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公民视觉素养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2017-11-13钱初熹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馆美术

钱初熹

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精神愉悦与艺术修养是自身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美术馆日趋关心,开始利用美术馆来提高自己艺术修养的人数不断增加。美术馆公共教育早已不是一个令人陌生的词汇,它已日益成为培养全体公民视觉素养的不可或缺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场域。

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的经纬

20世纪90年代,我在日本筑波大学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时,经常在美术馆度过周末和假期。我发现日本的美术馆不仅具有陈列和研究美术作品的功能,还有强大的公共教育功能。为了达到美术馆与市民互动的目的,许多美术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造型讲座(技能讲座、教养讲座);公开制作(艺术家展示创作作品的过程,观众观看与提问);开放的工作室(采取自由时间制,为来馆者提供创作美术作品的空间和材料);公演会(与美术有关的音乐、舞蹈、戏剧等的公演);在陈列作品前的解说;发放能激发观众欣赏兴趣的问卷、小册子;多媒体解说(采用幻灯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设备的解说与检索);巡回移动美术馆;与学校合作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提供图书资料以及网际网路连线服务等教育活动。我认为拥有强大公共教育功能的美术馆就是一座座自由进入的美术大学。

学成归国后不久,上海美术馆教育部主任马楚华邀请我在周末到美术馆为市民作有关日本设计教育的讲座。我得知自1999年上海美术馆便设立了教育部门。从此,美术馆教育在上海美术馆中的地位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上海美术馆开展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编辑与发放宣传期刊《上海美术馆之友》;建立专门的网站“上海美术馆网站”;举办各类讲座(其中包括以学校美术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专题系列讲座);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沙龙;配合大型展览,提供语音讲解;开展主题性的活动与调查问卷等。大学生经申请批准后可以担任美术馆教育工作的志愿者,协助美术馆教育人员开展教育活动。2000年,上海美术馆内设置了开放式的电子阅览室和美术图书室,供参观者免费检索《中国近现代美术数据库》和阅览美术类书籍。2001年1月,该馆开设了“美术工作坊”,有油画、国画等美术学习班,供市民或儿童选修。2002年上半年,美术馆还尝试利用广播开设美术讲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该馆开始发放“美术馆之友”的友人卡,友人卡的价格为当时大众可以接受的价格,教师和离退休人员可以享受优惠。持有友人卡的人可以参观展览、听美术馆举办的学术讲座、免费得到美术馆的信息等。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当初开展美术馆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借助美术馆教育能提高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馆参观,并为美术馆培养稳定的观众群。

2008年6月,当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艺术博物馆教育方向博士学位的杨应时(现为中国美术馆教育部主任)得知我在美术馆公共教育方面已有研究成果,推荐我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为教育的艺术空间——中美美术馆教育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这次研讨会还设置了儿童工作坊,开展在美术馆公共空间中的教育推广活动。我认为,这一研讨会可视为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里程碑活动,标志着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

1997年至2017年这二十年间,我个人参与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的经纬,也折射出我国美术馆办馆理念的重大转变,即从陈列经典美术作品的“象牙塔”转变为让人们能够直接与美术作品对话,提高艺术修养的公共课堂,美术馆已成为大众接受优质美术教育的公共场域。

培养公民视觉素养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一、鉴赏美术作品的目的

在我们思考与讨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目的之际,追根溯源,那就是人们为什么要鉴赏美术作品?通常人们是抱着各式各样的目的鉴赏美术作品的,这些目的可归纳为几种类型:第一,获得审美感受和艺术体验,达到精神享受的目的(侧重情感)。第二,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达到提高美术创作能力的目的(侧重知识和技能)。第三,提高审美情趣,达到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目的(侧重欣赏或鉴赏能力)。第四,评论美术作品的特征,研究其诞生的过程与原因,达到进行美术史研究、开展美术批评的目的(侧重研究与评论)。第五,获得社会、历史、自然等各方面的知识,达到促进相关学科学习的目的(侧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第六,提高鉴别能力,达到购买作品布置家居或进行艺术品投资等目的(侧重与生活、工作的关联)。第七,缓解心理压力,并释放精神病患者受压抑的潜意识(侧重与心理治疗的关联)。

