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2017-11-13郭奕华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美术馆博物馆艺术

郭奕华

美术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教育?在过去的思维中,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无非就是讲解、讲座等,针对人群主要是艺术爱好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那么对于多数公众,尤其对儿童来说,这些活动大多显得无聊和单调。随着现代美术馆功能的完善,社会对美术馆公共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美术馆公共教育成为其公共性的表达,也充当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

2015年底,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敦煌:圣灵的歌”展览在上海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敦煌热。在展厅入口的购票处,有一本《敦煌儿童参观探索册》供参观者选购,它专门为儿童参观此展设计,针对儿童的兴趣和特点,通过探索、思考和动手等途径,激发儿童对敦煌艺术的兴趣,引导亲子家庭参观敦煌展。

这本具有开创意义的儿童探索手册,是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专业人员经过多次的讨论、修改,历时两个月完成。凭着多年儿童美术教育的经验,设计者们试图通过具体的实践打破美术馆儿童类公共教育活动的单一化形态。他们认为如何让儿童在美术馆观展中获得艺术体验,如何引导他们参观艺术展览,是美术馆儿童类公共教育活动较为缺失,又应该得到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借着敦煌大展,他们着手策划了手册。事实证明,这本手册无论从内容设计还是对儿童的艺术探索,都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更重要的是,它搭建起了美术馆与儿童艺术教育之间的沟通媒介,呈现出立足于美术馆展览资源的公共艺术教育,并真正体现了艺术教育的功能。但是,必须认识到,这样一本手册从概念设计到内容策划,都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并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投入。这么一件相当费时费力的工作,尽管其最终的社会效应是无可非议的,但仍然无法配置于每一个艺术展览。因此,这本手册就成为美术馆公共教育上的一个特例,也是一个无法被推广和广泛借鉴的案例。

但这个案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美术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教育?在过去的思维中,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无非就是讲解、讲座等,针对人群主要是艺术爱好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那么对于多数公众,尤其对儿童来说,这些活动大多显得无聊和单调。随着现代美术馆功能的完善,社会对美术馆公共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美术馆公共教育成为其公共性的表达,也充当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作为公众,对艺术欣赏的需求在快速提升,尤其是儿童艺术教育,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话题。短短两三年内,社会上出现大量的儿童艺术教育机构,一时各路教育体系和模式横空出世,令人眼花缭乱。美术馆公共教育如何在其中树立权威,真正发挥教育功能,而不仅仅停留于随意玩玩或画画的简单套路?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现代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谁来确保和评判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教育水准?谁来提供所需的专业教育人才呢?

在中华艺术宫里上“语文课”—“文教结合”实践之一

面对全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以及社会对于优质教育服务的要求,作为刚刚起步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在有限的人才资源下,如何应对?中华艺术宫的做法,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2016年11月的某一天,在中华艺术宫的谢稚柳、吴冠中展厅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莲说荷梦》正在进行。老师从谢稚柳、吴冠中的荷花作品讲起,引导学生从观察荷花的形态,探寻荷花的构成和生长规律,从而了解荷花的精神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视觉上直观的感受,结合他们在课堂上学过的文章、诗词,更加立体地认识荷花这一植物,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投射于荷花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区别于学校课堂以文本为主的教学模式,它重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文学和绘画,更重要的是跳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不只传播知识,而是追求审美和人格的培养。讲授这门课的老师,既不是馆内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学校的语文老师或是美术老师,而是来自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是一位语文学科教学硕士。这种跨界的、综合性的教学项目是中华艺术宫在上海“文教结合”项目上的一种尝试,充分利用了中华艺术宫的藏品资源,又依托职业教育人才资源,两者结合实现教学实践,实属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它实现的不仅仅是文化和教育机构的合作,而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种教育创新,突破了现有的学校教学思维,充分利用美术馆的艺术资源,弥补了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足的弱点,最终体现了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宗旨。此案例还涉及职业学校的人才利用,鼓励他们勇于研究创新,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丰富了美术馆的教育活动,实现了美术馆的教育功能。

学术研究与艺术展览的资源转化—“文教结合”实践之二

事实上,大量的艺术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都集中于高校,但是这座象牙塔如何接地气呢?美术馆似乎可以化身它们沟通的桥梁。

2017年7月6日,上海美术学院与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文广局及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雕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各美术馆为上海美术学院提供展览空间,并支持上海美术学院参与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城市文化氛围营造等重点工作。此次,将合作共建细化到文教结合建设的四个中心——中国书画教学创作研究中心(上海美术学院、上海中国画院)、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上海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研究中心(上海美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近现代美术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上海美术学院、上海油画雕塑院)。这四个中心建成后,立即进入了实际运作,以其中的刘海粟研究中心为例:

10月,《“看不见”的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研究系列展》之《蔡谦吉文献展》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该展所展示的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生蔡谦吉的绘画作品和相关文献,展现了上海美专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学情况,对研究上海近现代美术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展依托的学术资源来自上海美术学院“都市艺术资本”工作室。学校也通过展览,向社会推广了研究成果和城市文化资源。这个系列的首展对认识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艺术资源的保护和转化再生、推广公共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自信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是上海“文教结合”项目的又一种实践。它依托高校学术研究资源提升美术馆展览的学术含量,也拉近了高校象牙塔和社会公共文化之间的距离。

