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

2017-11-14李晓荣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造句语言文字词语

李晓荣

(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学校,山西临汾 041000)

语言 LANGUAGE

在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

李晓荣

(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学校,山西临汾 041000)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只有抓住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用;语文课程;模仿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仅仅指学习文本是怎样运用语言的,更重要的是学习自己去运用语言即学会如何表达。国学大师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模仿、实践的途径就是说和写。

1 造句

造句作为一种传统的语言训练手段,应用恰当依然能在词语积累、语言运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造句的形式: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 选择若干个词语写一个片段;特殊句式的仿写; 在语境中进行词语的实践训练。

文中有许多的词语,我们究竟选择哪些来造句呢?选择的标准:一是“新”,即以前没学过的新词。二是“好”,指富有表现力,有韵味的词语。比如:我在教《小伙伴》一课时,用幻灯片出示词语:丢失、粗心、忘记、矿泉水、共同、保密、记得、餐巾纸。首先抽生认读词语;其次,找出“忘记”的反义词(记得),给“粗心”也配一个反义词(细心);最后,分别用这两对反义词说一句话。

孩子们很快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早晨,妈妈对我说:下课后一定要记得喝水,不要忘记哦。每天放学后要记得写作业,不要忘记。我写作业一点都不细心,特别粗心。妈妈说我干什么都粗心,就不会细心。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很好的运用了这两对反义词。

这样设计的目的,不仅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而且在具体的应用中更好的理解词语的意义。同时,在实践中把词语积累下来,变成“积极语用”。

2 课堂练笔

根据教材特点,从文本的内容、语言形式、写作特点等角度找准语言训练点,设计教程,这样既能实现与文本内容的紧密结合,帮助理解课文,又能确确实实达到语言训练的效果。

2.1 立足文本内容

(1)抓住文中有关句子进行想象,变抽象为形象,变概括为具体。

在学习《小伙伴》一文中,我抓住“真糟糕!”设计了两个说话练习。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发生了什么事,让维加大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可真糟糕!

②你身边发生过糟糕的事吗?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可真糟糕!

第一问是对课文的理解概括,第二问是迁移运用。孩子们的生活很丰富,糟糕的事还不少:课本忘带了,花球忘拿了,作业忘写了等等。通过这两个说话练习,可以很好地理解“真糟糕!”。

学完课文之后, 还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维加、安娜看到安东这样做之后,他们会怎么做呢?你能用上一两个动词,说一说吗?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维加走上前去,从包里掏出水杯,递给玛莎说:给,喝口水吧!

这一语言训练,既教给学生用恰当的动词表达语句,又强化了主题:帮助别人。

(2)借鉴“时尚”,对文本进行总结、升华。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我们讲述了一组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一组伟大的人物形象:可爱的志愿军,可敬的老班长、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善良的瑞恩。老师可以结合现代时尚,出示一组“颁奖词”作为范例,让学生为这些英雄人物写“颁奖词”。

(3)对文本的续写。

如:学习《小摄影师》一文时,我设计了:小男孩会不会回来呢?如果他回来了,会和高尔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如果他不回来,他的任务该怎么完成?

这个随堂练笔,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又让学生模仿了课文的对话和细节描写,深入学习和运用了文本的写作特色。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对文章进行缩写、扩写或者对文章留白处进行补写。这些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2 着眼语言形式

(1)借鉴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秋天的雨》第2段的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引导学生发现句子表达形式,感悟语言美感的基础上,借用与本段相关的下文让学生模仿这一修辞写法,学生一定写的精彩纷呈。这样的训练,以典型句式为依托,以课文语言为材料,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促进了对准确用词、修辞句式的积累。

再如《桂林山水》是一篇语言精美的文章。对于“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老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后,可以顺势引导:你们觉得漓江的水还有什么特点?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句子。或者选择一种事物或景物,进行仿写。

(2)模仿关联词构段。

如《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设计小练笔: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夸一夸像文中爸爸那样的建设者或保卫者。

再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第三段用不同组别的连词“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从对立面进行罗列,即建筑风格的大小相间、城乡结合、仿创并举、中西合璧,读起来井然有序。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本段的方式写一写某个景区。

2.3 写作方法的迁移

(1)总分式(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中年级课文中构段方式上较为典型的段落是总分式,第一句先概括,后面的句子再具体叙述。换句话说,每一段都有中心句。比如,《白鹅》的3、4、5段,开头都是每段的中心句——“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可以让学生进行段落的仿写。

(2)人物描写方法的仿写。

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聪明而富有心计的小嘎子;细节描写刻画了吝啬的守财奴;语言、肖像描写刻画了凤辣子……,还有对阮恒的神态、动作描写反映了他的内心变化。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人物片段描写。

(3)对于别具一格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比如学习了《落花生》后,就对比手法,可以这样设计:把顽强的小草和高贵的牡丹、艳丽的玫瑰、娇嫩的昙花作对比,来赞美小草。也可以就借物喻人的写法进行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来写一写。

学习了《彩色的非洲》后,可以学习本文总分总的安排,过渡句的承上启下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写临汾的景物和风土人情。

学习了《开国大典》,可以进行运动会、联欢会等场面描写的练笔。

《颐和园》是按游览先后顺序、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静态景物的特点;《观潮》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时间先后顺序、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动态景物的特点。我们以《颐和园》《观潮》为例,练习“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和“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总之,在第一学段,教师应该多设计,组词造句练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语言模式。在第二学段,教师应该同时关注句、段的语言模式结构,教材课后练习的语言训练一定要重视。在第三学段,在继续训练巩固中段的句、段的基础上,要侧重某篇训练,凸显表达方式的领悟,力求读写结合。

语文老师应该始终坚守“语文”这个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写字、说话、练笔,切实落实好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G623.2

A

1003-2177(2017)10-0004-02

李晓荣(1977—),女,汉族,山西临汾人,本科,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造句语言文字词语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找词语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造句
造句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