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绘画中光影的主观表达
2017-11-13楚云龙
楚云龙
摘要:光影是西方绘画中重要的语言和元素,是艺术家强调画面效果的重要手段。从历史上众多的名作中不难看出,艺术家对于光影的热衷和重视。在平衡构图、塑造形象、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抒发情感等方面,光影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在西方美术史中,对光线的处理最具特点和代表性的人物莫过于卡拉瓦乔了。卡拉瓦乔是17世纪具有叛逆和革新精神的绘画大师,在他的作品当中,最令人难忘的恐怕是那昏暗的场景里一束主观并带有戏剧性的光线,这种独特的明暗处理法,影响了之后的巴洛克艺术和许多流派,至今依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光影语言;主观性;创造性
一、绘画中的光影语言
光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前提,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世间万物才得以显现。有了“光”便有了“影”,从根本上讲,绘画这门艺术是由于光影的存在而存在的。对光影的深入研究和运用是从文艺复兴开始逐渐成熟的。文艺复兴初期的乔托,作品中的人物有着强烈体量感,他通过一定的光影赋予了画面明暗关系和空间层次,虽然在绘画技巧上还不够成熟,但在光影语言的探索上可谓是里程碑式的人物,拥有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盛期的达芬奇善于运用非常柔和的“理想光”来表现物象,其名作《蒙娜丽莎》中他使用了首创的明暗渐进法,物象由亮到暗的过渡丰富而且自然,给观者一种逼真的空间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他将画作中光、色彩、空气统一起来,达到了画面整体上的和谐效果,层次丰富、色彩绚丽;到了17世纪,卡拉瓦乔的出现,这位光影的革新者,画中光线的主观运用更是将绘画里的光影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之后的维米尔、伦勃朗、拉图尔,都是在光影研究上有着深厚造诣的大师,他们的作品给予了观者不同的视觉体验。
19世纪的印象派,一度把光置于了首要位置,对光与色的痴迷描绘成为其独特的表现符号和语言;现代流派中的契里科、达利、玛格里特等超现实主义的画家,幻想般的画面,变形、扭曲、荒诞的形象,再配以光影的元素,营造出超现实的神秘氛围,创造了奇幻的视觉效果,耐人寻味。
绘画中善用光影语言的画家不可胜数,文中仅列举了一部分。这些画家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同样运用光影语言营造了特殊的画面气氛和效果。
二、卡拉瓦乔——“光的理性剪裁师”
(一)卡拉瓦乔生平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这位西方艺术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其流星般的充满戏剧性的生涯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他叛逆、古怪、放纵,同时爱憎分明、敢于怀疑、大胆创新,无视常规的艺术规则,因此备受争议。其死后的三百多年里,他的作品被人们忽视甚至藐视,一个瞧不起卡拉瓦乔的人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毁灭绘画的!”因为,他在那个时代是个“异类”,就像来自未来的访客,不经意间着陆在了这条时间线上。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米兰的一个大型画展上,才被世人发现这么一个伟大的画家却被人们忽视了。他的作品十分受人欢迎,甚至在博物馆、展览馆拥挤的人群中,很难单独在他的画作面前长时间停留,这些都归因于他作品中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残酷的社会现实、无情的命运、人文科学的发展造就了卡拉瓦乔敢于创新、放纵叛逆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成就了他后来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动荡不安的时代,赤裸、无任何矫饰地描绘着现实生活,他真实地描绘自然、再现自然。来自生活底层的卡拉瓦乔,画中多半表现贫苦的百姓,即使是在宗教题材里面的人物,也都以这些人为原型,被描绘成普通人的模样。
(二)卡拉瓦乔作品中光影语言的剖析
卡拉瓦乔在光影的运用上是位具有创造性的画家,在经营构图和塑造形体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而在他之前,画家作品里是很少运用到阴影的,他们觉得阴影会破坏构图,影响画面中主体的地位。而卡拉瓦乔画中光与影的独到运用,造成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画面深邃而又神秘。
《圣马太被诏》这幅画是卡拉瓦乔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取材于圣經。据说,圣徒马太原为一名小小的税吏,并不热衷于自己职业的他受到了耶稣的感召,终于弃职从教。画面中,刚收完税钱的马太和他的同伙正在一小酒馆里数钱,耶稣和彼得的身影伴随着突然被打开的门出现在他们面前。从外射进的一束光协同耶稣手指的方向,将观众的视线引向马太,其他的人对这眼前发生的事情丝毫没有准备,有的低着头还在数钱,有的面带惊异之色,有的投以询问的目光,这一切情景都伴随着照进来的这束光被统一起来,像是舞台上特写的聚光灯一样,加强了马太和耶稣之间的联系。在这束光线的照射下,马太身着的红色衣服和旁边青年鹅黄色的衣服显得格外醒目。这些人身体的某些部位被光照射,其他地方都被含在了阴影之中,而画面右上角射进来的光线到底来自于哪里?实在是给观者留下了无尽的猜想。
《圣母之死》是卡拉瓦乔一生中十分杰出的作品。这个题材在他之前就已经有很多艺术家创作过了,但在他的笔下却是独树一帜的。卡拉瓦乔认为,圣母的死与普通人的死并无两样,所以画面的情节被设计在了一所简陋的农舍里,没有了以往环绕在圣母身边的天使,也没有为她祈祷的诸神身影,只有一群平凡的的劳动者围绕周围为躺在床板上的圣母哀悼。玛利亚头上模糊的光圈几乎看不清,她的形象像是因为饥寒贫困而死去的平民妇女,身体浮肿,脸色苍白,丝毫没有作为圣母高贵和光辉的形象,卡拉瓦乔不加粉饰地描写了一个农妇之死,批判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表达了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同情之心。浓厚、阴郁的色调烘托了场面气氛,窗外射入的光线集中打在了圣母身上,处于背光中的使徒形象更加增强了他们心中的绝望和悲痛之情,牢牢抓住了观者的视线和心理。