“文教结合”的国际惯例和国内现实

“文教结合”项目是上海市文广局和市教委共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作计划,全称为《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核心理念,坚持“打破围墙、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遵循艺术教育规律,进一步推进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以实现青少年的艺术教育。2013年第一轮三年计划提出,2016年又提出了第二轮——它是文化和教育系统合作的产物,是上海为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重大举措。事实上,这一举措的实施过程,正是美术馆公共教育成长的过程。两者的同步,促成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创新和发展,走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道路。

文化和教育资源能够达成合作意向,并在实践中获得丰硕成效,是经过了大量实践,在国际社会上早已有共识和惯例。对于国内的美术馆发展,无论是职能转型还是公共教育提升,对开放合作、资源整合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美国是全世界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得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现更名为美国博物馆联盟)成立时就宣布“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尤其在馆校合作上,则更是举措不断。在一次调查中,93%的被调查者认同“博物馆是教育的活跃参与者,为儿童提供动手学习和校外游览的经历,博物馆已成为公共学校教师们课堂教育、课后节目和职业发展的好伙伴”。现有88%的美国博物馆提供“K-12”(幼儿园至12年级)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服务,典型的博物馆每年为学生提供100至233小时的辅导服务,按保守估计,全美博物馆每年共为学生提供390万小时的服务。美国博物馆已经成为从小学生到研究生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当一部分正式课程是在博物馆的展厅、教室、库房、图书馆等地进行的。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移动博物馆”项目,由纽约市政府、纽约市文化事务部和纽约市议会联合建立,从1993年启动,至2010年已为纽约五大区超过700所学校提供博物馆体验。这个移动博物馆,由集装箱车改建而成,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设计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如“恐龙古生物学”“建筑与文化”“宇宙探索”和“恐龙:老化石、新发现”等。学校可提前进行预约,老师在活动前参加讨论会,并得到一份《参观前后活动的课程资源向导》。在活动这一天,博物馆人员会先给学生上课,介绍移动博物馆的情况,并通过互动进行活动前的引导和铺垫。参观结束后,学生还能得到一张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家庭参观券。

从这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移动博物馆”案例,可以归纳此类活动的三大特点:第一,博物馆活动走出场馆,进入校园。当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活动走出固定场馆,进入其他空间,如学校、社区、监狱、商务区、工厂等,则根据不同人群针对性策划活动,会实现更有效的教育目的。第二,对教师的培训,既能提升教育活动的效果,也能培养教育人才。第三,鼓励亲子教育,不仅是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博物馆,通过孩子也能让更多的家长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其他国家都有馆校合作的具体措施,比如法国“星期三现象”。每逢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都不开课,学生们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博物馆里,简直成了学生专场。在教师和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去发现、了解、亲近艺术。法国教育部新闻处官员贡巴雷谈到“星期三现象”时说,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法国自二战后开始实施的素质教育,包含体育、公民义务与权利、道德、科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国以科技大国与文化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探索其成功原因,不能不提及素质教育。

日本博物馆协会在1999年公布的有关日本博物馆发展状况的白皮书中称,日本的博物馆存在着各馆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基础薄弱、给人的印象生硬以及游离于日常生活等四大问题。白皮书还指出,如今民众的需求正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而博物馆业界对此显然缺乏紧迫感。应对这种现状,日本博物馆业界重新明确自身定位,将21世纪的博物馆发展成为应对民众在“知识社会”的新需求,为民众的终身学习服务。多数博物馆与附近的大中学校结成对子,为学校提供免费的参观服务或到学校举行普及讲座,如东京国立博物馆与东京大学等21所学校就达成了合作协议。

尽管中国的馆校合作起步较晚,但是它在中国现代博物馆发展的进程中,从中国的教育现状和需求出发,探索出适应本土的合作模式。上海“文教结合”项目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在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发展时期提出来的重要举措。它的优势显而易见,文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学校教育的互补、艺术教育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等。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也凸显出很多问题和不足:

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华艺术宫的语文课非常有特色,是语文和美术教学的融合和创新,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但是它的可持续却令人堪忧。另外,像中华艺术宫这样公立的、大型的美术馆,它的公共教育模式如何推广至其他中小型美术馆呢?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漫步国博——史家课程》案例,或许可以提供某种新的思路。

《漫步国博——史家课程》是史家小学同国家博物馆合作的课程项目。该项目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和小学老师共同讨论开发,一起编写教材。这本教材不仅针对美术课程,还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多学科的教学内容。2012年,史家小学的老师们同国博的研究者们一起备课,挑选文物,研究课程标准,制定合理又可操作的教学方案,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改和完善。2013年9月,史家小学与国家博物馆正式签约,共同开发适于小学生学习和使用的博物馆课程教材——《漫步国博——史家课程》。

在签约仪式上,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如此说道:“如果将国家博物馆中那些记录着中国历史更替、记载着科技发展历程、彰显传统艺术、体现古人智慧的文物,与学校里的教学内容相对接,将其有效地引入到学校的课堂中,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将会获益匪浅!”

