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番茄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7-11-13严勇敢张宏军
陈 西 严勇敢 张宏军 赵 珊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陕西西安 710018)
陕西番茄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陈 西 严勇敢 张宏军*赵 珊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陕西西安 710018)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番茄育种及制种基地之一。近年来,一批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在番茄育种创新和制种生产技术上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陕西优良番茄品种在国内外番茄种子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育种手段滞后、研发资金不足、制种基地面积减退、品种保护力度不足、市场监管乏力等因素制约了陕西番茄种业的发展。
番茄营养丰富,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和菜农的喜爱,是全国广为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然而,良好的经济效益离不开良种的贡献,陕西作为我国主要的番茄育种及制种基地之一,近年来在番茄育种创新及制种生产上都走在全国前列,一些优良番茄品种还远销海外,对陕西番茄种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品种的竞争,给陕西番茄种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1 陕西番茄种业基本情况
1.1 科研育种情况
1.1.1 陕西番茄育种历程 陕西番茄育种研究起步较早。解放前我国蔬菜育种还处于农民自发利用自然选择和简单人工选择相结合的阶段时,西北农学院在1939年就已经开始了番茄选种工作,1945年选育出了武魁1号、武魁2号等品种。建国后50年代是开始引进外来品种,同本地主栽品种比较进行系统选育的阶段。60年代是群众性引种和杂交育种相结合的选种阶段。70年代开始了番茄杂交育种和一代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阶段(庄灿然和任省鉴,1987)。80年代至90年代是一代杂种优势利用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番茄一代杂种在陕西第1次开始大面积用于生产,先后选育出早熟、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早魁、春雷、早丰、西粉3号、毛粉802等番茄品种,被全国20多个省、市引种推广,成为当时我国番茄种植长期主推的品种(雷笑男 等,1999)。
1.1.2 陕西番茄育种现状 进入21世纪后,陕西番茄育种凭借过去打下的良好基础及一批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的不懈努力,在多抗和大棚专用品种育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以陕西金棚种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西安市蔬菜研究所、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安市番茄研究所、西安秦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在番茄育种创新和制种生产技术上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为陕西番茄科研育种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陕西金棚种业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等一批番茄育种机构的番茄新技术研发,抗病、抗逆、抗TY粉果番茄及优质番茄高端品种的选育技术步入了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张延寿 等,2012)。西安秦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与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提高了育种效率,加快了品种更新速度,并采用SSR鉴定技术对所生产的杂交番茄种子进行纯度鉴定。2009年陕西发布了《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办法》,对番茄品种采取自愿登记,截至2016年已登记番茄品种33个(表1)。目前,陕西番茄育种技术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1.2 种子生产情况
陕西关中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灌溉方便,年降雨量500~750 mm,极端最高气温41.7 ℃,极端最低气温-18.7 ℃,无霜期210夭,年日照2 000~2 500小时,10 ℃以上积温4 313.6 ℃,蔬菜种植业发达,一年种植两茬,属于双主作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87),非常适宜番茄制种生产。西安作为我国文化古城,农业历史悠久,蔬菜栽培经验丰富,依托陕西番茄育种的基础,从1985年开始逐渐形成了以西安临潼为中心,辐射高陵、阎良等区县的番茄杂交制种生产基地(孟国栋 等,2001),涌现出了金棚、西优、秦皇、黑猫、阳光等全国知名品牌的番茄制种龙头企业(张建军 等,2011)。陕西金棚种业有限公司的大棚制种技术将制种产量从过去的每667 m210~15 kg提高到现在的25 kg左右,使番茄制种效率大大提高,彻底改变了陕西地区番茄制种技术产量较低的局面。随着番茄制种技术不断提高,基地面积逐步稳定,分布日趋合理,陕西现已拥有20多家以生产、育种、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番茄种子企业。据调查,近几年西安番茄设施制种面积稳定在167 hm2左右,年制种量约为50 000 kg,占全国番茄年用种总量的25%~35%。
表1 陕西省2009~2016年番茄品种登记信息
1.3 品种经营推广情况
近年来,以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的金棚系列设施番茄品种,西安市番茄研究所、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樱桃番茄品种,西安市秦皇种苗有限公司的保冠系列番茄品种,西安黑猫种业有限公司的耐热、露地番茄品种为代表的一批优良番茄品种在国内外适宜种植区域被广泛推广种植。其中,陕西金棚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番茄种子的民营企业,其年销售收入在2 000万元以上(黄山松 等,2014),育成的金棚系列粉果番茄品种是近年我国粉果番茄的主栽品种(马德华,2014),仅依靠番茄种子经营,该企业已跻身全国蔬菜种子经营的主要企业行列。可见,陕西优良番茄品种在国内外番茄种子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依托育种和制种基础,毛粉系列、金棚系列、保冠系列、西优系列等已在国内外番茄种植区域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
2 陕西番茄种业存在的问题
2.1 育种手段仍然滞后,制约品种创新发展
近年来,虽然先进的育种方法在部分经济作物品种研发上得以应用,但在种质资源搜集和基础研究方面却严重滞后,基本采用自然突变选育、人工杂交等常规方法,番茄育种现状基本没有大的改观,番茄品种老材料反复应用,育种多靠经验,育种周期长、难度大、效率低,尤其是在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单倍体育种等生物技术研发方面虽已开始研究但技术仍然落后,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陕西番茄品种的创新与发展。
2.2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阻碍新品种选育
长期以来,陕西的省级科研育种经费主要投向粮食作物,用于经济作物的研发项目主要依靠企业自筹资金,过少的资金投入对庞杂的育种研发工作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同时,番茄品种套牌侵权问题的发生直接导致番茄种子企业不愿在科研育种方面投入较多资金,这些都阻碍了陕西番茄育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据调查,陕西科研实力较强的蔬菜种子企业在番茄育种研发上的年费用逾200万元,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0%,而国外种子公司一般将销售收入的12%~16%用于产品研发(闫书鹏,2010)。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制约了番茄新品种选育工作的进展。
