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中蕴含的生存意识与死亡意义
2017-11-14朱小杰
朱小杰
《活着》中蕴含的生存意识与死亡意义
朱小杰
先锋派的作家余华在创作中执着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他善于运用冷漠的笔调去解读现实生活,揭示在现实世界生活压力下的人们所展现出的贪婪,残暴冷酷的一面。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作者就摒弃了之前的先锋派的创作原则和方式,而是开始把创作的重心转移到民间大众的生活“把自身隐蔽到民众中间,用讲述一个百姓的故事的认知世界的态度,来表现原先难以表达的对时代真相的认知。”他的小说《活着》在这个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活着》讲述了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福贵的一生。尽管只有十多万字的小说,但作者却刻意的用精密的笔法突出中国农民的琐碎的生活和个体悲苦的命运,“但于平凡中达到奇妙的效果,几近写出了一种民族苦难史和民族生命力。”作者通过对死亡的描写,用旁观者的态度去审视故事中主人公所遇到的一系列的悲剧遭遇和死亡命运,从而揭示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对生与死的认知;同时也在死亡与生存、悲剧与孤独中体现了生存的意识。
一、生存意识
人类的生存意识源于自然界的环境的生存意识,由于生存意识的作用力,人天生的带有对生命的责任感。只有以生命作为唯一的选择的前提下,人类的自救能力才能主宰人的认识、思想和行动。简略来说,就是生命意识是人在各种社会流动中所展现出的一种固有的对生存和死亡的认识。对我们来说,生存意识是相对死亡而言的,在死亡面前生存意识不具有经验性,所以生存意识对我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生存意识的认识总是处于不断地变换与革新之中 。古代的时候,人们有“乐生安死”之说,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一些前辈大家对这一思想进一步的升华和启蒙。经过时间的沉淀,余华在汲取前人的思想的同时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创新,大胆地提出“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而他这种强烈的生存意识的思想在《活着》有着明显的体现,具体的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为活着而活着
中国有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在古希腊的哲学中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都强调了生命的重要性。“活着”是人存在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人只有活着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为自己而奋斗。在古代的诗词中出现过许多赞美生命的诗篇,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生命的存在,也有了因生命的存在而产生的善、恶、美、丑。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本是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过着衣食无忧的阔少爷生活。但是赌博成瘾的他败得家产一无所有,老爹也被他气死了。而之后,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向别人租来几亩地维持生计,妻子的归来使他更加的珍惜生活。如果说上一辈子的苦难是他一手造成的,那么下一辈子的苦难是他理应承受的。父亲死后,福贵的厄运缠身,他被抓去当壮丁,离家将近两年。回来之后物是人非,母亲去世。之后厄运一直萦绕在这个忠厚待人的曾经的阔少身上,女儿因生病造成说话能力的丧失,儿子因救人献血被活活地抽死,自己的老战友因文革选择了自杀,而与自己生活大半辈子的妻子得了软骨病,最终离开了他。自己的亲女婿为挣钱养活家人,却在工地上被砸死,留下了一个可怜的孩子。本以为能与自己的外甥生活一辈子,但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外甥却因为吃了太多的豆子而被活活地胀死。结局只剩下一位年过半百、白发斑斑的福贵老人和守护在自己身边的一头牛。在这里很多人肯定存在诸多疑问。一般来说,许多人在面临着一系列悲剧的事情尤其是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都一个个离开自己后都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主人公福贵在沉痛的同时选择继续生活,悲伤总会过去,生活还得继续。就像书中所说的“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有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在结尾处写到,福贵老人更加坚强地活着并且老当益壮,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头牛,整日与牛做伴,自得其乐。这种活不可谓是一种巨大的勇气,它不是一种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而是一种为了活着本身而活。
(二)为苦难和希望而活着
在生命的长河里,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苦难和折磨会常伴我们左右,不同的时期我们会遇到不同的磨难。我们应该学会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苦难,在经历苦难的过程中要心存希望。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命途多舛。他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却没有大喜。幼年的他本有着别人都羡慕的家庭生活,由于自己的不争气,原本丰衣足食的阔少沦为贫民。在决定改过自新的时候,他却经历了生离死别,亲人的相继离世使他遭遇了人生的巨大变化。如果这些灾难放在现实世界里任何人的身上都会承受不住的,但故事的主人公富贵却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努力的干活。他的这种面对苦难的态度与文中他的好友春生因“文革”的打压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就说明了生命的高贵品质在于要勇敢地接受和挑战苦难,而不应该沦为苦难的“阶下囚”。此外,在《活着》中最重要的生存理念就是要心存希望。当曾经的阔少变成一贫如洗的穷人的时候,他向别人租来几亩田地并且心想着“我们徐家也算是有一只小鸡了,照我这么干下去,过不了几年小鸡就会变成鹅,徐家总有一天会重新发起来的。”后来自己莫名其妙的被抓去当壮丁的时候深感绝望,但当他时隔将近两年的时间重回到自己的家的时候,家中发生了巨大的变故——母亲逝世、女儿哑了。他虽然有过一时的悲伤但他慢慢地就想开了,觉得也不用自己吓唬自己,这都是命。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想他的后半截该会越来越好。即使是后来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的时候充满信心的继续生活直到自己死亡的那天。福贵的生活态度充分地诠释了在历经苦难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希望,以希望去支撑未来以希望去化解苦难的悲痛。
