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的东亚汉文小说整理研究现状及其学术意义

2017-11-13赵维国

东疆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汉文东亚学者

[摘 要]

上世纪70年代末,东亚汉文小说始为中国学界关注。80年代以来,域外汉文小说研究渐渐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海峡两岸的一大批学者从文献整理、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等多方面探讨这一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学术成果。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汉文小说的主要研究成果略作概述,考察其整理研究的现状,可以深入地阐释东亚汉文小说研究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东亚地区;汉文小说;整理研究;学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 I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7

)04003305

[收稿日期] 2017-04-17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文小说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20113;“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中国语言文学”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赵维国,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域外汉文文献整理及研究。(上海 200062)

在古代东亚地区,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均采用汉字书写本国史书,并以汉文创作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整理文化典籍、振兴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东亚各国的汉文化典籍处于非常尴尬的学术地位,它们属于本国士大夫文人创作的文化典籍,但其赖以书写的汉字,却非本国文字,因此它们属于本土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一时难以定论。实际上,这些汉文典籍虽以汉文字书写,但其思想、内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东亚各国的文化瑰宝。上世纪70年代,台湾的朱云影教授提出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东亚汉文学问题,域外汉文学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域外汉文小说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文献整理还是文本研究,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此,本文以中国的东亚汉文小说整理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现状及其学术意义略作论述。

一、“域外汉籍”、“汉文化整体研究”的提出及东亚汉文小说文献整理

“域外汉籍”的提法始于台湾学者,1986年,联合国学报文献馆馆长陈先教授主持了第一届中国域外汉籍研讨会。自此以后,台湾学界多次举办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以学术会议的形式推动域外汉籍的整理与研究。大陆学者张伯伟、王勇、孙逊诸位先生于90年代涉足这一领域,1900年出版的陆坚、王勇主编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提出汉籍研究三要素,即海外佚书、中国典籍的影响、域外典籍。张伯伟教授积极推动域外汉籍的研究,于2000年成立域外汉籍研究所,于2005年主編《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2012年,张伯伟教授撰写了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域外汉籍研究的学术专著——《域外汉籍研究入门》,域外汉籍整理与研究作为一门学术性非常强的学问独立于学界。

张伯伟、王勇等采用广义的“域外汉籍”,即存在于中国之外或由域外人士撰写的各类汉文典籍。张伯伟阐释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即:(1)历史上域外人士用汉文书写的典籍,这些人包括朝鲜半岛、日本、琉球、越南、马来半岛等地的知识人以及17世纪以来欧美的传教士;(2)中国典籍的域外刊本或抄本,比如大量现存的中国古籍的刻本、朝鲜本、越南本等以及许多域外人士对中国古籍的选本、注本和评本;(3)流失在域外的中国古籍,比如大量的敦煌文献、《永乐大典》残本以及其他各类典籍。”[1](159)广义的域外汉籍的概念被许多中外学者认同,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由于各位学者的学术背景不同,所选择的研究视角也不同。如严绍璗的《日藏汉籍善本书录》、金程宇的《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等主要收集日本所藏古代中国人著述的汉籍及日本翻刻的中国典籍。法国学者陈庆浩、大陆学者孙逊、台湾学者王三庆等采用狭义的“域外汉籍”概念,即中国以外地区的人用汉字以及汉文文法书写出来的文献。陈庆浩先生阐释“域外汉文小说”这一概念为:“域外汉文小说指的是越南、朝鲜、日本(包括琉球)及西方传教士用汉文书写的小说,并不包括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小说。”[2](1~2)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林明德、陈庆浩、王三庆等以“域外汉文小说”研究与整理作为域外汉籍研究的学术实践,先后主编了《韩国汉文小说全集》《越南汉文小说丛刊》《日本汉文小说丛刊》,陈庆浩、孙逊主编了《越南汉文小说集成》,他们以国别来称谓具体国家的汉文小说。另外,陈庆浩、孙逊等也非常关注传教士汉文小说等,这些作品的作者均是来自西方各国的传教士,都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撰写的汉文小说。由于中国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推进,域外汉籍整理与研究已渐渐成为当今学术界最受人瞩目的一门学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庆浩把域外汉籍纳入汉文化研究体系,突破传统的汉文化研究范畴,提出“汉文化整体研究”的概念,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中国本土汉文化研究,也包括域外的汉文典籍。2001年,孙逊与法国学者陈庆浩、台湾学者王国良、王三庆等合作整理东亚汉文小说,并提出“东亚汉文小说文献整理与整体研究”的设想。孙逊认为:“近年来,历史上曾以汉字为载体的东亚国家的汉文作品开始受到了国际和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这些国家主要有韩国、日本和越南,作品则包括诗、文、小说和其他汉籍。国内学术界习惯称‘域外汉文或‘域外汉籍,当地国学者则对‘域外这一称谓比较敏感,习惯用‘东亚或径直以国名指称。”[3](160)东亚各国的汉文小说与中国小说虽有深厚的文化渊源,但本质上属于各个国家的本土文学,反映了各国的历史、政治、风土人情等,是所在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东亚汉文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文学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两千年来,在不对等的支配臣服关系之下进行各种文化交流,东亚各国自觉地尊崇儒家文化,形成了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我们把东亚汉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文本文献整理、汉文小说史发展、中外汉文小说的文化渊源等层面进行系统、深刻的研究。endprint