2.3 制种基地面积萎缩,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陕西以临潼为中心的番茄制种基地在20世纪90年代时,番茄制种面积曾达万亩以上。而如今,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加上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原因,番茄制种面积已经严重萎缩,由20世纪面积最大时的867 hm2(1.3万亩)(孟国栋 等,2001)下降到了近几年的167 hm2(0.25万亩)左右,企业只能在外省开辟新的制种基地,从而致使番茄种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2.4 品种保护力度不足,优良品种推广缓慢
2015年,陕西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有9家企业的17个品种,品种数量仅占全国申请保护品种的0.9%,其中蔬菜品种仅有2个(农业部种子管理局 等,2015)。截至目前,陕西取得品种保护权的番茄品种仅有1个。大部分育种单位及种子企业缺乏品种权保护意识,不重视品种权的保护,导致育种人权益受损严重,优良品种推广缓慢。表现最为突出的:一是套牌侵权行为,有的公司投入巨额资金经过多年研发的新品种,轻而易举地被他人稍加改良,就成为他人的品种,更有甚者直接套牌销售别人的品种,使育种者合法权益受损,严重挫伤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种子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缺失,育种工作主要由科研单位开展,科研育种与经营推广“两张皮”问题严重。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进程缓慢。
2.5 市场准入欠缺完善,经营管理秩序混乱
过去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不审定、不登记,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成了真空地带,品种管理与推广没有抓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多、乱、杂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蔬菜种子企业经营门槛普遍较低,造成陕西蔬菜种子企业“多、小、散、乱”,经营管理秩序混乱,番茄种子市场假冒侵权案件频发,市场上的番茄种子存在“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的品种侵权乱象,品种真假难辨,受到损失追索赔偿取证困难,农民利益无法保障,影响了种业安全。
3 陕西番茄种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3.1 利用现代育种技术,优化番茄品种结构
品种是番茄全产业链的核心,也是市场竞争格局划分的标准(马兆红,2017),而优良的番茄种质资源是番茄品种选育的基础。做好番茄新品种选育,一是要加强对番茄优良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引导科研单位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二是推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商业化联合育种,成立研发协同攻关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育种机制;三是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在兼顾口感的基础上提高品种抗性,加速优质、营养、专用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番茄新品种选育进程,从不同层面优化番茄品种结构,满足老百姓对番茄食用多样化的需求。
3.2 扶持番茄育种创新,加强品种保护力度
番茄育种和生产是陕西蔬菜种业的优势项目,要保持这一优势就要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理念扶持番茄育种创新,加强新品种保护力度。一是鼓励番茄育种创新,引导育种者积极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从法律层面上保护自己的新品种权益,对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的,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二是通过品种登记制度与新品种保护制度相结合,大力促进育种企业对番茄新品种的研发投入,规范市场行为,打击假冒侵权,加强品种保护力度;三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基础科研资源优势,打造以杨凌为中心的番茄育种基地,对从事番茄科研育种创新的单位由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从而加快陕西优势番茄种业发展。
3.3 加强制种基地建设,提高种子质量安全
陕西番茄种业的发展与制种基地的建设密不可分,依托西安临潼番茄制种基地和技术基础,促进设施制种的发展,解决自然条件对番茄制种的影响,发挥设施制种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早的优势,番茄设施制种面积稳中逐增;在番茄制种生产中,采用标准化的生产程序、先进的分子检测技术和质量检验标准,确保番茄种子生产全过程受控,保证番茄种子的质量安全,进一步增强陕西番茄制种基地在全国番茄制种的影响力。
3.4 加快种子繁育推广,推动种子产业进程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的实施给陕西番茄新品种繁育、推广带来新的契机,是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的有力支撑。同时,通过培育番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加强优质番茄品种选育,积极培育新优品种,促使生产基地快速向产业化方向有序发展,实现番茄种子生产向标准化、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转变,从而增强番茄种子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制种收益,促进番茄种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推动陕西番茄种业进程。
3.5 打击假冒种子侵权,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的实施,给番茄种子市场的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将极大地促进陕西番茄种子市场规范经营的新秩序。通过严厉打击假冒侵权案件,规范番茄种子市场经营秩序,从根本上维护番茄种子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确保番茄种子质量安全,实现番茄种业提质增效,加快番茄优良品种更新换代,适应供给侧结构改革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推动陕西现代种业发展,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黄山松,田伟红,李子昂.2014.外资蔬菜种子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蔬菜,(1):2-6.
雷笑男,贾宝元,安贤英,刘智奎.1999.西安市种子工作发展综述.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马德华.2014.蔬菜种子企业现状及发展建议.中国蔬菜,(2):1-4.
马兆红.2017.从生产市场需求谈我国番茄品种的变化趋势.中国蔬菜,(3):1-5.
孟国栋,鲁军志,李晓东.2001.番茄制种——临潼农民的黄金产业.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2015.全国种业信息数据手册.
闫书鹏.2010.国内外蔬菜种子价格差异及其成因分析.中国蔬菜,(13):1-3.
张建军,李明毅,李静,孟国栋.2011.西安番茄制种基地现状及发展方向.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张延寿,夏显力,李崇翊.2012.陕西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研究.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87.中国蔬菜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
庄灿然,任省鉴.1987.蔬菜品种工作史料.西安:陕西省种子公司.
陈西,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管理与品种推广,E-mail:chenxi910@hotmail.com
*
张宏军,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管理,E-mail:zhanghj@sxny.gov.cn
2017-07-10;接受日期: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