(三)为享受孤独而活着
对于人来说,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大多享受的都是父母、亲人、朋友的陪伴。但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或者一个人去经历和面对一些事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孤独和寂寞。很多人都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但是孤独是人生的“常客,” 孤独是我们认识人生、理解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和经历。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可以算是一个十足的孤独者。命运的不济使他身边的亲人相继地离开了他,他至此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孤单、寂寞是他内心的唯一感觉。现实中如果大多数的人经历这么悲惨的事情之后,只会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终日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生活,郁郁寡欢,最终自杀而死。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一样,在经历了三次买车卖车之后,变成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吃、喝、嫖、赌样样占全的人。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祥子怎么会跟福贵相比,祥子生活的环境与福贵截然不同。但我认为他们二人身上都存在共性:不幸的生活遭遇,最终只剩下自己;不同的就是福贵能忍受孤独,在孤独的道路上积极健康的生活下去,这也是祥子所不能做到的。在《活着》的结尾处写道:虽然在孤独的日子中,他还会时不时的去宽慰自己“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都知道这十元钱是给替我收尸的那个人,他们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这也是一个老头在经历人生的大悲之后,坦然地面对人生,以微笑去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幸。最终富贵买了一头牛,整日与牛为伴。文中的牛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富贵无论是从精神还是从外表都是十分的孤独,而他却选择了坚强的去面对这份孤独,做孤独的享受者。
总之《活着》在生命意识中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是享受生命的孤独,在不幸面前依旧怀有一颗为活着而无所畏惧的勇敢的心。
二、死亡的意义
《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的死亡图景。作者选取了在中国20世纪那段艰难暴力的时期中一个家庭的悲剧故事,以超越暴力、血腥的死亡叙述方式去诠释其中的意义,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以来困难农民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在中国民族文化熏陶下的人们在面对苦难是所展现的对生命的渴望和勇气。
在《活着》中,作者向我们展示出了诸多的死亡。这也一直是余华作品的一个重大主题。这部作品是余华由早期的先锋派转变为民间大众生活书写的重要代表。作品以平淡的手法叙述着日常生活,将暴力,死亡等巧妙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但死亡始终贯穿文章的始终,下面就谈谈几个重要人物的具体的死亡描写:
家珍的死:家珍像是睡着一样,脸看上去安安静静的,一点都看不出难受来。谁知没一会,家珍捏住我的手凉了,我去摸她的手臂,她的手臂是一截截地凉下去,那时候她的两条腿也凉了,她全身都凉了.........她捏住我的手一松,就瘫在了我的胳膊上。
有庆的死:有庆一个人躺在一间小屋子里,那张床是用砖头搭成的。我进去时天还黑,看到有庆的小身体躺在上面,又瘦又小,身上穿的是家珍最后给她做的衣服。我儿子闭着眼睛,嘴巴也闭的很紧。
凤霞的死: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倒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疼的蹲在了地上。
苦根的死:苦根没有答应,我以为他是睡着了,到床前一看,苦根歪在床上,嘴巴半张着能看到里面有两颗未嚼烂的豆子。一看那嘴我脑袋里嗡嗡乱响了,苦根的嘴唇都青了。我使劲摇他,他的身体晃来晃去,就是不答应我。
除了对以上亲人死亡的描写,作者在故事中还刻画了其他人物的死亡,比如:富贵的好朋友春生因受到“文革”的迫害,无奈地选择了自杀。作者对这些死亡的安排既具有其偶然性又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那么主人公富贵在面对这么多的死亡的时候,却未能表现出悲痛至极,无法活着的痛苦,难道是因为富贵的冷漠还是对亲人的不负责任呢?我想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作者之所以将主人翁安排在这样的一个生活背景之下,肯定有其目的性。作者的用意是在告诫人们平淡如水的生活是人们活着最珍贵的,活之不易,能在苦难中坚强的活着便是福气。所以作者在福贵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如下的死亡意义:
