西面的称为 “成器”。大路的南边是泮池。文庙内师生学习、生活场所和用品一应俱全。此次迁建经始于辛酉年三月,癸亥秋八月完工。新落成的楚雄县文庙威严庄重,庙宇耽耽,秩序阶阶。每年的5月11日孔子祭日和每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进行春秋释奠,在文庙置办酒食以祭奠至圣先师及其他诸贤。

嘉靖六年 (1527年),祝守宏舒看到堂堂府文庙居然在罗家队一带的荒郊野外,非常痛心,经过和楚雄官员及有识之士商议后,在朝廷拨给基建银的同时,知府祝公慷慨捐献俸银,引领楚雄官绅人等,用最快的速度把府文庙迁建于县文庙右边原习射之场内,此举策励诸生,人文蔚起。至此,楚雄县文庙和府文庙在同一地址分别开坛讲学。期间几次倒塌修建。

嘉靖十六年 (1537年),知府李邦表建聚奎楼。

万历九年 (1581年)知府张廷臣、十五年 (1587年)知府黄大年相继重修。万历十八年 (1590年),兵巡道杨寅秋扩大文庙建制。万历二十三年 (1595年),知府杨秉越组织重修,重修时文庙内的经典古籍、祭祀用具、雅乐等已因战争遭受焚烧破坏无存。

崇祯二年 (1629年),蒙自土酋沙定洲造反,攻下省城昆明,追杀世守云南的沐氏传人沐天波,楚雄作为到丽江的必经之地,被围攻长达七个月之久,期间叛军烧毁了县学宫。

清康熙六年 (1667年)知府史光鉴组织修葺,府县文庙合一祭祀。清康熙十九年 (168年),楚雄遭遇了大地震,文庙殿庑倾斜,墙垣倒塌,只有孔子圣像未毁。

农耕社会,楚雄土地坚硬而瘠薄,百姓贫困,加之经常遭遇战争,财物不存,大部分人都不重视读书而重视耕种,即便有识之士,也因颓俗成风而不爱养陶淑,学习风气愈来愈不好。康熙时期平定叛乱后,楚雄地区文化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楚雄地区官办教育发展迅速,朝廷下旨修葺学宫,齐备礼器,崇儒重道,大兴文教之风。无论城镇还是乡野,黉宫、书院、文庙大力修建一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孟春,知府牛奂倡捐鼎建,率教授吴大颖会商文武百官及士绅等人出资出力重修文庙。丙寅年 (1685年)中秋完工,此次重建历时三年,殿庑门房,堂阁斋所,按照原来的古制重建,置备了祭祀用品,用金装饰圣像,打造了新的大供桌。官员带头学习儒家之道,培养学习之风,尊孔、文教之风复兴,欣欣侃侃,家弦户诵。此后,每岁以仲春、仲秋上丁日 (即孔子祭日和诞辰日),各衙门文官及师生,斋戒沐浴按照祭祀礼制到文庙祭祀先师。

丙戌 (1707年)年冬,知府卢公来到楚雄任职,次日清晨沐浴更衣,拜文庙,升讲堂,进诸生而试以讲冠之学,勉以道德之规。卢公问诸生: “其他地方都有县文庙和府文庙,为何独楚雄文庙是县府文庙合在一起呢?”诸生把楚雄文庙的历史讲给卢公听,听罢,卢公觉得都是谈经较艺,广励人才的地方,合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修建书院缺乏资金,并且书院比较高大上,非学问高深的人还不能随便进去读书,还不如扩大文庙明伦堂,既不浪费这块风水宝地,也可作为观摩讲习之地,容纳更多的人来此读书修德,众人皆赞成。卢公于是带头捐出俸银,择吉鸠工扩建明伦堂,栽树修阶,重建旧学明伦堂。明伦堂修好后,学子学习免于风雨飘摇之苦,但是学生的吃住和办学需要资金,于是便换置办田若干亩于某乡某里,年末收租粮食若干石,用作文庙生活物资。

清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楚雄地震,文庙建筑倒塌,让原本就年久破败的文庙雪上加霜,朽木、败落的院子、油漆剥落,廊柱房梁歪斜,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知府梁文煊认为堂堂府文庙如此破败,为官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带头捐资,让当时在位的为官者交“罚款”,不够的用他的俸银补上,一概重修文庙并建文明坊,把县文庙泮池和府文庙泮池合二为一,宽二丈有余 (约7米),长三十余丈 (约100米),在泮池上建石桥三座,称之 “三元桥”,于是池形因三座桥在上而分为四个相通的池子。经过三个月的整修,终于让楚雄文庙焕然一新,恢复了原有的庄严威武之貌。

楚雄文庙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府、县文庙合一,可以集府、县两级之物力财力修建增制,因而地势敞宏,规模和建制与建水文庙相媲美有胜之而无不及,规模在整个云南省居于首位,在整个云南都很有名。这一时期的楚雄文庙规模和建制均达到了顶峰。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康熙下旨提镇以下武职,俱得入庙观礼。到了祭祀当日,达官显贵绅学子民众衣冠整洁,聚集文庙,礼乐齐鸣,旌旗伞盖,龙凤彩幡,刀头三牲,红烛香案,在文庙举行庄重的祭孔活动,年复一年,规模有繁有简,一直延续至解放前夕,这一时期,楚雄文风极为昌盛,文风之盛源远流长,贤才辈出,踵事增华。

