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2017-11-13丁再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艾灸神经功能康复

丁再新

(荆门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丁再新

(荆门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湖北 荆门 448000)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综合;脑卒中;神经功能;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脑部血管突发性病变致使脑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较高致残致死率的特点。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已有效控制脑卒中死亡率,但神经功能损害后遗症导致大部分患者预后及远期生存质量不佳。相关调查发现,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高达217/10万,急性期后存活的3/4患者中有不同程度残疾,丧失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医护人员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最大限度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祖国医学的大力推广,中医医疗理念已融入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研究显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通过按摩、艾灸护理和中药离子导入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生的发生[2]。本研究为探究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选取我院脑病科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关于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诊;②伴有肢体功能障碍且病情稳定意识清晰;③患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自愿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②病情不稳定、急剧恶化;③伴有严重高血压或呼吸功能衰竭。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7.46±5.82)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19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3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8.79±5.46)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1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诊断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病情及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治疗操作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操作为:①情志及功能位护理:指导患者安静休息,采用呼吸法减压,吸气握紧双拳,呼气缓慢放松,达到平心静气的状态,同时协助患者保持正确良肢位摆放及体位调换,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及患侧卧位,每1~2 h翻身1次,避免长时间患侧卧位引起肢体受压。②艾灸护理:患者取仰卧位,取穴:神阙、内膝眼、外膝眼、血海,将艾灸盒置于关节上对准穴位,将艾段点燃放于艾灸盒,施灸距离以患者耐受为主,艾灸时间30~40 min,3次/周,疗程为1个月。③中药离子导入:采用透热治疗仪,将浸有中药液的衬垫置于患侧关节两侧,强度及透热以患者适宜。20 min/次,1次/d,疗程为1个月。药液包括:川芎、桂枝、防风、红花、仙灵脾、白芷各10 g,细辛3 g。水煎浓缩至200 mL。④按摩护理:瘫痪上肢按摩:患者取坐位,取瘫侧上肢少海、天府、手三里、合谷及内外关等穴位进行按摩,辅以上肢肌肉按摩,同时结合适宜被动运动;瘫痪下肢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取瘫痪下肢昆仑、照海、足三里及双膝眼穴进行按摩,然后再对伏兔、阳陵泉及梁丘进行揉按,辅以滚法按摩下肢肌肉,从大腿根部至足背,同时结合屈膝、屈髋及踝关节被动运动;足底按摩:对患者头部、上肢及下肢反射区进行屈食指点按法进行按摩,力度以患者产生酸麻胀为宜。穴位按揉时间及肌肉按摩时间均为3~5 min,被动运动时间易患者耐受酌情控制。按摩护理首次连续7天,之后为3次/周,疗程为1个月。

1.3 评价指标

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护理后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11个评分内容,总分35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10个评分项目,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关节挛缩、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及足内翻、足下垂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NIHSS评分 BI评分研究组 40 8.46±1.76 72.17±12.82对照组 40 13.54±2.12 56.49±9.81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致使正常运动的传导受到干扰,从而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相关研究发现,康复的介入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通过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重组及神经元的再生,改变脑部受损区域蛋白基因的表达,促进新生突触侧支生成,从而重建轴突联系,恢复神经功能[3]。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因淤血所致,治疗则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中医综合康复护理通过情志及功能位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提高舒适度,有助于患者气机调畅,避免异常情志对脏腑及气血的损伤,通过艾灸护理和中药离子导入及按摩穴位,沿患侧经络循行路线及气血运行方向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递,调和经脉,活血化瘀,滑利关节,达到通经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欧剑凡等研究发现,对脑卒中患者给予中医康复循证护理,观察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均好于对照组。杨晓萍等通过给予脑卒中患者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给予艾灸护理,温热效应直接刺激患侧肢体关节,可有效调整患者心血管功能及神经递质,进而通过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动力学,加快病变部位血液循环,中药离子导入利用机器热量使局部组织升温,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促进药物快速渗入患肢,产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对上下肢及足底反射区进行穴位按摩,促进肢体联系,血气运行,从而刺激神经功能恢复。本文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按摩肌肉结合被动关节活动,达到灵活关节运动,松解关节黏连及萎缩,从而提高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陶妍志.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5,11(6):179-181.

[2]邹家莉,徐 欢,宋文娟,等.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况影响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5):70-71.

[3]高素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0-13.

[4]欧剑凡,郑剑聪,李继香,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4):304-306.

[5]杨晓萍,裘亚龙.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J].新中医,2015,11(12):268-270.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3.27.02

丁再新(1977-),女,本科,湖北荆门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脑病科护理(P<0.05)。见表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艾灸神经功能康复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