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7-11-14李少君
◆ 李少君
主持人语
◆ 李少君
伴随新诗诞辰百年越来越近,各种纪念活动此起彼伏,诗会、研讨会、论坛及诗歌朗诵一个接一个,使“百年新诗”一词无可争议地成为近年最火的热词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诗歌活动由前几年零散的诗会,开始走向固定化、大型化、常态化、国际化,其标志就是各类诗歌节的创办。青海国际诗歌节创办较早,久负盛名,自2007年创办至今,每两年一次的诗歌节已连续举办5届,和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国际诗歌节等并列为七大国际诗歌节。2016年,上海也开始举办首届国际诗歌节,此外,武汉诗歌节、成都国际音乐诗歌节、鼓浪屿国际诗歌节、凉山国际诗歌节等也相继举办。这些诗歌节,地方政府可能有将之打造成地方文化品牌的初衷,而从诗歌本身的意义来看,则有益于诗歌传播的日常化、普及化,加大人们对诗歌的认同感,扩大普通百姓的参与感,有利于诗歌的发展。
借助微信的力量,诗歌的触角开始伸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诗歌热持续发酵。而电视等大众媒体也开始介入,对此推波助澜。河北卫视推出《中华好诗词》节目,将明星和文化结合,娱乐和诗词结合,将传统文化重新带入现代社会,作出了新的探索。随后,四川卫视推出原创诗歌文化类节目《诗歌之王》,将诗歌文化与音乐形式相结合,让诗歌参与到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建构当中,用流行歌曲的方式传播推广诗歌,让观众耳目一新,感受到诗词别样的美。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激发了大众学习、诵读古诗词的热情。诗歌热在2016年再上层楼。
与之同时发热的,是各种诗集和诗歌选本出版明显增多。当中既有带有历史总结性的诗歌大型选本如《中国新诗百年志》(中国作协诗刊社),也有各种角度选编出版的诗歌选本,如《百年新诗卷》、《中国最美的白话诗》、《百年最美爱情诗》等,此外,还有各种地方性诗歌选本,如《福建百年百诗人诗选》、《力的
前奏——四川新诗99年99家99首》、《山东新世纪诗选》、《河北新世纪青年诗典》、《新江西诗派诗丛》等;诗歌丛书,既有较早的“蓝星诗库”(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有近年广受关注的“二十一世纪诗丛”(长江文艺出版社)、“标准诗丛”(作家出版社)、“中国好诗”(中国青年出版社)等等。个人诗集出版更是呈井喷状态,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更专门成立了诗歌工作室和诗歌分社,专门出版各类诗集,应接不暇。
随着阅读的深入和视野的开阔,近年来,翻译诗集畅销继续成为亮点,辛波斯卡和布罗茨基等诗人诗集的热销,引发了诗歌翻译潮。艾略特、庞德、惠特曼、米沃什、希尼、沃尔科特等诗人诗集不断再版或接连推出,都有相当市场,连带一些西方诗论如哈罗德·布鲁姆等的著作也热销,使人们对西方现当代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当代诗歌的发展。另外,中国诗歌走向世界的进程也明显加快,在各大国际诗歌节上,经常能看到中国诗人们的身影。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诗歌现象。但是,对于新诗而言,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诗既名“新”,创新就是其天命。中国新诗的天命就是要不断创新。当然,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的,古典诗歌、翻译的西方现代诗歌及百年新诗都可以说是当代诗歌的传统,我们应当在消化融合这三大传统的基础上再创造,并不断创新,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诗歌。
《诗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