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楚雄文庙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机遇,孔子后人孔继忻任楚雄知府。他是孔子后人,自然对祭孔的流程非常熟悉,到任之后,即按《丁祭谱》规模增修文庙,绘孔子半身像一幅,在大成门外铸青铜狮子一对,修建石阶、门坊、魁星阁、崇圣殿、尊经阁,经孔继忻一番修整和完善,楚雄文庙在建制、祭祀流程方面就更加规范了。

咸丰年间 (1850—1861年)马现屠城之后,文庙大量建筑和器具被毁,仅存大成殿殿门和框架,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孝义坊、节孝祠全部被毁。大量的经籍、祭器、雅乐在多次兵乱中被纵火焚烧十之有七。相传,清咸丰十年(1861年)闰三月,杜文秀围攻楚雄城,四月楚雄城被起义军攻陷,杜文秀占领文庙为帅府,毁至圣先师像化为军需。至此,圣像无存。相传,杜文秀占领文庙为帅府时,大成殿供桌为他的办公桌,随后转战,此供桌也一直作为杜文秀的帅桌随义军转战。据传,有一日战事不利,部下反复来报战败军情,杜急火攻心,拿起大刀将供桌右角削去,现此供桌修补印记犹存。此供桌一度下落不明,后来在东华镇一农户废弃的屋内被张方玉老先生慧眼发现,当即出资对古供桌进行修缮,完工后交楚雄市建设局存于西山西灵宫大殿内。后经多方调查走访和查阅资料,最终确定此供桌为楚雄文庙大成殿祭祀专用供桌,于2010年8月10日回归它原来的家——楚雄文庙大成殿。其中的曲折难以言说。

同治八年 (1869年),清军收复了鹿城,邑绅李维述捐资,竭力修补植柏,同治八年至清末,经多次修葺,虽规模远不及前,但 “阶级置楚石栏杆,栽松柏,殿宇越觉辉煌”,文庙回复了一点往日的风采。历史上楚雄文庙大成殿大院曾有东西两厦,各十六间,祀先贤、先儒、神主共96位。院上有一方台,名曰天子台,周围设置大理石栏杆,栏上有十二生肖头像;台中有一大香炉,称为古鼎,鼎后是大成殿。殿内两旁,分列孔子的4大弟子,即曾子、孟子、颜子、子思。棂星门三间,旧存铜狮二座,列之两旁;名宦祠三间,在棂星门左,乡贤祠三间,在棂星门右;文明坊一座,在棂星门外;文昌祠、魁星阁均在泮池左,魁星阁锁水,关系到文庙风脉;万世宗师坊、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在大成殿后;尊经阁在启圣祠后,尊经阁右有聚奎楼、讲馔堂、府儒学署;学宫左有府学明伦堂五间 (今为教师进修学校)、道义门三间、大门三间、东斋坊十间 (曾为府学训导署)、西斋坊十间 (曾为府教授署)学宫右有县学明伦堂 (今为鹿城小学明伦楼)、县学仪门三间、大门三间。

文庙历经乾隆、道光年间重建重修,其建筑风格与各地文庙建筑相似,地势宏敞,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 (现为龙江公园的民族和睦门,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龙江公园时由文庙搬到龙江公园内)、尊经阁、三元桥及泮池四个。文庙曾内具有铜制狮、鹿、象、牛等香炉、烛台、三角鼎形祭祀酒具,以及曾子、孟子、颜子、子思等七十二子诸儒木制牌位。文庙内文物由于战乱和地震多次损毁遗失,解放后,部分残留文物由市文化馆收藏。

除了举行祭孔活动,楚雄文庙旧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文庙泮游。明清两代,儒学颇盛,国家科举考试,皆以儒学命题。县考取录的称为秀才,入学后,官家即发喜报,亲属为之簪花挂红。由地方官绅及学堂老师率领一堂经乐,过黉桥 (泮池中桥,直通大成殿大院),进文庙大院,准备泮游。游泮时,孔庙大门敞开,道路扫净,闲杂人员不得入内,由老师率领秀才,到孔子位前谢恩致礼。礼毕,鱼贯而出,循堤游泮,大家向着方池池水,顾视一遍,游泮后,就叫入黉门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爷爷曾以小学生代表身份到文庙参加过祭孔活动,他们穿着整洁的衣服从学桥街穿过两道镌刻着 “文明” “道冠古今”大字的大门进入穿过三元桥,进棂星门到大成殿院内,院中鼎内烟雾缭绕,庆典开始,礼乐响起,庄严肃穆,之后吟诵 《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接着向至圣先师孔子铜像行礼,最后由政界名流讲话,祭孔主持人宣布礼成。此次是爷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祭孔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文庙祭祀活动也未停止,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早晨,县里教育界官员和师生齐聚大成前,祭拜至圣先师孔子,天子台上,洞经音乐会的布置齐备,殿内灯火辉煌,殿外三牲祭品整头的牛、羊、猪呈案前,气氛庄严肃穆。洞经会首座司仪诵读祭文,洞经音乐齐鸣,师生站天子台下立正行礼,齐诵 《大同篇》,祭祀中,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和传承。

