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当代文化的跨境与交流”三校联合工作坊第二期学术综述
2017-11-14刘骏
会议综述
“中国与日本:当代文化的跨境与交流”三校联合工作坊第二期学术综述
2016年11月3日至4日,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中文系、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和主办的“中国与日本:当代文化的跨境与交流”三校联合工作坊第二期在南开大学召开。这是2015年11月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第一期后三校联合工作坊第一次落户天津南开大学。工作坊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主持,日本早稻田大学千野拓政教授和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本期活动以“当代大众文化现象与批评”为主题,共汇集了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六十名专家学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周志强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此中日三校联合举办的工作坊为对文化研究抱有热情的青年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沟通平台,有助于在青年学者内形成一个新的学术话语共同体。不仅是在宏观的文化研究领域,在更为细化的文化批评、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等领域,年轻一代学者对当下社会文化热点的捕捉及对文化内涵的全新理解和对文化问题的新颖分析,都可以成为文化研究学科全新的发展方向和有力增长点。
根据工作坊的期许和参会学者的学术构成,会议围绕着五个单元展开了讨论和交流。第一个单元是小说与社会文化。其中有从文学和艺术文本出发展开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陈国战副研究员以一系列经典的出国故事讲述着从“美国梦”到“中国梦”的叙事转变,并试图从这种转变中探究一种民族寓言的叙事模式,并指出此种叙事的断裂。同样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朱笛崔鸣则从后殖民角度分析近来十分流行的科幻小说,以刘宇昆的小说为文本从东方主义的角度讲述作为华裔作家所面临的身份困境及因此形成的写作特征。另一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韦微静以网络文学《择天记》为例,谈论围绕IP改编所体现的资本、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她试图在资本操纵、主流意识形态监督下的消费文化中寻找作为网络文学的立场坚守。南开大学的王姮则通过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讨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永恒话题——“真实”与“虚构”,她既从虚构性景观的角度谈论“高密东北乡”的美学超越和情感想象,又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角度指出其批判现实的疲软。上海大学马锐的发言十分有趣,他试图跨越时代的界限,吸收梁漱溟“相对论的伦理主义”的文化观对当代中国乡村伦理的重建提出有益意见。除了从文本出发,也有从总体性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提出理论介入。上海大学的苏庆洁用风险社会的提法突出了当下的危机和个体的焦虑。中国人民大学王敦副教授的《文化空间的“听觉名片”》引起了广泛讨论,他指出听觉性研究的方法和必要性,以自己开阔的视角从审美和历史的角度梳理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听觉性经验。此项研究不仅能生成听觉性知识,更可以改善文化空间中存在的听觉问题。
第二个单元是影视研究。发言人大多从类型片的角度指出影视创作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来自早稻田大学的张宇博以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为中心来探讨香港电影人在角色设置上所要凸显的身份意识。南开大学的魏建宇以近十年的都市伦理剧为文本谈论都市的伦理变迁。北京语言大学的丁珂文从“小妞电影”的梳理出发,谈论中国青年女性电影与其的类似性,并指出大数据时代的价值担当问题。首都师范大学的盖琪副研究员从国家和民族话语的高度谈论“后冷战时代”重建二战叙事的媒介叙事框架,并指出阶级话语在其中所扮演的功能和由此形成的多义性叙事困境。上海大学的李磊则以拐卖妇女为题材的小说《极花》和电影《盲山》互为对照,指出因题材和叙事所面临公众的不同道德审判问题。南开大学的李飞则把自杀在《万箭穿心》和《天注定》中不同表达作为基点谈论其功能性的差异。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白惠元对《西游记》故事中的孙悟空形象做了一个断代式的解读,指出其在民族国家建构和知识分子诉求上所担当的功能。上海大学的许梦陶从最近热映的《疯狂动物城》出发提出中国动画产业在民族表征上所应注意和警觉的问题。
