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当代九〇后青年旧体诗词写作倾向
——以2017年许昌“青春诗会”五位青年作者为例
2017-11-14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引 言
在当代国学热的大背景下,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进入高度复兴阶段,一方面,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变得日常化、大众化;另一方面,从事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文化事业的需求也呈现增长态势。就诗词这一领域而言,今年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寓教于乐的文化类节目,借春节假期的“黄金时段”,将诗词搬上电视,以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为依托,通过答题、攻守擂台、飞花令等环节,重新唤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效,中华诗词研究院院长袁行霈先生说: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把诗词文化以新颖的电视“舞台”的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的诗词热情,起到了研究机构、教育机构、诗词社团起不到的作用。
各地媒体组织纷纷以今年《中国诗词大会》所形成的文化热为契机,大力将宣传热点集中于诗词,小到校园组织,大到社会各团体,展开丰富多样的活动。相应地,这种文化活动也激发了人们对于诗词的关注与热情,一时之间,诗词成为人们交流中的一种新兴的文化符号,诗词爱好者和诗词写作者得到了一展长才的机会,开始逐渐走入群众视野。
《中华诗词》杂志社自2002年起,效法《诗刊》社的方式,开始举办“青春诗会”,从全国各地甄选稿件,挑选优秀青年诗人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改稿采风活动,不仅在客观上推动当代青年诗人旧体诗词的创作,同时也为旧体诗词不断增添新鲜血液。“青春诗会”第二期学员,即《中华诗词》杂志现任执行主编高昌说:
“青春诗会”是新时期文坛的一个标志性的文学符号,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文学现象。
尽管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书写者都存在着一定厚古薄今的思想倾向,但仍不可否认,旧体诗词在当代文学发展现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的文学写作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对旧体诗词表现出极大兴趣并投身写作的人不在少数,这是文学的客观现实,绝不是出于笔者的某种主观维护。而且,旧体诗词的阅读群体与写作群体都在持续扩张,“青春诗会”的设立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为青年诗词写作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平台。
“青春诗会”最终确定的学员名单,有两个准入标准:一是年龄在四十岁以下,二是用作品说话。在这两个条件的叠加情况下,从数百份投稿作品中选出的十份稿件,无疑是当代青年诗词写作者群体的一个表征,反映了当代诗词写作的某些倾向。与往届不同的是,2017年“青春诗会”十位学员中,有五位是九〇后,其中四名仍是大学本科在读生,另一名也于2016年刚刚本科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五位青年作者分别来自新疆、贵州、北京、深圳、武汉,展现了极大的地域包容性,相似的生活经历与社会感悟,使他们诗词创作的语言特色、用语倾向、思想认知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作为青年诗词创作的一个切面,很好地展现九〇后诗词写作者的整体风貌。同时,他们的诗词创作又有着一定的区分度,以个人经验为核心,展现对语言的高度敏感与极强的驾驭能力,进而保持着诗词写作者的独特性。接下来,笔者将以本次诗会五位九〇后青年作者的作品为例,管窥当代旧体诗词青年写作的某些倾向。
一、重视对内心情感的挖掘
诗歌经过长期变化,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逐渐独立,从诗乐舞三位一体中解放出来,其音乐性和表演性不断削弱,最终成为以文本为核心的独立体;二是由最开始的注重政教合一、言一国之志,到不断突出诗人主观情感,强化写作者主体意旨的表达。换句话说,诗歌在保持文本独立的基础上,越来越成为表达作者意旨的内部自足的有机整体,越来越出现向写作者本身倾斜的一种趋势。西晋陆机在《文赋》中最早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也在《文心雕龙》中也讲到:“诗者,持也,持人情性。”由此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缘情说”对诗歌的主情重意的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注重吟咏性情成为古今诗歌写作者自觉遵守的写作倾向。
