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2017-11-13陶雨乔梦铎戴宏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关键词:求同存异课程构建人文素质教育

陶雨+乔梦铎+戴宏

摘要: 近年民办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课程改革问题也成为多数民办大学教育改革辩论的焦点。本文指出人文素质课程应依据“三知两全”目标进行构建,从而形成一个以选修课为主,专业课及课外实践活动为辅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求同存异的广泛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完备体系。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构建 求同存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07-02

近年民办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课程改革问题也成为多数民办大学教育改革辩论的焦点。作为基础性工作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显然是较有力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那么如何构建,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目前各高校亟待解决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三知”课程建构目标

“课程”一词的基本定义有很多,中西方对它的具体解读也不一样。笔者认为在教育领域里,课程更多地可以理解为每一所学校为学生开设的各种学习科目,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整合的。“课程是各种高等教育思想、模式与实践的荟萃之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1]那么课程的设置及构建一种课程体系,并使其合理有效地运行,显然要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与准则。

课程体系的建构要遵循“三知”目标。什么是“三知”目标呢?笔者定义其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人文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了三个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显然,无论是教育目标还是课程目标都指向“三知”目标。而现代大学课程的设置多数不能达到这三种目标,多数大学将课程细分为不同的学科和专业,注重专业细分的高等教育模式仅仅在基础知识,或者说认知领域目标上给予重视,而对另两个目标是忽略的状态,这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及满足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为了弥补后两个目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势在必行的。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之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这里的“人文”笔者认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精神的交流互动及碰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理解为旨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提升學生修养与气质,将人类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教育。或者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3]。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就是课程设置没有兼顾齐全,知识目标方面强调的只是针对细化的专业而开设的,单一的书面知识,对于史、地等人文知识却在课程设置中很少涉及。应用知识及人文知识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更是被忽略,以至于许多学生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十分薄弱,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所想,也听不懂他人的心声,不知利用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进行人际交流。在自我修养方面,由于不能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又过多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往往十分扭曲。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构建显然要以“三知”目标为准则,综合衡量而不能偏废其一。

二、“两全”课程建构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还应坚持“两全”原则。哈佛大学提倡的教育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格”。笔者的“两全”指的是全面的人生价值观和全身心的综合发展。工具性、功利性为指向的课程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些学生认为成功富贵之路,必然是选择一种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职业,他们想方设法挤入珠光宝气的生活圈子。他们的思维是限制性思维,并没有全局观与全面发展的理念,人生追求比较低俗。人文素质课程的构建要秉承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即“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经济时代使教育追求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映射到脑海中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确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他的科学技术素质再高,对社会也没有积极的贡献,甚至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4]近些年,随着国家GDP的持续攀升,大量的数据与事实却表明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经济的朝阳而有所升温,人们心理的扭曲、病态的思想却深层地指向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问题。各行各业成功的人士应该是一个不仅物质丰厚更是精神富足的人,他们生活在爱中并能不吝啬于给予他人爱。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节目中说道,在面对高考失败之时,父亲对他说过:“孩子,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从事任何行业爸爸都会很高兴”。父亲的话让他终身铭记,并砥砺自己前行。显然在这句话中我们会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接纳,对孩子的爱的教育,这是一种人格的终身教育,而不是以金钱功名为导向的物质教育。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教学准则强调,培养学生要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一技之长且幸福的公民。幸福不仅局限于物质意义上的成功,更不需要来自他人的吹捧与认可。而应该是无论身处何种情境,都能内心始终强大且内心充盈,并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且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是怡然自得地行走在浩瀚天地之间。哈尔滨广厦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的乔梦铎院长一再强调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基于情、基于爱。所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要遵循既满足全面的人生价值观,也要使得学生终身受益、全身心发展的“两全”原则。

三、求同存异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具体构建

上文的内容主要集中论述的是人文素质课程按照什么样的指导思想遵循什么样的准则进行建构。接下来,按照上文的指导原则,笔者试着给出具体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构。以哈佛大学的埃利奥特为选修课先驱的榜样,当前多数民办高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时都把目光的焦点放在选修课上。选修课确实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使学生有非常灵活的自主选择权。广泛又大量的选修课的开展可以说是兼容并包的,亦可说是求同存异的。其多样化多门类的课程使得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与自身专业不同的其他课程进行选修。这和我们平常认可的理科生应加强文学、历史哲学等的教育,文科生应加强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是一致的。endprint

本文中笔者提出在选修课追求差异化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有一些课程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或者说任何的细化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通而共识的。那么这样的选修课就是把基础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紧密结合,以培养国际社会通才为旨归的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开阔国际视野,吸纳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使学生有效地从文化素质课程中获得有益于自己全面成才的知识和养分”[5]。国际视野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具备的,笔者认为以国际视野为中心的人文素质课程更要重点开设,而且要针对所有学生开设而不去区分专业开设,这就可以理解為在同中又有不同。

就哈尔滨广厦学院而言,目前的选修课分为限选与不限选两种主流形式。限选的意思就是有一些开设的选修课针对一些专业的学生是不可以选修的,比如通识教育学院开设的某些选修课,可能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限制选修。换句话说,就是两个专业的学生没有权限选择通识教育学院开设的某些选修课。不限选的意思就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对开设的任何选修课共同进行选修。针对目前哈尔滨广厦学院课程的开设现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主力应该还是集中在选修课中。那么笔者认为哈尔滨广厦学院的选修课就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应该求同存异,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首要步骤就是打破限选与不限选的局限机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形式。针对广厦学院的情况,可以开设五个模块,分别是传统文化模块、信息技术模块、生活艺术模块、经济管理模块与国际视野模块。传统文化模块集中在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思想政治等经典文本的阅读,如可以开设古诗词鉴赏、《说文解字》导读、黑格尔的《小逻辑》及卢梭经典著作选读等。信息技术模块可以开设一些简单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等探索性的课程。以此帮助学生领会科学思想的要点,从而形成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精神。生活艺术模块可以是艺术实践与鉴赏及创作,也包括一些心理学常识。经济管理模块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商学思维,提升人际交往的技能,国际视野模块讲述外国文学与外国文化,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不能等同于公共课,而应该是一种深度或广度的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应该像对待专业课的态度一样对待人文素质选修课。

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仅开设选修课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目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该覆盖所有的专业课。学习动机往往影响学习效果,高校学生的普遍心理都是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公共课和选修课,如果在学生最重视、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中输入人文素质课,那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哈尔滨广厦学院提出课前五分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让每一位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应该在专业课中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当然,专业课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人文素质课还是我校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中同步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的同时,还要把更多的人文素质课程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实践当中。如: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等。这些课外活动其实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也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教育落到实处终究还是“人的教育”,所以交往、协同与互助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也是人文素质课程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并非互相独立,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当二者目标一致时。”[6]

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旨在突破专业限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广阔的人文教育背景,使得学生有更长远的发展。本文对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构的理念只是初步的探讨,很多地方有待以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

[2]孙振声.白话易经[M].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158.

[3]于立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探索[J].辽东学院学报,2009(2):120.

[4]王彩凤.关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5):168.

[5]于立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探索[J].辽东学院学报,2009(2):120.

[6]盛杨.隐性课程在高职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中的运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5):60.

责任编辑: 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求同存异课程构建人文素质教育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求同存异教学原则的应用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腾讯、阿里系银行“求同存异”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