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信
2017-11-13曲奇
曲奇
我在中国的时候,每次打开家门口的信箱,从来没什么期待的心情。生活在电子化的年代,我们已经多年不写信也不互寄贺卡了。偶尔有个什么东西必须寄,我们也习惯了把快递当作标配。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每次打开信箱能看到的东西只有广告和账单。
而不少美国人依旧保留着寄贺卡的习惯。上次去华盛顿出差,我带了小礼物给一位老太太,她当时就问我要了家庭地址。回来一周后,就收到她寄来的感谢卡。而且老太太说了,虽然也可以写电子邮件表示感谢,可她还是更喜欢寄“像蜗牛一样慢的平信”。我懂的,看到长长的手写体文字,觉得特别温暖,这种心境,确实不是电子邮件可以取代的。
前不久有个来自纽约的朋友曾来我家借住一晚,这个年轻人回到纽约后也特意寄来感谢卡。在卡片上她回忆了那两天我们一起在本城经历过的种种趣事,最后说:“体验你生活的一部分也丰富了我的人生。”
至于婚礼邀请卡,就更为隆重。我今天收到的婚礼邀请卡,是新郎的家族在印度订购的私人定制版,因为新郎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但他的祖辈都在印度生活。婚礼邀请卡里还附有确认出席的回执以及回执信封,信封上已经打印了地址并贴好邮票,方便你填好之后用平信的方式寄出,而不是发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确认。传统的婚礼,就要按照传统的程序进行。
以上种种,都让我回忆起我第一次在美国的商店里看到贺卡货架时,觉得真是大开眼界,因为在这里贺卡的细分程度及规模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例如占据了大面积货架的贺卡是按照人物关系分类的:给妈妈的卡、给爸爸的卡、给奶奶的卡、给爷爷的卡、给阿姨的卡甚至给外甥女的卡……还有按目的分的:感谢卡、道歉卡、祝贺卡……当然还有不同的节日卡等等。面对这样琳琅满目的选择,你可以理解在美国文化中大家是有多热爱贺卡,才能在一切电子化的今时今日依然保持这样的传统。
另外必须一提的是,除了购物会收快递之外,在美国如果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大家不太会选择寄快递,因为那是一件相当奢侈的服务。我在美国这一年,只收到过一次来自朋友的快递。因为我女儿特别喜欢吃这个朋友自己做的纸杯蛋糕,她亲手烤了一打用快递横跨半个美国送来。这玩意儿确实只能用快递,否则大夏天的就捂坏了。
看到包裹上显示的快递价格,我吓了一跳:光用她付的這笔邮费,我们都可以在本地买好几打纸杯蛋糕了,更何况她还需要亲自买食材、制作、烘焙、打包……这其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真是让人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情义无价。
(摘自《深圳商报》 图/游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