以抒情性为核心,以写作者为主体,在当代的旧体诗词写作中,存在两种写作倾向,彼此既相互区别,又互为依托,在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中,这两种倾向又能够完美地融为一体。一种即主题先行,作者首先预设主题,再通过编排文字达到对主题的回应作用,从而达到作者的某种主观诉求,这种倾向的思想来源可以归到白居易所主张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带有某种主张性;另一种即情感先行,要上溯到前文所说“诗缘情”的主张,也就是孔颖达在解释《诗大序》时所说的:
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尤为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
立足于当下九〇后青年旧体诗词作者的创作,不难发现,虽然其中不乏优秀作品是主题与情感结合的产物,但是从作者个人写作主张或作品特质来看,仍是以情感先行这一倾向为主,甚至部分青年作者表现出对主题先行的排斥。
郑雪峰先生在接受《新文学评论》访谈时说道:
诗基本属于“为己之学”,如果作者本身很自我,反映一个个体的心理情感也就够了。如果作者心怀天下,自然会在作品中关涉社会,说出某个群体的心声。不论哪一种,只要是出自真诚,都是可贵的,即便社会价值并不相同。
①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页。
②杨金花:《毛诗正义研究——以诗学为中心》,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页。
②郑雪峰:《为己之学——〈新文学评论〉访谈郑雪峰》,http://www.86hh.com/fyzg/mjft/2017-02-07/384400.html
所有诗歌写作的初衷无非就是作者个性的一种传达,文本只是表达内容的一个载体,其核心是作者的个人经验,而这种经验又与生活直接相关。对于青年作者,特别是九〇后的青年诗词写作者来说,其主要的生活领域多在于校园以及以作者为中心的有限辐射范围,加之处于由校园到社会的转型阶段,所以其对社会的认知尚浅,对社会的判断有着较大的先入为主的主观臆造的倾向,所谓的语言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有限的社会活动范围内,青年作者倾向于将创作视角转入书本和思想,表现作者个人情感的变化,捕捉自身情感的细微波动,在内心世界中寻求并建立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平衡体系,并将这种体系应用于审视他者,构建一个以自身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情感系统。
我们在当代许多九〇后诗词作者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作者情感的放大化处理,是作者从自身向他者出发,力图建构的联系方式。因此,对内心情感的层层深入,甚至于是抽丝剥茧式的描写,是当代青年旧体诗词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在改稿会上,《中华诗词》杂志编辑部主任潘泓老师就以本次诗会的五位九〇后青年为例,指出现在青年诗词写作存在的关照面不广、挖掘不深、缺乏生活质感的问题,建议从身边事物写起,感受生活与诗词的融合度。笔者以为,不断突破自身所在情感舒适区是必要的,但是题材和关照面的扩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每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作者对身边事物都有着独特的敏锐度,进入作者写作观察视野也各有不同,因此这种观察的侧重点也是因人而异的。而相比步入社会的中青年写作者而言,以校园为核心的青年作者,其劣势固然明显,但其优势也在于这种重视内心情感,不断地进行情感提纯的写作主张,王国维说: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可见,“阅世浅而性情真”的青年作者当下的写作似乎更加接近“主观诗人”的状态。
五人之中,具体到一些在日常生活圈内写作的诗词,尽管也有以事件为依托的作品(如唐云龙《与友约酒》、韦勇《送子愫兄之南宁》、王文钊《临江仙·与兄聊天小感》以及笔者《水调歌头·初冬与初中诸友小聚》等),但是事件并不是诗词着力的主要点,作者主要关注的,仍是从事件的对象中探求自身。换句话说,无论是诗友、兄弟还是同学,他们在诗中都是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引起作者本身的诗性思维,进而有所生发,抒发诗中的主客体的共同情绪,当然,这种情绪立足的基点仍在于作者本身,与其说是与他人的对话,倒不如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的审视,是作者与自己内心世界试图建立的一种对话的可能性。
