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下的应用及效果

2017-11-13马燕妮王芳昭张凌恩许红霞王锡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体征胃镜生命

马燕妮,李 琼,王芳昭,张凌恩,许红霞,王锡䶮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甘肃 兰州 730000)

舒适护理在无痛胃镜下的应用及效果

马燕妮,李 琼,王芳昭,张凌恩,许红霞,王锡䶮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各时点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检查后均较检查前HR、SBP、DBP有明显上升,且显著高于同时点的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躁动、呛咳、恶心、呕吐、流泪发生率分别为0%、2.00%、6.00%、4.00%、4.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镜检查;无痛胃镜;舒适护理模式

胃镜检查是诊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作为一种侵入性、应激性刺激,常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理状况也可随之发生改变[1]。与传统胃镜检查相比,无痛胃镜因具有的痛苦小、不适感轻等优点,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普及。临床研究显示[2],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检查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为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1~6月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并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6月收治的1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严重脏器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6.8±7.9)岁,慢性胃炎20例,息肉17例,消化性溃疡7例,胃癌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5.4±7.2)岁,慢性胃炎23例,息肉18例,消化性溃疡5例,胃癌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检查前将检查所需器械、用具、急救物品等准备好,认真核对患者病历资料,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所需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后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在符合出院标准后即可出院。

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检查前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确保胃镜室内光线柔和、空气新鲜、通气良好。检查前30~60 min,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多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故护士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积极安慰鼓励患者。向患者介绍胃镜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检查的重要性。通过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有助于患者在检查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1.2.2 检查中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对有义齿者嘱咐其将义齿取下,指导患者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采取腹式呼吸。护士以食指及拇指交替按摩患者的合谷与内关穴,以调节患者内脏功能活动,减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中护士也可通过抚摸患者,分散其注意力,进而提高胃镜检查的耐受性。术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生命体征等,记录患者是否有躁动、反射性咳嗽、恶心等情况发生。

1.2.3 检查后

胃镜检查结束后,去枕平卧至少30 min,护理重点在于做好安全保护措施,继续给氧,保持气道通畅,护士于床旁做好患者的监测工作,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待患者思维辨认能力恢复后,继续观察15~30 min,若无四肢乏力、头晕等症状即可离开观察室,但仍应注意不可剧烈活动。嘱咐患者2 h后方能进食,检查当日进食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并注意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当日不可驾驶机动车及高空作业。

1.3 观察指标

(1)生命体征:分别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躁动、呛咳、恶心、呕吐、呼吸抑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各时点HR、SBP、DBP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检查中、检查后均较检查前HR、SBP、DBP有明显上升,且显著高于同时点观察组(P<0.01)。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躁动、呛咳、恶心、呕吐、流泪发生率分别为0%、2.00%、6.00%、4.00%、4.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 论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传统胃镜检查患者多存在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咳嗽等表现,进而影响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无痛胃镜则由于检查过程无痛、舒适、并发症少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3]。无痛胃镜检查术是指通过静脉使用1种或多种镇痛、镇静或麻醉药物,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提高痛阈,促进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尽管如此,无痛胃镜使用时仍有一定风险,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临床研究显示[4],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应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胃镜检查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表1 两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指标 组别 n 检查前 检查中 检查后 t P HR(次/min) 观察组 50 82.4±6.8 83.1±7.5 81.9±7.1 0.36 >0.05对照组 50 81.9±7.5 95.2±8.6 90.4±9.4 31.13 <0.01 SBP(mmHg) 观察组 50 120.7±12.4 122.5±13.8 121.9±12.4 0.25 >0.05对照组 50 121.4±13.6 134.6±18.5 128.6±15.2 8.64 <0.01 DBP(mmHg) 观察组 50 77.5±6.8 78.5±7.4 78.2±6.3 0.28 >0.05对照组 50 76.9±7.4 85.8±8.6 81.0±5.9 18.20 <0.01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舒适护理作为一种集聚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舒适性的护理干预模式,重点在于提高患者就诊过程中的舒适度,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其目的在于使患者的身心处在最佳状态,进而积极配合检查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和谐护患、医患关系[5]。本研究中,通过检查前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指导、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的认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通过为患者创造舒适的诊疗环境,可提高患者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检查中给予体位指导、呼吸指导、穴位按摩、抚摸等,均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心理应激反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可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而提高检查的安全性。检查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室停留观察,有助于提高麻醉药物使用安全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胃镜检查全程舒适护理,有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HR、SBP、DBP均无明显波动,且躁动、呛咳、恶心、呕吐、流泪发生率低。观察组生命体征波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且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1]李媚珍,潘美珠,苏琼英.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98-1899.

[2]王金荣,马 静.无痛胃镜检查中两种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2):1398-1400.

[3]张周娟.循证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98-500.

[4]郭 艳.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6):939-941.

[5]吴小红,王 霞,何淑波.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8):1006-1008.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3.83.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体征胃镜生命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草乌外敷治疗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