中国整理研究东亚汉文小说起步于70年代,台湾学者林明德利用到韩国游学的机会,经过七年的努力,搜集、标点汉文小说,于1980年出版了《韩国汉文小说全集》,东亚地区的韩国汉文小说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近年来,域外汉文小说的整理已经成为学者最为关注的学术问题。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根据中国东亚汉文小说研究的学术力量分布,从台湾地区、大陆地区两个方面来论述。首先是台湾地区的东亚汉文小说整理。台湾地区东亚汉文小说的整理以法国学者陈庆浩先生为领军人物,陈先生“本着集合异本,详加校勘,作出定本的观念”,对域外汉文小说进行了全面整理。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先后出版了三部整理成果,即陈庆浩、王三庆主编的《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7册,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陈庆浩、郑阿财、陈义主编的《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二辑)》(5册,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陈庆浩、王三庆等主编《日本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5册,台湾书局,2003年)。至此,陈庆浩先生主编的越南、日本汉文小说与林明德的韩国汉文小说构成了一个整体。其次是大陆学者的东亚汉文小说整理。大陆学者对于汉文小说的整理起步较晚,也未像陈庆浩先生那样有一个整体的研究构想及其稳定的学术团队。自80年代以来,标点韩国汉文小说经典文本的主要有韦旭升、陈蒲清等人,主要成果有以下数种,即韦旭升标点整理的《九云梦》(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玉楼梦》(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抗倭演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谢氏南征记》(《韦旭升文集》第四卷),陈蒲清、韩国学者权锡焕合作标点的《金鰲新话》(岳麓书社,2009年)、《三国遗事》(岳麓书社,2009年)。2000年以后,域外汉文小说的整理渐渐为大陆学者关注,台湾学者陈庆浩也将域外汉文小说整理的阵地转移到上海师范大学,与孙逊先生合作,并邀请越南、韩国、日本学者加盟,打破地域、国别限制,走国际合作的学术发展道路。孙逊、陈庆浩先生在台湾版朝鲜、日本、越南汉文小说整理的基础上,搜集域外汉文小说异本,主编《域外汉文小说大系》,其中的《越南汉文小说集成》已于201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30册,其所收种类、版本远远超过台湾版《越南汉文小说丛刊》。不久之后还将陆续出版《朝鲜汉文小说集成》《日本汉文小说集成》。除此之外,上海师范大学的孙逊团队非常注重经典文本的整理与传播,《九云梦》《壬辰录》(收录四种版本)也于2014年、2016年隆重出版,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除此之外,2006年西南师范大学与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域外汉籍珍本文库》,2010年影印并校点出版的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所藏汉文小说集《花梦集》,前两册影印本,第三册是孙德彪、周安平、赵凯三位先生的校点书,是一部集校点、影印合一的新版本。总之,中国的东亚汉文小说整理发展迅速,依托国内古典文献的学术力量,邀请汉文小说所在国学者参与搜集资料,走国际合作的新思路。

