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阶段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2017-11-13刘晓慧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事业性职能民营企业

刘晓慧

摘要: 财务管理在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部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不但会促进各种组织的顺利发展,而且会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社会发展到今天,存在各种各样的组织群体,例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性单位等。其各自发挥的职能以及达到的目的各不相同,必然导致其在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本文将对各种主体现阶段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剖析,从而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加强财务管理 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47-02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人员政治觉悟的加强

如何避免财务管理人员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其途径可以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搞形式主义,真正做到定期培训,思想教育,使其充分明白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信任才赋予的这项工作。思想工作的及时对应,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财务管理人员自觉、自主地履行其工作职能。杜绝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职能履行的监督,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觉悟以达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资金的流向混乱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资金由国家严格调配,其中就包括税收等资金来源。相比较民营企业来说,资金的来源相对充足,与此同时,一些不法人群通过财务管理中制造虚假合同等不法手段窃取了国有企业的大量资金。造成了国有企业资金的严重浪费。合同、票据等是财务管理人员审查核实信息的重要介质,所以加强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例如各种合同,票据)的监督管理是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审计制度,使制度与实务环环相扣,确保合同,票据的真实性,对预计可能发生的有损国有企业利益的虚假信息的相关责任人采取处罚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另外,在这方面国家已经有相关的监管机构,这些监管机构的实施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强。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缺乏财务管理的理念

民营企业往往是由家族企业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它的弊端之一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就是企业的拥有者。实践证明这类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缺乏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的。他们的突出表现是在短时间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果以这种目的去经营的话,长此以往,就会直接导致企业对风险判断的错误,企业资金的恶性循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短线行为等。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去经营,这就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所以缺乏财务管理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一点就是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地对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深入培训,把国家政策及国内外的先进财务管理理念传达给他们,从而达到良好运营企业的目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财务管理人员配置

民营企业自身面对的问题往往会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出现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民营企业资金薄弱,融资力度不大,政府扶持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就导致在资金方面往往处于弱势。所以在民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单独设立财务管理部门的比例极低,有的民营企业根本没有设立财务管理部门。那么解决这一状况的方法之一就是政府部门要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积极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对此为了避免企业得到融资而没有对财务管理部门投入的风险,可以考虑在融资的条款上标注该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部门职能,使企业在政府扶持的期间体会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自主地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三、事业性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岗位职责不清晰

事业性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处于多人执行同一工作的工作状态,如果要求工作在一段时期内完成,那么就会导致相互推脱的恶性循环,延误了确认、核实等一系列工作的最佳时间,使财务管理工作陷入混乱,必然对整体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应该明确岗位责任,只有真正做到“一岗一责”,才会避免相互推脱,延误管理的弊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上一级管理者以及管理机构就必须要及时发现问题,一是制定相关制度,使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依照制度从业,二是设置监管制度实施的部门,确认制度的严格实施以及制度的待完善部分。

(二)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意识的局限性

不但企业,事业性单位的财务人员也有着同样的弱点。在常识的角度,大众普遍认为财务人员就是从事收集凭证、做账、提交报表等偏专业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和整体的运营毫无关系,这是一种固有的错误认知。事实上正好相反,财务人员如果只是从事单一的专业工作,不了解整体工作的规划,有时会给整体规划的完成带来负面影响。只有提高对整体管理的认识,打破原有思想意识的局限性,才能有效发挥其的基本职能。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培训,有效掌握整體的工作方针;同时要积极鼓励财务人员进一步学习,使他们可以在专业的角度再提高一个台阶,从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四、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在很多的企业也好,事业性单位也好,我们观察到财务制度的完善是其现在的首要任务。在这里,我还要提出的是制度的过分审核也同样会对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一份报销要经过5个人以上的审批,历时1个月之久,甚至更长的时间,对于要报销的教师来讲,耗时耗力,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去报销,那么会不会由此产生不良的结果呢?在工作中为了避免因报销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尽量不去报销,有些要产生费用的工作能免则免,一旦形成这种工作态度,反而弄巧成拙。所以在审核制度上要做到适度,坚决避免过犹不及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通过实践经验,不断摸索,逐渐建立健全适合本学校的审核制度。

(二)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学校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财务会计人员是学校某些领导的亲属,不具备从事财务工作的最基础的会计从业资格,但就是因为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改善,学校的财务状况混乱,阻碍学校的发展。所以建议学校一定要吸收专业的财务人才,逐步改善财务管理环境,从而满足促进学校正常运行的需求。

五、结语

国有企业的历史较长,根基较稳,已具备设置财务管理体系的条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人员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监督职能实施力度的加大。也可以说财务管理职能已经在国有企业中发挥了作用;民营企业

相比国有企业来说,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职能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制约条件,要完全发挥财务管理对民营企业的作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事业性单位和学校由于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组织,容易忽视财务管理在其中的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其在事业性单位中的管理职能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综上所述,不同主体财务管理现状中所体现的问题各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各个主体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要加强财务管理不单单是财务本身的问题,不同主体的特质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方向。只有充分研究好各个主体的特点,制定与其相符的财务管理策略,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韬.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2).

[2]张轩栋.论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J].中国商贸,2014(11).

[3]刘永梅.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1(12).

[4]迟玉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8).

[5]孙大志.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7(8).

[6]李晓黎.我国家族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5).

责任编辑: 孙 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业性职能民营企业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我国4月起取消或停征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11月起取消和暂停征收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本市取消和免征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