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荣和他的书法专著
2017-11-13崔玉波
■ 崔玉波
张伯荣和他的书法专著
■ 崔玉波
当岁至耄耋的张伯荣老先生把他的第四本书法专著放在我面前时,内心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不仅是因为他在书法理论探索上取得了突破,更是因为他在艺术追求过程中表现出的孜孜以求、老而弥坚的精神。
在书法艺术上,张老先生是半路出家。没退休时,他是中国石油系统的高级工程师,从玉门油矿到长庆油田,从酒泉盆地到鄂尔多斯草原,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作为一个老一辈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可以说卓有贡献。
退休后,忙碌惯了的老先生仍然没有停下自己奔忙的脚步,开始从事石油科普写作,先后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矿业史》《中国油气田开发志》等丛书的编写,为中国石油科技工作发挥余热。
也是在这时,业余时间一直喜欢书法的张老先生,开始了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当很多老干部开始享受出国旅行、天伦之乐时,他却开始伏案研究书法理论。他要帮助大家弄明白,古老的中国字是如何书写和发展至今的。
张老先生的家本在西安,为了交流和学习方便,借调入京工作退休后就留在了北京,一个人一呆就是二十余年。也许在北漂一族里,目前他是年龄最大的那位吧?
这期间,他踏访名家求教,同时也向他人广授所学,这使他在书法理论研究上拥有了独特的认识与领悟,先后写出了《中国书法笔力分析》《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中国书法笔法探讨》《大楷瘦金体技法》《中国书法用锋汲要》等专著。
在每一本书中,他都提出了异于常人的艺术观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中国书法笔力分析》《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中,引入了科学分析方法,借鉴力学概念研究笔力问题,对书法笔力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研究,试图树立一个完整的笔力学结构,阐述了笔力与笔法、笔势、笔锋的内在关系,开创了书法研究的新空间。
在《中国书法笔法探讨》中,则全面分析探讨了笔法基本知识、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成篇法等书法技术,尤其是在成篇法中重点论证的一致性原则和中轴线原则,都颇有新意。
在《中国书法用锋汲要》中,他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锋、逆锋、偏锋、侧锋等多种用锋方式,论证了执笔、运笔、控笔的方法,并将四种用锋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建立起一个清晰的书法用锋的操控系统。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多有精辟的论述,立意精深,比喻奇巧,但常失于朦胧含混,难得要领,后人常常难入法门。张伯荣将科学分析的方法运用到了书法艺术的研究当中,使一些各说其是的观点得到了清晰的认证。
正如张老先生自己所说:“我是把书法的复杂问题搞简单了”。但不管怎么说,从笔力、笔法再到笔锋,他用独特的视角、实在的态度完成了中国书法研究的体系式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先生不仅是书法理论家,还是一位科普作家。多年以来,他一直为《石油知识》杂志撰稿,大力传播石油石化科技知识。他撰写的《天然气汽车驶向征程》等文章,出版的《漫谈科学与艺术》科普专著,现在读来仍有较大的价值。
张老先生在诗文创作上也颇有造诣,2017年出版了他的诗文集《艺石诗文集》,收录了作者从1954年到2016年的部分诗歌和散文。虽然不是其重要作品,但这部集子却是了解他内心情感与思想的重要窗口。
因工作原因,多次与张老先生相晤。《中国书法用锋汲要》出版后不久,与张先生便有了赠书小聚的机会,见张先生81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言谈健朗,十分高兴,深信今后还有读到老先生新书的机会。让我们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