事实上,在国博上课,不仅有学校老师的指引,还有博物馆讲解员们的指导。这就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也进入到学校课程当中,学习教学技巧,配合学校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如此双师教学,我们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更重了。”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工作人员以往只是负责展品讲解,而对于课堂授课了解甚少,这是博物馆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工作的难点。为了克服困难,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出了很多努力,他们跟史家小学的老师共同备课,切磋教学技巧,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完整的授课教学。”

国博的《史家课程》是博物馆根据固定展品进行策划的公共教育经典案例。虽然它的前期策划工作时间长、投入大,但是一旦成形,就能不断复制,并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而中华艺术宫的语文课,虽然在教学创新上有目共睹,但是如何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国博的做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将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化,才能实现不断复制和推广,服务于更多的学生群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美术馆自身教育人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虽然公共教育项目的推进可以借鉴学校的教学人才,但是如何立足自身特点,区别于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特点,需要更加专业的教育人才。另外,相关辅助人员的配合也相当重要。例如,中华艺术宫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也是其公共服务工作中的巨大成果,尤其是面对大客流的引导需求,依靠馆内有限的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极大地满足了目前馆内参观大客流的需求,也培养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志愿者队伍。如果志愿者队伍建设也能与教育资源实现联通,如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或者相关机构的协作模式,既能缓解美术馆服务人员的紧缺,又是另一种艺术教育的推广途径。

“文教结合”的推广和拓展之一:民营美术馆公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笔者注意到,两轮“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在美术馆的落点设于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2013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两家博物馆在公共教育的发展和推广上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两家公立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资源和力量相对整座城市公众文化的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上海地区民营美术馆的崛起为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艺术空间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民营美术馆在公共教育的研发和实践上相对更早,无论是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诗歌来到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艺术亭台”,还是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流动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的“教育工作坊”项目等都有相当的创新和突破。“文教结合”的未来发展必须注重民营美术馆等民营文化机构的纳入,为民营文化机构搭建与学校资源合作的平台,那么“文教结合”的社会辐射面则更加广阔,艺术教育的发展更有前景,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成和城市文化氛围的养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教结合”的推广和拓展之二:社区美术馆公共属性的重视和定位

展开上海城市文化地图,虽不能真正实现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完全均等,但各区县的文化场馆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如果每个文化场馆都能承担起该地区的文化服务和辐射,则整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繁荣。尤其是美术馆,它的展览资源和艺术氛围能够对该地区的文化氛围和市民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发展成为该地区文化认同的核心。

2011年7月,英国博物馆协会调查委员会针对英国艺术委员会新颁布的《长期战略框架》,在协会官网上发布了“博物馆影响力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社区参与”名列博物馆影响力榜单首位。英国博物馆协会政策部门主任莫里斯·戴维斯说:“通过这些调查结果,英国艺术委员会意识到博物馆与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博物馆虽然不能选择其活动的参与者,但却可以将特定的参与对象定为机构的奋斗目标。”

美国圣克鲁斯艺术历史博物馆因饱受经济萧条等因素,发展一度停滞。2012年,该博物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恢复昔日活力。比如“第一个星期五”和“第三个星期五”活动,就在每月这两日举办以艺术为主题的集会活动,参与主体是社区居民。该馆还增加了馆内的教育活动,尤其增加了学校课堂教学中的艺术项目,目的就是吸引学校的注意力,把自己转化为第二课程。据馆长介绍说:“博物馆要以观众为中心,更具互动性,让观众切身体验艺术。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融入社区生活,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

广东时代美术馆就位于社区中的一栋住宅楼内,近年来凭着全新的当代艺术理念和关注当下的文化态度,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民营美术馆的领军者。事实上,它的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但是它却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主动引领社区居民走进美术馆。从最初居民们的冷漠,到两者的磨合,如今时代美术馆已经成为时代玫瑰园及周边地区居民们的精神家园。

对于城市内大多数中小型美术馆来说,它们的文化辐射范围并非很广,但这不妨碍它们发挥重要的社会价值。相反,它们处于市民的生活圈内,更贴近社区,更贴近市民的生活。只有充分认识并重视社区美术馆的社会意义,关注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美术馆在社区内的影响力,建立社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才真正实现它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公共属性。

“文教结合”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文化战略、社会新形势,为落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政府层面提出的文化发展重大举措。从目前推进情况看,项目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它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满足当下的文化需求,还激励文化创新。该项目的提出和落实,绝不仅仅是文化和教育体系表面上的合作,而是从新形势下的文化教育需求出发,促成了两者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文教结合”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发展和突破提供给了一种新的模式和路径,促成了美术馆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践,对美术馆教育功能的开发和完善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提升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美术馆博物馆艺术
仁·社区美术馆
博物馆
纸的艺术
美术馆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露天博物馆
爆笑街头艺术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