例如笔者所作的《水调歌头·初冬与初中诸友小聚》,聚会只是一个情感的切入点,或者说,是蓄积已久的情感的一个输出契机。整首词的描写关键也并不在于聚会所食所饮,而在于通过与好友回忆从初中到而今五年有余的时间里,彼此的变化,进而将关注点聚焦于这样一群处于校园和社会节点上的青年,在不断边缘化的过程中,这种依旧有所坚持、有所守候的精神状态,也即词中所写的“随意安排处,来证此心顽”。《礼记·中庸》有云: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青年诗词写作者因为不能直观地追求诗词的功用化和器物化,因此其所关注的,必然是文本本身的艺术性,而达到这种艺术性的标准就是对自身的全方位展现,展现的重要甚至可以说唯一通道就是情感。因此,由笔者的这篇作品入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结合下文即将展开的作者本身在内容、语言层面寻求的个性突破,但是其围绕的核心依然是创作的情感,这是“诗缘情”“诗言志”的观点在当代社会被广泛认同并予以实践的反映。
二、尝试内容、语言层面的探索
在传统文化逐渐回温的当代,旧体诗词无论是从创作量还是创作人数上,都接近饱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的旧体诗词创作量都堪比一部《全唐诗》,各省市的官方诗词组织加上民间诗歌团体,其会员总数也接近甚至超过中国古代诗人的总和,足见旧体诗词在大众层面影响之深。但我们仍要警惕的是,要想将语言打造到符合诗词这种高度凝练、高度精准化的程度,是需要极其高超的语言锤炼技巧的,换言之,在广大诗词写作群体中,能够创造出符合诗歌本身意义的作品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大部分的诗词写作者的写作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不断重复古人的陈旧之言,缺乏作为写作主体的立场与形象感,这点在之后也会有集中论述;二是不能了解当下诗词写作环境,完全注重象牙塔写作,甚至刻意地回避当代诗词中的新元素和新意识,号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实则不免有些泥古不化,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魏耀武先生在《“所以为我”与“所以为诗”》中提到:
在诗词创作中灌注创作主体的现代意识与现代体验,是使古老文体与时代变、保持活力最根本的“通变之数”。
可见,创作者不仅是文本的书写者,更是作品思想风格的直接把控者,任何的守正或者求新的根本,都在于作者对于语言的持有观念,也即作者的主观性。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诗词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近似是一种观念写作。不同于上文所提到的“主题”,观念写作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是作者已然具备的思想的自然显现。故此,探究九〇后青年作者在诗词方面的探索,除了文本里所呈现的显性技巧、风格方面的探索外,写作主体是我们要去格外注意的一点,作者写作时的内在思想虽无法被完全感知,但是可以从他有意识尝试的方向,管窥当代青年作者的某些写作主张。
清人叶燮在《原诗》中说:
吾言后代之诗,有正有变,其正变系乎诗,谓体格、声调、命意、措辞、新故升降之不同。此以诗言时;诗递变而时随之。
任何时代的优秀文学,都是符合其当代审美的文学,都在于反映本时代的微观特征与个体独特的心灵感受,其作品要能够“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即由描写个体的经验上升至群体的共同经验,使作品在更大范围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就这一点来说,旧体诗词在稳定的基础上,势必要在语言层面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并将书写内容尽量延伸,使其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
由李遇春教授主编,汇集魏新河、段维、李子、添雪斋等十位当代诗词名家的《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于去2016年6月出版,李教授在前言中说道:
无论是回归现实主义还是走向现代主义,新世纪中华诗词艺术新变归根结底是一场对中国古典诗词问题的现代重塑和再造运动。
这种探索主要集中于诗词书写内容和所持语言质感的变化,结合当代旧体诗词写作者发展状况而言,其功力、阅历愈深,对于语言的掌握就愈加纯熟,语言风格的形成及转换也就更加游刃有余,同时诗词的内容也更加广阔,能够更全面地展现作者对生活和文字的态度。对于青年诗人,特别是九〇后诗词作者而言,在前文所论述的主情性的基础上,虽然仍体现着一定的学院派语言风格,但是受到诗词创作整体环境的影响,在内容和语言上,逐渐开始寻求突破与创新。
在内容层面,九〇后青年诗词作者,最主要的突破点即在于以自身行迹为本,将视角延伸到所及之处,从而打开了单纯的校园限制。更重要的,是这些作者自身有着相对扎实的知识储备,在处理一些校园之外的写作题材时,能够统一理论与实践,使得其作品可以基本满足读者的审美诉求。像本次诗会中,五位作者各自所选的十篇中皆有畅游采风中对风物遗迹的思索,如韦勇诗《回乡惊所见》中句“出门寻旧友,一一在天涯”;笔者诗《过武松墓》中句“此身只合大千去,不问浮屠问宝刀”。