二、東亚汉文小说研究现状

中国的东亚汉文小说研究起步于7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朱云影教授撰写了《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台湾《大陆杂志》第21期,1976年2月)一文,率先提出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东亚汉文学问题,域外汉文学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80年代开始,两岸学者共同推动,域外汉文小说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首先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东亚汉文小说研究。在朱云影教授的倡导下,自80年代起,林明德、陈庆浩、王国良、王三庆、郑阿财等一大批学者联络各国学者积极推动这项研究。台湾学者举办了十余次域外汉籍、域外小说等多种名称的学术研讨会,域外汉文小说研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会议论文集有《古典文学(第四集)》(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第一届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第二届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域外汉文小说论究》(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第三届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外遇中国——中国域外汉文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台湾有关域外汉文小说研究的重要论述多出自这些论文,如陈庆浩的《古本汉文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2001),王三庆的《日本汉文小说研究初稿》(1988年),林明德的《以中国为背景的韩国汉文小说》(1987年)、《韩国汉文小说之兴衰及其研究》(1988年),王国良的《韩国抄本汉文小说集<啖蔗>考辨》(《汉学研究》,1988年第6期)、《论薛仁贵故事的演变——兼谈韩国汉文小说“薛仁贵传”》(1990年),郑阿财的《越南汉文小说中的历史演义》(1988年)、《佛教文学与韩国汉文小说》(2001年)等论文,均出自这些论文集。除此之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台湾学者不仅注重著书立说,而且善于培养学术队伍。陈庆浩、王三庆等从80年代起培养了陈益源等第二代域外汉文小说研究人才。陈益源教授已成为越南汉文小说研究最有造诣的学者之一,其论著有《<剪灯新话>与<传奇漫录>之比较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王翠翘故事研究》(台湾里仁书局,2001年)、《越南汉籍文献述论》(中华书局,2011年)。现在,陈益源教授开始培养第三代域外汉文小说研究人才,并已取得优异的成绩。2005年,香港的《东亚文化研究(第七辑)》专刊“越南汉文小说研究专号”,载录了他与14位学生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的学术论文。总之,台湾学者从文本、文化传播等视角拓展了域外汉文小说的研究深度,并培养了一支稳定的富有生机的学术研究队伍。

其次,中国大陆的东亚汉文小说研究。中国大陆的域外汉文小说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但韩国汉文小说的研究和台湾地区基本同步,因为北京大学、延边大学自1949年以来就建立了朝鲜语系,具有较雄厚的研究基础。自70年代起,延边大学郑判龙教授开始研究朝鲜汉文小说,发表了《朝鲜实学派文学和朴趾源的小说》(《延边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朝鲜优秀的古典名著<春香传>》(《延边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培养了金柄珉、金宽雄、崔雄权、李岩、许辉勋等一批优秀学者。与此同时,北京大学韦旭升率先涉猎朝鲜汉文学整理研究,先后整理出版了《九云梦》《谢氏南征记》等汉文小说名著,发表了《谈朝鲜小说<谢氏南征记>》(1984年第1期)、《略论朝鲜古典小说<九云梦>》(《外国文学》,1986年第12期)等学术论文,先后完成了《朝鲜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文学在朝鲜》(花城出版社,1986年)、《<抗倭演义>及其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等论著,不仅考察了汉文小说在朝鲜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立足于文本研讨中韩小说的文化关系。80年代中后期以后,一些年轻学者逐渐成熟,撰写了一批颇有学术功底的专著。如金柄珉的《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朝鲜——韩国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比较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金宽雄的《朝鲜古小说史稿(上)》(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朝古代小说比较研究(上)》(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年)、《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李岩的《朝鲜文学史》等,从小说史论和比较文学的视角研讨朝鲜汉文小说。2000年之后,一批年轻的朝鲜汉文小说研究学者脱颖而出,如徐东日、马金科、孙慧欣等,他们以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偏重中韩文学比较、古代朝鲜诗学、文化学研究,兼顾汉文小说研究。其中孙慧欣的《冥梦世界中的奇幻叙事——朝鲜朝梦游录小说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专论朝鲜朝梦游小说,从史的视角梳理朝鲜朝梦游小说发展的脉络,解读梦游小说与中国母体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延边大学有特殊的文化优势,在韩国汉文小说研究方面得天独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除了韩国汉文小说外,域外汉文小说还包括日本、越南等国家的汉文小说。上海师范大学孙逊先生于2000年开始和台湾学者合作,明确提出东亚汉文小说的整体研究概念,并撰写了《东亚汉文小说研究:一个有待开掘的领域》(《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论韩国汉文小说<倡善感义录>》(《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日本汉文小说<谭海>论略》(《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韩国三国史传文学中的儒家蕴涵及其本土特色》(《复旦学报》,2015年第2期)、《韩国“倭乱”小说的历史蕴涵与当代价值》(《文学评论》,2015年第6期)等学术论文,2010年主编《海外汉文小说研究丛书(四册)》,包括《日本汉文小说研究》《越南汉文小说研究》《韩国汉文小说研究》《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域外汉文小说。在孙逊先生的培养下,一批颇有学术实力的中青年学者渐为学界瞩目,如赵维国、朱旭强、汪燕岗、孙虎堂、任明华、朱洁等,论述颇多,如赵维国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对朝鲜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论<兴武王演义>的创作及其与<三国演义>的文化渊源》(《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朝鲜汉文小说<林将军传>版本、成书考述》(《中华文史论丛》,2016年第2期),孙虎堂的《日本汉文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理路》(《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日本唐话学者冈岛冠山及其汉文小说<太平记演义>述论》(《外国文学》2009年第1期),朱洁的《越南汉文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等等。上海师范大学的李时人、严明等教授也较早地涉足域外汉文小说研究领域,发表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小说的渊源发展》(《复旦学报》,2009年第2期)、《东亚汉文小说的衍变及本土特色》(《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等学术论文。总之,在江南地区,以孙逊先生为首的域外汉文小说整理及研究团队已经形成,其汉文小说研究不仅探讨了东亚汉文小说与中国小说的文化关系、思想蕴涵,还深入地考述了汉文小说文本本体研究。此外,还有林辰、王晓平、王宝平、王后法、夏露等众多学者也发表了多篇域外汉文小说的学术论文,鉴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endprint

