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消化内镜风险控制使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7-11-13万小雪彭春艳马久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消化道消化内镜

万小雪*,彭春艳,黄 茜,马久红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江苏 南昌 330006)

急诊消化内镜风险控制使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分析

万小雪*,彭春艳,黄 茜,马久红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江苏 南昌 33000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急诊消化内镜风险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消化内镜中心实施急诊消化内镜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例数,并对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护理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急诊消化内镜风险控制中,提高了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安全及服务质量。

消化内镜;风险控制;PDCA循环;护理安全

消化内镜中心在医院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消化道异物、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原因不明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等病症凶险,一旦处理不当将会威胁患者生命[1]。2015年7月~12月,我们对160例急诊消化内镜患者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风险预防和控制,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消化内镜中心实施急诊消化内镜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4例,女56例,年龄18~70岁;其中消化道出血108例,消化道异物38例,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14例;选取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00例,女60例,年龄20~70岁;其中消化道出血106例,消化道异物36例,ERCP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准备阶段。

1)成立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控制小组。2)对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信息和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发生的护理缺陷,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3)对实施PDCA循环的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护理缺陷同样进行统计,两组治疗后均进行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情况问卷调查。

1.2.2 PDCA循环

1.2.2.1 计划阶段(P):1、分析现状,做好风险评估:通过对照组的信息及资料分析,发现有以下四方面的风险(见表1):a术前处置、附件器械的准备。b患者的交接与转运。c患者的沟通。d护士专业技能、术中配合及应急能力。2、找出引起风险的原因。3、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表1 患者安全管理汇总表

1.2.2.2 实施阶段(D):健全急诊内镜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制定防范措施并严格落实。质控小组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根据不同的急诊内镜类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演练、记录,从而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减低风险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关注患者心理情况,加强沟通,做好相关急诊内镜诊疗的宣教,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紧张情绪。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分别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消化内镜专业护士的素质;成立急诊内镜护理小组,一名护士(工龄3年以下)值班,保证随叫随到,使急诊内镜快速进行;一名护士(工龄3年以下)备班,是值班护士急诊内镜护理配合技术上的支持及安全风险的把关者;从而做到以老带新,确保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安全。

1.2.2.3 检查阶段(C):护理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治疗后对两组进行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情况问卷调查。

1.2.2.4 处理阶段(D):根据反馈结果,总结经验,对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推动下一循环的开始。

1.3 观察指标

包括发生的护理缺陷例数,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缺陷

对两组患者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总结,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缺陷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护理缺陷发生率的连续性比较(n=320)

2.2 满意度

3 讨 论

由于急诊消化内镜往往病情危急、凶险、复杂,患者情绪不稳定,而且诊疗时间和场地不定,各种风险也随之增加。对于急诊消化内镜诊治患者,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诊疗的益处,同时将诊疗风险减至最低限度[3]。因此风险控制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是保障急诊内镜诊疗患者安全的关键。1、准确评估患者护理安全风险,做好术前处置工作。2、落实护理安全防护措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风险。3、缩短转运路线,做好患者及器械设备的转运。4、优化工作流程,落实护理措施到位。5、建立培训制度,提升专业技能。

表3 两组间满意度的Mann-Whitney Ua分析

PDCA循环护理干预即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促使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由原来的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4]。通过将PDCA循环应用于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风险控制中,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防范措施,做到了防患于未然,确保护理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护理模式后,各种护理缺陷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操作医师、病房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的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规避风险,减少急诊内镜诊疗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且用制度约束护理人员行为,提高其配合能力和应急能力,整体提升急诊消化内镜的护理质量。

因此,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风险控制中,通过各种护理制度、措施、流程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安全及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牟利英.急诊消化内镜护理面临的问题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学,2015,21(27):118-119.

[2]马久红,黄 茜,阳桂红,等.内镜诊疗患者护理安全风险关键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0):67-69.

[3]翁海凤,胡坚方,杨建英,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11):91-93.

[4]杨静华,吴温玉,刘付群,等.PDCA循环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3(3):62-64.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3.171.02

万小雪(1978-),女,汉,江西南昌人,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消化内镜诊疗配合及清洗消毒,E-mail:1832179978@qq.com观察组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2.3%、94.8%、94.5%,对照组分别为 84.1%、87.7%、87.7%,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操作医生、病房护士满意度间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见表3。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消化道消化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猪的消化道营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