特别是唐云龙诗《鸣沙山》,为笔者激赏,谨录全诗如下:“非关瀚海气难平,情动如何不发声。我亦红尘沙一粒,于清风下作长鸣。”全诗扣住一“鸣”一“沙”,得意于中国古代“物不平则鸣”的诗歌传统,借游览鸣沙山之机,表现自我的不平之气,就像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所言:“我几乎不能想象,任何一种美会没有‘不幸’在其中。”正是作者对生活现状的深入思索,使其作品能够跳出思维的固定模式,超拔于一般风景记游之作。我们一一看去,这些诗句与游览本身自然相关,但是又不似全然联结,关键在于表现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理念,既脱胎于古典诗歌的审美观感,又有着现代人的一些独特生活经验。由此可看出,在九〇后的青年诗词作者中,已不能完全地将其写作归为对经典的传承和模仿,因为任何模仿都带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而九〇后的诗词作品,则体现出将关注点集中于文字的个性表达的倾向。在新作品生成的过程中,将对诗词的认知与独特生活化传达进行联结,是这批作者正在进行的一种诗词尝试。
在语言层面,相较于内容,语言的多样性在当代诗词生态中显得尤为突出,特别见诸网络诗词,周于飞在《网络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体并峙格局初探》中就借鉴我国诗歌由来已久的鼎立平衡的“三分法”传统,将其归为“实验体”“守正体”和“新台阁体”三种主流风格。当今社会信息化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九〇后普遍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而网络诗歌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极其丰富。2011年,网络诗人苏无名仿照《水浒》中梁山好汉的格式,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绰号名字与活跃于当代网络诗坛的诗人进行对接,写成《网络诗坛点将录》,以种桃道人、碰壁斋主为首,收录了百余人的作品及其评价,可谓“千人千面”,反映了网络诗坛活跃而丰富的诗歌生态,其中突出的李子、一条金鱼、独孤食肉兽等人的语言风格(网传为“李子体”“金鱼体”“兽体”等)就颇受青年诗词作者喜爱。因此,在语言及其相关方面,展现出诗词写作者对文字的敏感度以及追求独特风格的诉求。本次诗会来自贵州大学的陈少聪的作品即在这方面有所尝试,读其诗词,虽仍有一种诗人的孤独落寞之感,但是其题材已经开始触及外部世界,多直面社会现状,将笔力伸向社会,如诗《围观文青弹唱》《题某地“新农村建设”》《题某面子工程》等等,诗意偶见辛辣,语言上也有新奇之感,可谓屡有惊喜。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其一首《清平乐·记桐木岭野炊》,谨录全词如下:“花儿微笑,枝鸟林中闹。三五携行春正好,旧梦随风逝了。 泥巴生满葳蕤,炊烟染上霞晖。多少青葱岁月,尘封在水之湄。”这首词与李子的一首《清平乐·一村老小》十分相像,从花草的起笔,到最后一笔托出,余下怅然若失的忧愁,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李子将整个农村作为自己的书写对象,通过将乡村的常态化面貌予以加工,体现其隐喻性,进而具有直抵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少聪的笔力则集中于个人青春情绪的抒发,表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更贴近较单纯的回忆性笔法。由此可见,青年作者对于自身作品语言的突破尚缺乏明确的目标,既缺少必要的体系主张和理论基础,又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和模仿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幕式上,《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李文朝对陈少聪的作品直接进行点评,指出其作品感受不深,生发不足,并对其作品的主题和用词予以批评和修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当代青年诗词作者对于内容和语言层面的探索仍是极为有限的,在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诗词主张的情况下,写作处于自发状态,即使偶尔会出现技法上臻于完善的作品,但对于自己的实践不能适当地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的拓展,停留在靠文字去触发作品偶然性的层面,从尝试的限度而言,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同时,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当代诗词的话语权基本在中青年以上的诗词名宿手中,他们在价值取向、诗词认知和生活经历上,与九〇后青年作者的经验有着极大的不同,直接与其构成矛盾,影响对话的可持续性,当然,这种冲突是在可调和的范围内。但是不同的个人经验和思维模式的灌输,使得青年作者的诗词观的建构仍处于摇摆不定的处境,极容易面临不同的价值观念的激烈对抗。处理得当的话,其作品的厚度和质感都会有所加强,但如果有所偏颇,极容易使其一贯的诗词主张产生动摇。因此,如何在这种价值观念以及群体话语的转换中保持自我,探索不同诗词写作群体对话的可能性,继续进行有效的内容、语言层面的突破,是我们如今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易受到古人陈词影响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的第四章《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中说:
情感思想(包涵意象在内)合为实质,语言组织为形式,表现是用在外在后的语言去翻译在内在先的情感和思想。
这就涉及到语言和情感二者的关系,即中国诗歌传统中重要的“言意之辨”。
现代英美新批评派将语言区分为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即实用文本与审美文本各自对应的语言模式,诗词所持的是文学语言中最为凝练含蓄的部分,它追求的是“情感性的”“复义的”,达到的效果被称为文学语言中的“辞达”。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辞达”多是建立在言意的不平衡关系下,如果完全达到平衡点,即“言尽意”的状态,作品的审美传达戛然而止,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传递,这样的作品也是相对缺乏古典审美趣味的。从中国经久流传的古典诗词中,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文字表层所运用的意象或构建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当然又因其纯主观性,缺乏一个客观的理论标准,即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无法通过语言进行穷形尽相的描述的。
理想的状态下,语言能够完整地传达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言意达到浑融一体的效果,更有“意在言外”的深邃之处,这是一首诗艺术性最完整的传达效果。除古代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外,对于当代阅历功力都趋于成熟的写作者而言,其优秀之作大多都有“意在言外”之趣,如熊东遨《临江仙》中句“且留三两日,细味五千言”,魏新河《水调歌头》中句“龙汉无穷劫,何处可重生”,包括本次诗会的高昌《鹧鸪天》中句“骊歌暖,洞箫横。空山击掌有回声。抬头遥指上弦月,那是知音侧耳听”,林峰《灵山江》中句“山有高低如世态,潮留怒吼作惊雷”,刘庆霖《北京大觉寺白玉兰》中句“便是繁华都落尽,听钟听鼓也风神”,皆是品之有味的妙笔。但是相比较而言,九〇后诗词写作者在笔力和阅历上都未达纯熟,鉴于之前所论述的,其生活经验不足,关照面有待进一步拓宽,而其技法功力虽已小有成绩,但是犹未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因此,诗词本身所要表达的意义时常显得空洞,或者意义本身不足以支撑整个文本,也就是言过于意,语言盖过了意义本身,在铺设之时显得力有不逮。
今春诗词大会的火热之后,各地各组织纷纷举办诗词类活动,包括学校内一时之间许多诗词比赛、征文、展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俨然诗词文化复兴之势。但我们要警惕文化泛滥主义,并非每个活动都能够诠释诗的真谛,也并非每一个比赛的获奖作品都能够代表诗词发言。我们从长远角度考究校园内诗词文化生态也不难发现,其实际状况是,文科性学院中,从老师到学生多将眼光集中于研究工作,鲜有创作者。校内文学类社团人数呈缩减趋势,且社员中专注于诗词创作的极少,多数人仍停留在感性的品读阶段,以诗词为怡情悦己之物,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的思索和探究,而仅是作为欣赏者从外部围观,一年下来,能够潜心钻研并初窥诗词门径的学生仅在十个左右。
具体到个人而言,学校中诗词写作者由于整体交流环境不畅,在校园中缺少必要的沟通群体,因此容易陷入“抽屉写作”的状况,这也是本次诗会来自或刚刚走出校园的五位青年作者,在交流中一致表达的写作困境之一。同时,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负责人莫真宝曾于“中国诗歌网”第五十八期“每日好诗”栏目点评笔者诗时言:“然世移事易,腹笥未丰,下笔未免多作‘姿势语’,时或用典不切,写景不实,抒情不真。”移用此语,即可照见当下九〇后旧体诗词写作者的另一困境。
黄仁生先生说:
(重建当下旧体诗词价值观念)应在“文辞气力”上指向于“今”,致力于变化或改造,使之具有“今”的时代精神。
①黄仁生:《论当代诗词价值观念的传承与重建》,《中华诗词研究(第一辑)》,中国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207页。
这变相指向了当代青年诗词创作中取法古人,但个性生发不足的问题。诚然,青年作者学诗沉稳,多秉承学法古人而后抒发性灵的写作观点,也因此,学养基础都颇为扎实,诗歌理念也相对纯正。但是这反过来也会对写作形成一种专业上的阻碍,因为对古代经典作品和古典诗词的语言模式过于熟稔,而重新建构自身语言风格的能力尚未形成,也就容易受到古人诗词的影响。易出现以文字去承载相对单薄的情感内容的状况,结果多是发古人之言,抒古人之怀,作者自身立场受限于模式化文字而难以尽显,文字与作者似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点,作品固然好,但是因无法打动读者,最终不免成为古典语言的堆砌物。