卡拉瓦乔的另外一幅作品《女卜者》,其出现在画面上那缕主观营造的光线同样让人赞不绝口。画中的吉普赛女卜者正在为一个英俊而面带轻浮的男青年看手相。这名男子目光挑逗地望着占卜者,与男子华丽的衣着相比,女卜者显得平凡朴素。画面中的女卜者面带笑意,男子右手的戒指正被为他占卜的吉普赛女子不经意间悄悄摘去。在这幅画上,人物服装的几大块色彩醒目、和谐,两束光被作者精心安排于画面,女子偷偷看向青年这部分的光线明亮、强烈,增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烘托了主题。艺术家对于场景的精心布置、光线上的巧妙设计、人物心理的细微描写都恰到好处,具有创新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三、卡拉瓦乔艺术的影响与价值
卡拉瓦乔艺术的影响是广泛的,17世纪的很多现实主义画家都受其影响,如费蒂、罗萨、斯特罗奇等人。巴洛克风格中著名雕塑家贝尼尼,其《圣德列萨祭坛》雕塑便把卡拉瓦乔绘画中的光影效果运用到了作品当中。画家鲁本斯画面里那结实而健壮的人体、聚光灯般的效果、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卡拉瓦乔的风格是很接近的。伦勃朗在卡拉瓦乔绘画里吸收了当时荷兰艺术流派中最缺乏的东西——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荷兰画家维米尔,研究了卡拉瓦乔画作中的光影,他在作品里把光线变得温润、柔和,画中气氛宁静而温馨。拉图尔、委拉斯贵支等画家都曾受益于卡拉瓦乔。另外,卡拉瓦乔绘画中的现实主义的精神也影响到了其他各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
在那个追求理想的文艺复兴时代,卡拉瓦乔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死亡、人生苦闷的怀疑和沉思,让他的作品充满着批判因素,真实地反映着他所处的时代。在绘画技巧上,他对光影进行研究和运用,产生了鲜明的艺术效果,并逐渐成为其独特的造型手段。卡拉瓦乔,这位“光的理性剪裁师”创造了属于他的光影世界,欣赏和研究他的艺术,将给与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四、光影的主观运用在我国当代油画中的继承
中国油画中对于光影语言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处于一个不完全成熟的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吸收着西方各个流派艺术的精华,并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下文以部分画家为例进行论述。
王沂东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油画家,他吸收了西方油画中的精华,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成功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远方的来信》,描写的是一位新婚妻子倚床读信的画面。女孩斜倚的身体在画面里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色彩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红色组织色调。墙壁上的窗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巧妙且引人注目,打破了墙上沉闷的颜色,与女孩身上受光的亮色形成了呼应,仿佛是一缕希望之光照进女子的心里,营造了一幅幸福和温馨的画面。
孙为民油画《绿荫》,描绘了在树荫下休憩的母子,他们躺在床单上享受着夏日的时光。阳光透过树叶照在他们身上,温馨而又惬意。画中斑驳的光影、丰富的色彩、松动的笔触、坚实的塑造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让人赞不绝口。在光与影的分布上作者可谓煞费苦心,既丰富了画面,又不显琐碎,达到了形式语言和内容情感的高度统一。
著名画家郭润文,其绘画风格的典型特点便是对光影的钟情描绘。在他的作品中,很少看到清晰的轮廓线,在虚幻的光影下,边缘总是模糊不清的,时隐时现。郭润文在光影的处理上是很主观的,画面深邃、神秘、富有诗意,笔下的形象在光影的笼罩下给观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张晨初的大幅肖像画也颇有特点,这些作品中,被抽象化的光斑出现在人物身上,显得格外神秘和迷离。如《哥们姐们》系列创作,独特形状的光斑照射在脸上,巧妙打破了普通肖像画里的呆板之气。他用一种特殊的光影语言制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写实绘画中加入的抽象化光影,给人无法忘怀的情感体验。
纵观绘画发展史,光影语言始终贯穿其中,并且不断地发展着。光影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语言和元素,无论写实绘画还是非写实绘画,都是备受艺术家重视的。它直接影响着形体的塑造及空间层次关系,使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为将来绘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如今的绘画创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对其研究、变革和创新,为绘画艺术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2][美]威廉·弗莱明.艺术与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中]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陜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4][美]弗朗辛·普罗斯.卡拉瓦乔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5][美]约翰·基西克.理解艺术(第2版)[M].水平,朱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