1932年,第一高等小学堂 (鹿城小学前身)迁至文庙办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空军设95机场于楚雄县,空军军官学校初级班到楚训练,占用了文庙用作空军招待所。1947年,文庙归还楚雄县,楚雄县立中学迁入文庙。此后楚雄文庙一直用作办学之地直至今日。

1956年,鹿城在文庙大成殿首次放映电影,不幸的是当时人山人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不幸发生了踩踏事故,丧生。l957年, “后右”运动开始了,大成殿变成了批斗 “右派”的场所。文革期间,文庙也在劫难逃。 “评法批儒”、 “批林批孔”、 “破四旧” 运动使文庙门庭俱毁,碑匾废弃,两庑破败,泮池干涸,大成殿虽幸存,但顶漏墙倾,岌岌可危。1985年,楚雄市人民政府对大成殿天子台进行重修。按修旧如旧原则,大成殿屋面覆以金色琉璃瓦,镂雕更新十三对格子门,精工彩绘梁柱、椽、檐,天子台新装了大理石围栏和龙板。尊经阁旧时是用来收藏书籍的地方,后来在其址上建盖了红砖房用作教育局办公场所。

1978年,为了加强楚雄县师资力量,楚雄县成立县师范学校,借用鹿城小学泮池旁的教室办了两个班,分别招收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到此就读。大成殿在1979年被用作县师范男生宿舍。

1985年,楚雄市人民政府拨款10余万元重建大成殿,后两庑相继修复,只可惜没有供奉的孔子像和诸贤。在此期间,教育局迁往他地,在其址复建尊经阁,2002年,经多方努力筹措资金,在玉溪江川铜材厂据光绪元年楚雄知府于山东曲阜临摹之画像重铸至圣先师圣像,完工后请回文庙大成殿,至今有13年余。

楚雄文庙从洪武年间始建至今已有629年历史,每一次修建都由地方官和政府出资出力,倍受重视,历次搬迁和重修 (建)均由主管教育的官员和地方文化名人撰文作记,均显示出历代对文庙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文庙对一方文化教育的影响力,直接影响着楚雄地区的文风昌盛与否。据志载:文庙的建制、形制,历朝京都、国家、府州县学皆作孔庙,或左学右庙,或左庙右学,亦学亦庙,庙学结合。庙是学的信仰中心,学是庙的存在依据和直接表现形式,互相促进和发展。文庙的这一特定建制直接影响了楚雄六百多年的文化教育发展史。楚雄文庙作为 “庙学合署”的典型,很有代表意义。

如今的楚雄文庙依然挺立,进入鹿城小学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坐北朝南两层建筑尊经阁。尊经阁原是文庙藏书之地,是整个文庙建筑群最北端的建筑,沿着文庙中轴线往南是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也是现存建筑中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建筑。大成殿看似两层檐,实为一层,采用的是典型的皇家建筑风格,重檐歇山顶式的设计,镂空木雕,彩画均为龙、瑞兽、牡丹等寓意吉祥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成殿大门为三合六扇门,门的上半部分为镂空雕刻,中下部分为浮雕,门上雕刻的是古老的儒家经典《大学》的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铁质门扣上刻有 “福禄寿喜” “花好月圆”的字样。殿内供奉着孔子圣像。

大成殿到是天子台,天子台周围有石栏杆,石栏杆上有栩栩如生的12生肖石雕,天子台有几级石阶。台中央的石头雕刻着一条龙,这块雕龙的石头名“御路石”。古时只有皇帝能走。大成殿两侧是后来重建的两庑,东庑是后来重建的,西庑为红砖小平房。往南是大成门,现为鹿城小学校长和书记办公室。大城门两侧由两幢平房,原为名宦祠、乡贤祠旧址,再往南便是三元桥中的中桥和泮池。东桥、中桥桥面已修葺一新,但桥身仍是旧时所存。未修葺的西桥桥面上,一块块托起过多少风流人物的青砖上 “乾隆”的字样仍隐约可见,踏上青砖,仰望古柏,多少前尘往事如在眼前,书生礼乐,状元布衣,都终将化成一缕青烟。

日月星辰,几易更替,无论经历多少风霜,楚雄文庙一直和教化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牢牢固守着一方净土,肩挑着重任。文化需要传承,精神也需要传承,无论是 “泉眼无声惜细流”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它都用博大的胸怀接纳四方学子,用古老而执着的精神涤荡着学子的心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几百年来万千学子走过的路,今天仍在延续并将一直走下去。真可谓 “巍巍黉序守之功兮,曷臻斯盛会之逢兮。”

炳炳烺烺,昭垂后世。

猜你喜欢

文庙楚雄
让传统文化连接现代生活:陕西文庙发展的创新实践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祈求
文庙开笔大典
府文庙:走下神坛,走进民间
关于重点保护和重建文庙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