本次诗会的五位青年作者所选的十篇作品中,部分作品受到古人陈词熟语影响较大,潘泓老师在点评本次学员中年纪最小的来自北京的王文钊时,曾指出其五律《再歌秋浦河》中的颈联与尾联,即“烹鲜邀帝子,置酒待诗仙。得与乘明月,酣歌下九天”中缺乏作者自我,虽然整体意境浑融一体,但是作者的形象未能得到充分建立;再如韦勇词《极相思·寄人》,《中华诗词》杂志责任编辑胡彭指出其词前人用语过多,同样也是缺乏主体形象,整首词无明显问题,但亦无亮点。其余三人作品中同样存在用语陈旧,诗意乏新的问题,在这里不一一举例。
虽然黄庭坚认为:
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
但考究鲁直其诗及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词主张,也不难看出,任何一位大家手笔,即使是对古人的诗词的隐括和运用,其关键仍在于创作主体,如果创作者本身立意不稳、寄托不深,受到古人语言的影响过大,从而使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所减弱,那么作品本身只能沦为古人的附属品。
另外,在本次青年诗词作者的作品中,还出现一小部分作品,喜追求模仿古代文人雅趣,近似于现在所说的“文字游戏”,在诗境上力求典雅醇厚,在语言上不断追求极限,虽有妙处,但整体读来,平稳有余,惊喜不足,如陈少聪诗《丙申岁杪偕雅南诗友谒郑子尹墓分韵拈得“湖”字》是效法古人拈字分韵,韦勇诗《山居》是嵌药名于其中,笔者诗《岁暮与友人书》则是以文入诗,寻求“夏虫不可语冰”的对仗句。
这种一味求新,甚至将眼光放在文字游戏上的倾向确实存在于当下青年创作群体中,特别是各地民间诗社之间,笔者以为,偶尔为之则可,可将其作为探索诗艺、锻炼技法的一种手段,以突破现有语言极限,不断扩大可操控的语言容量。但是不能将精力尽数用于其上,当代青年作者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走入诗词创作的“死胡同”,自我束缚,陷入象牙塔写作和自我欣赏之中。
四、笔力松散,内容不集中
在具体篇目的写作上,因为本次笔会只选择了每位作者的十篇作品,虽能反映一定的创作功力,但毕竟不能代表一个人写作的全貌。而且九〇后青年作者的写作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由于本身不断介入社会,且写作主张、价值取向以及对诗词、人生的看法都在不断的更新,在积蓄一段时间之后,常会出现诗词写作的又一成长期。因此,所谓笔力松散,只能针对作品本身,虽然能反映一定程度的青年写作倾向,但只能呈现作者某阶段的创作特点,不免仍有以偏概全之嫌。
孙绍振先生在《审美阅读十五讲》中说:
光是意象有某种优长,意脉不能贯穿首尾,则很难构成和谐的意境。
这就是常说的“有句无篇”,最典型的就是贾岛《题李凝幽居》中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忆江上吴处士》中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等,专注于词句的雕琢,而忽视语句之间的连接,造成整体意境不够明朗,语言不够晓畅。这同样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后期的一个问题,由于诗人与学者身份的逐渐融合,诗词作者学养日益深厚,因此对词语的推敲愈加仔细,竭力做到“无一字无来处”,但是对全诗的意境和主题往往缺少必要的关注,使得作品笔力不够集中,偶尔有一两句游离于主题意脉之外。
以词为例,虽说有“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的说法,但是即使是长调,其铺排之法仍十分讲究笔力。从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说,其词牌、韵脚、组句、句式、对偶、领字格等任意一处的运用,都与整首词的气息和表情直接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与主题的相关性来说,每一句都要紧紧围绕着所写主题,即使不做到字字相关,也不能偏离主题。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序》中提到:
诗是精粹的语言。因为是精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
诗词的语言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含蓄凝练,是丰富的表意表情单位,因此要重视每一句在诗词中发挥的作用,即在起承转合之中呼应主题,吟咏性情。
