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凉皮
2017-11-14杨黎明
※ 杨黎明
吃凉皮
※ 杨黎明
当我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目光所及之处,是比我更加疲惫的街景。烈日骄阳下,马路两旁的景观树,被晒得低头垂首,似乎奄奄一息。耳朵里不时传来商贩们讨生活的叫卖声。通常,人们会很讨厌这种具有火车站特色的叫卖声。这时,如果你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聆听,必定会令你厌恶,甚至心烦气躁。可作为一位刚来这座城市的异乡人,我不但没觉得那声音有多么刺耳和讨厌,反倒认为正是那些声音,才使得这座江南小城更加地接地气。因为,我知道:这些叫卖的小商贩,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城市讨生活的异乡人。从他们的叫卖声中,我听到了苦涩的生活。不,确切地说,是听到了他们在生活里的挣扎。
听着车站里嘈杂的叫卖声,不觉间,我突然有了一种异常饥饿的感觉。这时,我才想起自己已有七八个小时未进食了。对,接下来,最迫切,最紧急的事情是得找一个像样点的餐馆,解决一下“温饱”这种人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我拖着行李箱,行走在站前路一条街。一家店一家店地看过去,试图“物色”一家稍微干净点的小店就餐,补充些能量。没过多久,一条街都快走到尽头了,可还未找到中意的小店。看过的那些小店。要么乌七八糟,要么就是卖面食的。我是典型的南方人,极其厌恶面食。出门在外,由不得那么讲究了,于是果断选定其中一家店,打算先将就着吃一顿。进店后问老板:有什么吃的?答曰:包子,面条、凉皮。前两者都是面食,我条件反射性地抗拒。一听“凉皮”,曾听过,但从未吃过,感觉新鲜。于是,饥饿感和好奇心驱使我毫不犹豫地向店家嚷道:来一碗凉皮。店家殷情地应声道:好嘞!
大约五六分钟光景,店家便将满满一盘凉皮端到我跟前。凉皮,早有耳闻,这是起源于陕西,却闻名于全国的特色小吃。遗憾的是,从曾谋面,当然,也就谈不上吃过。没想到,我会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与它在江南小城中的一个小店里,不期而遇。
看着跟前那碗凉皮,端详好一会儿也未动筷。“这就是传说中的凉皮?”我在心里纳闷着问自己。它既像一碗面条,但又不完全像。因为面条没它那么宽,也没它那么光滑。更重要的是,面条比它更柔软。看着也像一盘凉拌的黄瓜丝,因为黄瓜丝占其中40%左右。其中又混杂着很多黄豆芽。至少占20%左右。还夹杂着其它多种佐料。仔细琢磨,最终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四不像。
绿、白、黄、红等多种颜色相间,看着赏心悦目,闻着香气扑鼻。迟疑间,情不自禁地提筷品尝起来。让我意外的是,它比面条要好吃得多。既香又辣,还有淡淡的酸味。一边吃,我还在心里嘀咕,没想到“凉皮”原来有这么好吃,真是名不虚传。酸、甜、香、辣、咸等多种味道,按相应比例,恰到好处地混杂在一起,吃起来感觉真的很美。没几分钟,我便将其一扫而光。望着眼前的空盘,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老板,再来一盘。”
美美地吃完两盘凉皮,这对于之前从不注重饮食的我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美食体验。自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对凉皮的味道念念不忘。可我们南方,很少见有卖凉皮的店铺。我特地在自己住所附近找了很久,都没曾找到卖凉皮的店。也难怪,对于这座南方城市来讲,凉皮毕竟是外来物。
再一次吃到凉皮,是在几个月后的一天。那次,我和往常一样去菜市场的一个面食铺买饺子皮,准备晚上包饺子吃。这可是我唯一爱吃的面类食物。正当那老板在称饺子皮时,我看到旁边一个塑料筐里装着一大张一大张层叠在一起,光滑得很的东西。于是我好奇地问老板:“这是什么东西?”那老板回给俩字:“凉皮”。我突然记起自己上次吃的凉皮。但没敢把这凉皮和上次吃的凉皮等同起来。因为上次吃的是一条一条像面条一样的东西,而他这卖的凉皮却是像一张一张八开纸一样大小的东西。由于疑惑,因而再次追问那老板:“这凉皮是不是那些饮食店里卖的,形状像小布条一样,和黄瓜丝凉拌在一起吃的东西。”他随口答道:“对,就是切成小条状,和黄瓜丝、熟豆芽、油炸辣椒、香麻子、香油、盐、味精等调味品混在一起凉拌着吃的。”我心想:原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心想:凉皮,我找了你很久,终于找到你了。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吩咐老板:给称两斤。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折腾起来。照葫芦画瓢,将凉皮切成一条一条,像布带子一样。然后,按照那老板告诉我的佐料“配方”,一样不拉地给配齐。凉拌好后,匆匆尝了一口,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自己拌的这凉皮和上次在店里吃的,味道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我当时想不通:同样的凉皮,其味道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真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琢磨明白:这其中的差距,归根结底在于佐料的配方种类和比例的不同。其中配方种类,眼睛看得见,可以轻易模仿而来,可是其中比例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这全凭一代一代人的实践总结,并口耳相传,才能配准那个味。
从分量上来讲,在一盘凉皮中,面皮无疑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借用戏剧学的专业术语来说,是“主角”。至于黄瓜、豆芽虽然占其中很大比重,但终归没有“面皮”的分量多。因此,理所当然相当于戏剧当中的“配角”。而香菜、麻子、辣椒、香油、醋、盐等这些佐料,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但各自比例却恰到好处。它们在其中,扮演的顶多是“群众演员”的龙套角色。我反思自己之所以对那次吃过的凉皮念念不忘,是因为我的味蕾对那些佐料所“凑合”的味道,记忆深刻。换言之,归根结底是那些“龙套”的功劳。
在随后的几年中,我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小店,吃过各种不同风味的凉皮。果然,在我吃过的这些凉皮中,相同的是其中的“面皮”,不同的是他们各自的“配料”和比例。粗略地看,制作这些配料,像是一门技术。其实,更确切地说,它应该是一门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其成就一盘凉皮的灵魂。
那天,当我站在自家阳台上,漫不经心地俯瞰楼下行色匆匆的人流时,心头猛然一悟:这座陌生的城市,不也很像是一盘“凉皮”吗?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盘子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有人扮演“面皮”的角色、有人扮演着“黄瓜丝”的角色,也有大批人在盘中跑着龙套,扮演着油、盐、酱、醋之类的配角。这盘虽小,可却盛装着一个“大江湖”。各种“角色”,虽有“戏份”不同之别,可每个角色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生活中,确切地说,在我们各自生活的城市中,我们通常没有能力和权利为自己分配称心的“角色”。可我们都有义务演好自己所获演的角色。我想,不管是演“主角”、“配角”还是“龙套”,无论戏份多还是少,我们都应当责无旁贷地将其演好。无论什么角色,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均有可能为“观众”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借用陈佩斯在《主角与配角》小品中的一句台词来说:在舞台上,那还得看谁更有戏。是的,即使当前我们扮演的是“配角”甚至是“龙套”,那我们也得全力以赴地做一个“有戏”的“配角”或“有戏”的“龙套”。因为,在生活的“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