第三个单元是网络与新媒介,讨论的是最新和最热门的新媒介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的王行坤从流行的网络歌曲出发审视当下的工作伦理,并指出不工作政治对其的超越性。上海大学的邓剑详细地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国产游戏的历史脉络,并指出它在主导文化的延伸和建构“中国意象”中有其独特的功能。另一位来自上海大学的张珊珊则提出当代养生文化这一有趣话题,她把疾病作为一种隐喻,通过“养生热”揭示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厦门大学的江舒晨从对日本动漫翻译机制从官方向民间的流变谈论其中所产生的对日本国家想象的差异性。首都师范大学的陈天乐从网民对严肃事情的娱乐化处理,提出一种“中国式幽默”,这其实是网络时代公众参与的一种新模式。上海大学胡邵华发言的焦点在于网络文学中的女尊小说,从对其类型发展的探求中得出其走向低俗化和异化的类型困境。同是来自上海大学的陈哲洵则以一种新颖的研究书写方式为我们重现了一次同人贩售会的境况并谈论其中存在的空间性和边界性。北京语言大学的陈晨从“私生粉”、“anti粉”讲述另类的粉丝文化,从身份认同出发谈论此种文化的政治性。
第四单元是国外研究与比较研究。早稻田的陆赛君从《狐狸的窗户》译文与原文的具体差异出发,讨论其中的再现政治和翻译策略。首都师范大学的陈曦分析了围绕“美国队长”所建立的粉丝文化和情感认同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南开大学的高翔则在一个广泛的意义上谈论流动,用丰富的文本梳理全球流动中的美国形象。同样来自南开大学的刘骏以《微物之神》这一女性主义文本中的沉默男性的极端化形象为例谈论在文学中女性的欲望表达和性别书写。上海大学的尹舒慧以《马男波杰克》为例谈论媒介的意义生产机制和受众青年的反馈和认同方式。北京语言大学的肖青提出区域理论可以为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一种新范式。首都师范大学的徐小介绍了东浩纪的“御宅族”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误读。北京语言大学的杨风岸认为,日本漫画中“另类”漫画的出现是创作者意识的突围,但同时其批判力量是有限和受制约的。
第五单元是城市、空间与阶级。南开大学的吴立行副教授从社会责任的高度用丰富的设计实例探讨何谓真正的艺术设计。南开大学的高宇则从一些艺术设计出发指出真正的公共艺术是一种社会干预和批评实践。南开大学的杨宇静分析了《我的诗篇》如何从私人生命经验的表达变成公共化的苦难景观,成为资本编码的对象。南开大学的刘洁莹讲师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分析对象,通过文本对东区空间的再现和生产展现实体与想象方式的复杂关系。上海大学的毕文灏思考理论对日常生活的解释力,指出真正的知识人要把“生活问题化”。早稻田大学的杨骏骁从精灵游戏的爆红出发,认为现代人对新兴空间的期待将会某种程度上改变现实空间。上海大学的杨朔以江苏姬山书院为例具体探讨一种立足于乡村的青年文化实践。首都师范大学的张敏以电影《一天》为例展现资本全球化下校园作为社会空间承载恋爱活动的层次和丰富性。上海大学的张旭东用丰富的角度分析家在城乡空间中的地位和功能。上海大学的赵倩通过“空巢青年”分析城市化加速后产生的单身化现象。
在闭幕式上,上海大学的王晓明教授认为,与第一期相比,学者们更注重个人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当代的文化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他嘱咐青年学者应克服碎片化的思维的方式,借助文化文本更充分地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早稻田大学的千野拓政教授对此届工作坊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欢迎中国学者来年光临第三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召开的工作坊。他认为中国第一代的文化研究者大多出身于文学研究领域,继承了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与思考。文化研究应从与个人经验有关的具体问题出发,深入文本分析,从时空的维度将问题扩大化与普遍化,以此认清问题的核心内涵。他还提醒,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对理论的引用应该秉持严谨审慎的态度。两位教授发言后,此期工作坊圆满结束。
(刘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