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7-11-13钱维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围术手术室实验组

钱维维

(南通瑞慈医院,江苏 南通 226010)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钱维维

(南通瑞慈医院,江苏 南通 2260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将两组各项护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术期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还能使术后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得以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手术室护理干预;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影响

不管是手术本身还是手术治疗环境均会给患者带来或大或小的应激反应,这势必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有的患者应激反应过强严重的阻碍了麻醉以及手术的实施,这就造成患者无法进行治疗,即无法治愈[1-2]。所以为了让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治疗以及得到良好的预后本研究就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并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9.5岁,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男39例,女24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1.5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纳入标准:无精神病以及语言障碍者;无传染性以及遗传性疾病者;无合并类疾病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项研究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中包含观察患者病情、对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各方面。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即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对其进行自我介绍,并与之多接触,利用亲切的语言与诚恳的态度与之交流,以此增进熟悉感和患者的信任度,从而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并严格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并告知患者麻醉体位及与主治医生配合方式,还需告知其治疗流程和术前的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等。还应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满足其合理需求,消除其恐惧、害怕等心理,让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乐观的心态来对待治疗。②术中护理,即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与之多沟通、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对其进行鼓励及肯定,当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症出现变化时应告知患者实施治疗措施的必要性。③术后护理及随访,即如若患者神志清醒待手术结束的第一时间就告知其病情,以此消除其心中的顾虑与不安等心理。且术后利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擦拭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血迹以及消毒液,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床单等,对其手术切口进行加强保护及护理。还需进行术后随访,了解并将患者的生理指标做好记录,且应对其及时进行指导。

1.3 疗效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①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总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轻。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表,共6个项目,总分60分,高于并含50分为非常满意,低于50分高于并含30分为满意,低于2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实验组 63 40.87±1.12 39.98±1.96对照组 63 52.13±4.24 56.79±2.11 t-20.3796 46.3302 P-0.0000 0.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由于每位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等均有所不同,所以,其对于手术治疗的认知也会不同,有的患者无法信任其主治医师由此便产生了恐惧、害怕、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这就

综上所述,对围术期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及术后疗效得以提升,更是使护理满意度提高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方玉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76-1577,1582.

[2]李 琼.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35-137.

[3]陈丽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252-253.

[4]潘莉玮.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6):102-103.

[5]唐海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150-151.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3.165.02

钱维维,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严重影响了其手术疗效[3]。还由于部分病人是第一次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其面难免会对陌生的环境及医疗器械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出现心跳加速、情绪紧张、血压升高等这些应激反应,这就导致患者无法配合医师进行手术。而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就能降低应激反应对患者的影响,这对患者的治疗来说具有积极作用[4]。唐海燕[5]为了研究分析对肿瘤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激反应变化情况,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验和研究,抽选了他院所收治的19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正常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围术手术室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