首先,在《活着》中铺陈了如此之多的死亡事情是为了突出作者的核心思想,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生存模式的思索,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同情和怜惜。死亡是人类苦难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苦难的升华。作品中的福贵还是那些死去的亲人们的原型都是现实中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农民,他们身上都有着集体的共性:在苦难,死亡面前的无能为力和卑微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给身处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他们成为了社会的弱小群体,他们的命运是被动的;甚至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为了活着不要尊严,屈辱在别人的膝下。这些人在心里一直明白一个道理:为了活着只能忍受苦难、听天由命、逆来顺受。正如作者在序言所说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其实主人公福贵是整个农民形象的一个缩影,他的身上有农民的淳朴、憨厚和忠实,也有农民身上对死亡和苦难的无奈和隐忍。文中的福贵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的时候和人生的苦难,他却没有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以一种隐忍、顺从的态度去生活在这个世上。因此,顺从、忍耐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也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具有强烈的大地之恋的情节。他们向往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他们是依靠着土地才延续下去的,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劳作才能体现生存的伟大。在他们的心中,一切金钱、权力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守着自己深爱的土地才是最大的幸福。如小说中写到的土地改革,龙二作为村里的大地主不遵循当时的政策,最终落得枪毙处决,福贵暗自庆幸,心想要不是当初他爹和他是败家子,没准枪毙的就是他,默默地对自己说了一句“这下可要好好活了。”福贵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而是一代人的象征,一个概念。他是中国几千年农民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底层人民的发言人和代表。作者正是从福贵的身上去发觉和探讨中国农民身上的劣根性,引人深思。
其次,通过对死亡事件的一系列的描写实质是突出活着的伟大和艰辛。虽然在文中作者采取的是以死亡的描写去衬托活着的不易和勇气、没有残酷血腥的场面,但作者对故事的叙事一如既往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漠叙事,不对任何事件和人做任何的评价和议论,只是冷漠的去叙述他所呈现给读者的故事。所以这部小说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凄惨、悲凉和坚定。作者之所以用冷漠的笔调去描写一系列的死亡事件,就是为了凸显胜之不易。如文中当福贵的父亲突然离世之后,福贵的心中难免会悲伤,但他的母亲和妻子却认为他会想不开,福贵一有什么动静,他们就格外的紧张,生怕出了什么事。他的母亲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此外,在后来的故事中,死亡围绕在福贵的周围,儿子有庆献血身亡、妻子家珍病死、女儿凤霞难产而死、女婿二喜工伤而死、外甥吃撑而死等等,给福贵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幸福的家庭由于意外的死亡弄得家破人亡,没有了一丝的生活的气息。在面临人生最重要、最痛心的选择的时候,福贵选择继续生活,即使前方的路是万丈深渊,他还是选择以一种忍耐和坚持去走向人生的未知之路。最终的结局也是美好的,他和他挚爱的牛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他赖以生存的土地之上,直至死亡之神向他伸开双手。也许这也是作者想映衬的另一层意义——活着的重要和伟大。死和生是两个相对立统一的词语,没有生何来死之说。人只要有了生命才会有死亡的产生,生是死的奠基石。作者在文中巧妙的选取了生的对立面去叙事,从而更好地突出人活在世上的不易,尤其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生生世世活在广袤的土地之上。无论是社会的动荡还是天灾随时随地都会给他们带来危险甚至死亡。他们能够在这平凡、苦难的生活中继续他们的生活和事业实属不易。作者以死亡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现实:生相对死而言,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延续,也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精神毅力。
三、结束语
《活着》是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从行文的构思还是文中所传达的主题思想,都给人一定的启发和教化作用。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处处都充满着苦难,它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他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堕入痛苦的深渊,最终走向沉沦;但是另一方面它会使人在面对生之不幸的时候 ,更加坚决和从容,学会忍耐。虽然在面对这些不幸和苦难的时候会有一些痛苦,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忍耐去消解与苦难之中,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活着》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它是一部讲述下层人民命运,体现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活着,那就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人们的灵魂逐渐地迷失,甚至被推向死亡和生的临界点的时候 ,传达给人们一种活下去的理由和信念,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的生存哲学。
[1]陈思和,余华.由“先锋”写作转向民间之后[J].文艺争鸣,2000(1).68
[2]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504
[3] [6]余华.《活着.自序》,作家出版社,2012.8
[4] [5] 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12.8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