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曰”方可由“知”至“智”
2017-11-14盛斯才
●盛斯才
有“曰”方可由“知”至“智”
●盛斯才
坊间流传一个段子:一家高科技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下班立马走人。中国实习生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印度学生。段子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在美国的金融和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数量远超华裔,则是事实。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内敛、内秀所致,所谓“君子必讷于言而敏于行”“木讷近仁”等,这都导致我们在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方面的缺陷。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对此感慨犹深。他说在担任驻法大使期间,每年接待国内到法国访问交流的副部级以上的代表团达两百多个,但一到面对面交流环节,国内来的代表讲起话来,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你说了半天,人家不知你要表达什么。而如果你不能在开头几句话就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你下面再讲什么,人家已经不会在意了。
其实,内敛、内秀只是中国传统所重视的一个方面,中国传统同样重视语言的表达,例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登高而呼,而闻者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强调“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中国传统强调的是言之有理、言而有据;忌讳的只是花言巧语,言大而夸,以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点,从“知”和“智”二字之间的区别就可以看出来。什么是“智”?“知+曰=智”,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知道某些知识、真理,那你只是一个“知者”;你只有不仅知道某些知识、真理,而且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让众人都了解、知道,甚至佩服,你才算是一个“智者”。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超凡入圣的智慧的象征,诸葛亮形象的崛起,先是未出茅庐即知三分天下,一席指点江山的谈话让枭雄刘备及关羽、张飞深为敬佩。奠立刘备集团基业的一战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前提是孙刘联盟,孙刘联盟的形成,则是诸葛亮在东吴的朝堂之上舌战群雄的结果。
面对曹操号称的“百万大军”,东吴长史张昭等投降派的意见成为主流,主帅孙权犹豫不决。诸葛亮审时度势,关键之处直取东吴的统治者孙权:“在下以为,在座各位都可投降曹操,惟独将军不能。各位投降曹操,无非换主为官,官职不会小于州官、郡主,而将军降曹之后,做主君显然是白日做梦,做其他的官曹操也不会放心,所以不仅没有官做,甚至会有性命之忧啊!”
在这里,诸葛亮不仅把一个东吴投降曹操还是与曹操决战的战略问题,归结为东吴主帅孙权的生死存亡问题,而且说得如此浅显易懂明白晓畅,这显然不仅需要知识,更加需要智慧。效果如何呢?听到这里,孙权愤怒拔剑砍去台案一角,斩钉截铁地说:“谁再敢言降曹,这就是下场。”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才有刘备集团在荆州站住脚,成为取西川的战略基地与坚固后方。
那么,为何要求一个人从“知者”变成“智者”呢?就自己一个人知道,不是正好闷声发大财吗?
因为任何时代,真切领悟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会进步要求,深刻理解发展创新理论的人,都是少数人,为了让社会整体形成合力,这些“知者”必须将他所掌握的真理、知识,解读给其他的人听。上下同欲者胜。只有社会多数人形成共识,达成一致,才会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力量。垄断知识是不能一个人闷声发大财的,因为你会被多数人的无知所淹没。
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这种要求更加迫切。当前,改革梦、强国梦已经成为社会主旋律,改革强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其中有很多的道理,并不是所涉及的人一看就懂的。大道理包含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大道理、小道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有人解说,有人阐述,有人说明。不管是一个人从“不知”到“知”,还是从一个人“知”到大家都“知”,都需要发挥“曰”,即言说的作用。
先通过学习成为“知者”,再通过言说成为“智者”,为实现梦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