三、东亚汉文小说研究的学术意义

近年来,域外汉籍研究渐渐成为一门显学,各路学界精英积极参与,创作出大量的优秀学术成果,不仅推动了域外汉文小说的研究进程,也较为客观地评述了中国文化对于东亚汉文小说发展的历史贡献,其学术研究的意义重大。

第一,东亚汉文小说整理及其研究为多个学术领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首先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由于东亚汉文小说和中国古代小说亲近的血缘关系,东亚汉文小说研究为中国古代小说在东亚三国的传播和影响提供具体的实证,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通过从外部世界看中国,从而更好地认识了自我。其次是外国文学研究。东亚汉文小说虽然以汉文字作为文学载体,但它是东亚三国国别文学的一部分,作者是东亚各国著名的文人,小说人物、风土人情均以本国的现实为素材,是本国文学重要的一部分,是对本土文字创作的文学作品的补充,丰富了本国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再次是比较文学研究。由于东亚汉文小说同属于汉文化圈,其思想内涵、小说叙事方式等均受到中国文化、中国小说文本的影响。如历史小说一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以忠信仁义为核心的儒家观念,但不同国家又呈现了接受儒家文化的差异性。最后是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由于东亚汉文小说都使用汉文字,其所用文字也是汉字字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东亚各国的汉字俗字、异体字,独创汉字等,为汉文字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

第二,东亚汉文小说的整体研究,为“汉文化整体研究”提供了典型的个案,也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东亚汉文小说的整体研究,打破东亚汉文小说现有的国别文学研究格局,将东亚汉文小说置于同一个时空纬度上予以审视和观照:纵向上,勾勒出了它们的历史发展轨迹;横向上,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源流异同。这种研究不仅把东亚三国的汉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而且进一步探讨了它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因缘以及它们所共同使用的汉字的相同规律与变异。以小说文体而论,它可以把东亚各国的小说文体、类型及其文体类型发展的差异进行整体的历史探讨,并对这种差异的形成进行深入探究。同时,这种研究还可以拓展到其他文体及学科,可以包括东亚汉诗、汉文、汉文诗话,也可以跨越到域外汉文儒学、域外汉文史学、域外汉文音乐学、戏剧学和美术学等,然后汇入中国本土的汉文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完备的“汉文化整体研究”。

第三,东亚汉文小说的研究,为东亚地区的和谐稳定提供文化上的纽带。东亚汉文小说不仅是东亚文化史一笔丰富的汉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令人赞叹的优秀文化遗产。东亚汉文小说的整理与整体研究,是东亚区域研究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从小说文本的思想内容、文体形式、小说觀念等进行考察,它至少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历史事实:首先,儒家文化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东亚政治结构、社会价值体系构建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东亚各国具有共同的儒家文化观念,追求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其次,中国小说创作对于东亚小说创作的积极影响,推动了东亚三国的文明进程。汉文小说在东亚各国都曾经繁荣发展,不仅再现了东亚三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也为后人研究东亚古代文化提供了文化依据。再次,以古代中国为源头的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是东亚人民和平相处、文化交流的结果。自汉唐以来,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一种非常稳定的宗藩关系,这种宗藩关系与近代的资本主义殖民地有本质的区别。中国虽为宗主国,但藩属国有自己独立的王权和疆域,宗主国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这种特殊的宗藩关系不仅仅是地域政治的原因,也有一种对文明先进国家的敬仰与追随心理,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认同。汉文化圈的形成是东亚人民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历史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2]陈庆浩:《域外汉文小说大系序》,《越南汉文小说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孙逊:《东亚汉文小说研究:一个有待开掘的学术领域》,《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责任编辑 全 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文东亚学者
黑水城汉文文献补考
学霸“三小只”
沈阳故宫门额考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浅谈如何提高南疆维吾尔族学生汉文写作能力
程门立雪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