具体到本次诗会五位青年作者的作品,除笔者之外,唐云龙与韦勇亦有长调数阕,都自成格调,有所超越,有所翻新。但是在最后的点评会上,《中华诗词》副主编丁国成先生以及胡彭老师,在点评云龙与韦兄作品时,均指出其长调《贺新郎》的不足。对于唐云龙的《贺新郎·鹧鸪》而言,整体境界阔大,但仍有其中两句“我是齐天圣”“借雨露、清除污泞”与主题指向的“鸿鹄”意象联系不够紧密,稍显不够集中;对于韦勇的《贺新郎·中秋梅林山舞剑归来有题》,则问题集中于上下片形象的构建在连接上稍显突兀,上片塑造剑客形象,下片转入异乡为客的孤独落寞,结句“欲借扶摇羊角力,上云霄、斫碎团圆月。今后莫,照离别”也需要再加斟酌,确实是给作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其实对于每一位诗词写作者而言,要想将语言完全紧密贴合于主题,严格控制笔力都是极其不易的,诗词本身就具有主观性,在满足必要的结构框架后,有一定的生发和主观联想也是完全合理的,关键就在于和主题偏离的这个度的把握。因此,从更高的要求上来讲,注重笔力的分布,学会铺排整合语句,从而使得作品更加集中,增加语言的凝练程度,将感性的语言炼化为精准的语言,做到本次“青春诗会”点评会上《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林峰老师所言“用最少的字眼抵达最深的意义”,这是九〇后青年诗词写作者仍需要努力的方向。
小结
李遇春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对于当代旧体诗词的研究情况曾这样讲:
目前中国内地的高教科研体制严重地阻碍了当代旧体诗词进入研究视野。……在这种学科分类体制下,“旧体诗词”就成了文学大家族里的“黑户口”,“旧体诗词研究”也就成了长期无人问津的灰色地带或黑色地带。
①李遇春:《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346页。
由于古代经典诗词作品对于当代诗词研究领域的影响较大,导致当代旧体诗词在理论研究局面长期处于缺席的状态,而且当代的诗词创作也并不能得到充分重视。虽然当代诗词写作的整体氛围仍然是“山头林立”,且彼此之间在风格、观点上还具有较大的不可容性,且新旧之间仍未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对话体系。但是不可否认,当代旧体诗词得益于文化整体回温的大环境,以古典诗词为切入点,开始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不仅其需求与展示的空间有所拓展,而且在写作层面也逐渐涌现出大量的优秀写作者。
在当代诗词的整体写作群体中,青年作者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虽不能说异军突起,但是以各地的民间诗社、校园诗社为核心,创作者的才能与其作品慢慢地得到主流诗词话语权的接纳与认可。同时,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九〇后诗词作者因为多数处于校园和社会的过渡地带,而呈现出融合二者的特色,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虽然九〇后诗词作者在笔力和思想上都有所增进,取得一定可喜的成绩,但仍要看到,囿于自身诗词写作观念的不成熟和生活范围的相对小众,九〇后作者目前的诗词写作弊病也是相对明显的,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笔力的增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其眼界与阅历的不断开阔,其作品才能慢慢臻于成熟。
此外,本文中所列举的五位九〇后青年作者均系各自诗词圈中的普通一员,虽然各自所在学校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放眼整个诗词圈,取得的成绩微乎其微,仍是处于学习与接受并不断锤炼自我的状态。因此,以五位九〇后青年作者为例,只是作为个案提出,成为“青春诗会”与当代青年写作者的一个连接媒介而已,以点代面,尝试剖析当代九〇后旧体诗词作者的写作倾向。
另外,从学术角度而言,对当代旧体诗词的研究如果仅停留在纯学术立场的研究,未免会失去一种写作的现场感,而对于写作者而言,尽最大可能地贴近写作立场,还原写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与不确定因素,远比从客观立场对其作品进行剖析更为重要。因此,笔者选择以这种独特的参与身份,切入并探寻当代九〇后青年旧体诗词的写作倾向,也是希望能够以研究与写作的双重视角,较为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体现当代九〇后诗词写作的全貌。
(本文所引五位九〇后青年作者作品均为“青春诗会”所选作品原稿,作者另与导师商议修改稿不在本次引用之列)
参考文献:
[1][美]勒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龙榆生:《词学十讲》[M],北京出版社2016年版
[4]李遇春:《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朱自清:《诗言志辨·经典常谈》[M],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7][美]M.H.艾布拉姆斯、杰弗里·高尔特·哈珀姆:《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张一南:《当代旧体诗词三体并峙结构的初步形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版
[9]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0]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