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2017-11-14张红
张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18)
习语既与一个民族的人民共同成长,又与该民族的人民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Edward Spair,1921)中国人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相距遥远,他们思维方式不同,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差异构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其独特性在习语中尤为明显。英汉习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翻译时有许多陷阱。
1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错误
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常常被忽视,错误大多在四个方面:(1)望文生义。如:虎头蛇尾译成the head of a tiger and the tail of a snake;“He has the legs of me.”译成他有我的腿。(2)“假朋友”。有些英语成语似乎和汉语成语很相似,但意思却完全不同或略有不同,例如:“move heaven and earth”常与汉语成语翻天覆地“or”惊天动地联系在一起;“apple of the eye”与“掌上明珠”。(3)用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习语翻译目的语。例如:“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译成:带着瓷器上浮梁。无法想象目的语读者在自己的环境中发现他国的名字或地名时的反应。(4)机械运用翻译方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通常翻被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但在下面的译文中,会引起一些误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Man proposes,God disposes.Work out a plan,trust to Buddha,and something may come of it for all you know.“菩萨”来源于佛教,而“God”与基督教息息相关。
2 英汉习语的对应关系
习语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文化对语言影响的最生动反映。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可能是矛盾的。然而在习语翻译中,形象与比喻意义之间的矛盾往往体现在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上。该问题将从两方面来讨论。
2.1 形象与比喻意义的矛盾
中英是完全不同的语言,在习语翻译中,形象与比喻意义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这里的矛盾主要是指“假朋友”--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实际上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功能。(Jin Di &Nida,1984)如:骨鯁在喉≠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前者指“不说就不高兴”,而后者则是“不愿意说话的借口”。同样,我们也经常遇到英语习语中的“假朋友”,如“a fl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被误会成“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pull one`s leg(嘲弄)译成“拉后腿”。
有些看似相似的习语,但它们的含义、功能或情感都存在着差异,不应该总是把它们看成等价。如:apple of the eye与掌上明珠,前者指最喜欢的人或事,后者特指心爱的女儿。Wash one's hands of与洗手不干,前者意味着拒绝继续或承担责任,后者意味着停止错误和自我改造。
显然,所述的矛盾确实是习语翻译中的问题。“假的朋友是翻译中最危险的陷阱。”(柯平,1988)
2.2 形象与比喻意义无矛盾
尽管中英起源不同,但中国人和讲英语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自然环境基本相同,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选择上有相似之处,又不缺乏文化重叠,如:了如指掌与:know sth.like the palm of one's hand;混水摸鱼与:fish in troubled waters.此外,许多中英习语形象不同,但比喻意义相似或相同,如:水中捞月与fish in the air;挥金如土与spend money like water。
中英习语形象和比喻意义之间的矛盾表明在翻译时有必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和真正的意义,根据上下文先表达其含义,然后是风格。
3 文化独特的习语翻译
只有在文化非常特殊,无法完全按照目标文化规范在目标文化中充分体现时,即目的语中有“文化空白”或“语义零”,源语文化因素在翻译中才成为问题。本节将对英汉习语中一些特定文化现象的习语翻译进行说明。
3.1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的俗语,像谜语。与其它类型的习语相比,歇后语既不高雅也不含蓄,有其特有的形式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喜爱。这种习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3.1.1 两部分比喻歇后语
第一部分描述形象,第二部分有时没明确说明,带有比喻义。汉语中这样的说法更生动,更合乎逻辑。一般在表达这种说法时直译就能很好地反映了它们的特点。如:他原想她会同意嫁给他,现在他看到,那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He had thought she would agree to marry him,but now he saw that he had been,referring to drawing water with a bamboo basket or all in vain.
有时,把形象和比喻意义放在目的语中时,译者认为渲染一部分已经足够清楚,会放弃其中一部分,如:你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You should make still further progress.
3.1.2 双关歇后语
这种歇后语,类似于比喻义为主的成语,其特征(双关语)不是通过它的形象比喻,但通过其谐音,显然很难把它们译成英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翻译。如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你竟对我说这样的话可译成: How dare you say such a thing to me?译文中只给出双关语的比喻意义。
一些习语在汉字的外延和内涵的基础上形成双关语,这样的习语可以采用意译或直译加意译法。如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吧,看谁能最后赢得胜利:Let's wait and see who will succeed at last.
3.2 典故成语
英语典故与中国的典故都是来自历史中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传说或文学作品、宗教等,充满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根据其情况细分为以下两类:
3.2.1 典故丢失成语
顾名思义,文学典故丢失的成语主要涉及典故的缺失,虽然它们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典故,但其起源或多或少地被人遗忘。因此,在遇到这些典故时,我们不知道是典故,对于这些习语,可采用意译法,如锦囊妙计:wise counsel;杞人忧天:unnecessary anxiety.
3.2.2 文学典故成语
这些习语在典故中类似于故事的标题,从字面意义上是故事的主旨,其形象和比喻意义同等重要,需通过翻译字面意思来解决问题,在必要时可介绍其故事,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Sima Zhao's ill intention is known to all (Sima Zhao,a general of the kingdom of Wei in the Three Kingdoms Dynasty,who plotted to usurp the throne.)
如果形像在语境中并不重要,则避免冗长的介绍,如:I learned yesterday that their eldest son has been twice sent to prison,I wonder how many other skeletons they've got in their cupboard:我昨天才听说他家的大儿子坐过两次牢。真不知他家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事。
3.3 谚语
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和观察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似的,有些谚语在两种语言中是等值的或相近的,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与有志者,事竟成;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这些谚语可用套译、意译、意译或直译法等翻译。
然而,由于文化对语言的重要作用,英汉谚语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许多谚语表现出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事物感知,不同的人生观或对世界的态度,它们似乎没有共同的等价语。与英语谚语相比,汉语谚语具有鲜明的特点。许多汉语谚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小卒过河,意在吃帅;挂羊头,卖狗肉等都是很典型的,前者起源于中国象棋,后者指的是中国的肉店。许多中国谚语反映了社会不平等和被剥夺和被压迫者的感情,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些谚语体现佛教的影响或中国的风俗习惯和思想,如“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而英语谚语则反映了基督教的影响。
谚语另一个特点是体现社会和谐、兄弟情谊或“行善”。中文似乎有更多这样的谚语,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大多数汉语谚语在英语中没有通用的对等词。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都可以用来翻译这些谚语,并进行必要的加词或减词。
英语谚语口语化,所以,英语谚语的翻译译文也应是大众化、口语化,如: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像独立王国,神圣不可侵犯。
4 结语
总之,习语翻译是一项艰巨而有趣的工作。文化因素处理的最好办法是进一步了解习语中的文化差异。我们必须牢记,翻译方法是为了全面贯彻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在翻译形象时要灵活运用原则。同时,要注意“假朋友”,尽量解决形象与比喻意义之间的矛盾,防止错误的表述和生硬的翻译。
[1]Edward Spair.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Berkeley,Cal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21.
[2]Jin Di,&Nida Eugene A.On Translation[M].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