诚然,在实际鉴赏过程中,上述目的并不能截然区分,多种目的往往是同时达成的,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中各有所侧重而已。我将多种目的再加以归纳与提炼,得出“通过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公民视觉素养”的结论。

二、视觉素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那么,什么是视觉素养呢?其实,视觉素养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概念最早由国际视觉素养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翰(John Debes)于1969年提出。他指出: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是人类通过观看,同时整合其他视觉经验,发展出一组视觉能力的素质。对人类的正常学习来说发展这组能力是根本的。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具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能力,人们就能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这个定义一直为国际视觉素养协会所沿用。2004年1月,国际视觉素养协会的白皮书上将“视觉素养”定义为“理解人们如何感知对象,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以及从中学习到的。”

笔者认为,视觉素养包括视觉思维能力、评论视觉艺术(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批评视觉现象的判断能力、创作视觉艺术(美术)作品并传递视觉信息的表现能力与交流能力,以及将这些能力与经验迁移至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人格中的素养。简言之,视觉素养主要包括对现实世界中图像进行解码、分析和理解的视觉识读能力、通过图像传达意义与价值的视觉表达与交流能力,以及将这些能力迁移至学习、工作、生活及人格中的能力。

三、视觉素养是全体公民在世界生存与交流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

为什么人们需要视觉素养呢?这是因为,科技进步与传媒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态,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无处不在的图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早在1980年就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即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这是因为,在今天的世界中,人们采用多种通信类型传递信息,如口头或书面语言、图像,公式、符号,声音、手势、图表、文物等,语言绝非唯一可用的通信系统,许多类型的视觉图像和符号有特定的意义。传统意义上读写能力仅限于识字能力,如今我们需要以不同类型的读写能力来阅读或撰写不同类型的文本,其中离不开视觉素养。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从事任何一门工作的人都要高度依赖视觉素养,视觉素养已成为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素养。今日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帮助公民发展视觉素养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人们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中生存和交流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

进入21世纪,在认识视觉素养的独特价值的前提下,政府与民间合作共同推动美术(亦称“视觉艺术”)教育,将美术教育融入所有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之中。美术馆公共教育正是培养全体公民视觉素养的不可或缺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场域。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站在培养公民视觉素养的角度,我们来审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美术馆纷纷设置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目前,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主要形式为:1.语音导览或志愿者导览;2.公共讲座;3.艺术体验工作坊;4.开发美术作品的衍生品(文化创意产品、书籍)等。

深圳综合指数的长期走势是一个上升通道:连接1997年5月高点,与2007年10月(或2008年1月)高点,作上轨;以2005年7月低点做下轨。此长期上升通道再分成四等分,分别标记为A、B、C及D区域。按照以前的看法,A区为低风险区,B区为偏低区域,C区为偏高区域,D区为高风险区。2015年见顶后,我之所以仍然期待还有一个第5浪,是基于再触及长期上升通道的上轨,但事实是已经不再有此机会,反映在现实上应该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未来的放缓。见顶后2015年9月及2016年出现两次短期触碰长期上升通道的中轨,引发反弹,但最终震荡后今年下破中轨,并于第三季度跌破B区下限而进入A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形式仍然缺乏多样性,导览和互动都做得不充分,大多数教育活动是单向的。各美术馆主要采用语音讲解、公共讲座和宣传小册子(主要内容是介绍展览信息与展出作品)的方式来传递美术知识,尚停留在讲解作品的层面。特别是公共讲座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在美术知识的传递方面过于专业化,对于普通参观者(非美术专业人士)来说就显得偏难偏深,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真正体验与理解美术作品并达到提高视觉素养的目的。

近期,有一些美术馆为了吸引与来馆者,引进国内外现当代艺术作品,增强了作品与观者之间的互动性。但如果没有通过公共教育对作品进行具有一定深度导览的话,缺乏对现当代艺术作品解读技能的来馆者仅仅获得了极其表层的乐趣,却并没有达到解读与理解作品的层面,更谈不上达到提高视觉素养的目的。

二、对策

1.转变美术鉴赏的理念

我们需要转变美术鉴赏的理念,即从审美经验转向艺术体验。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学家将艺术体验视为一种独特的、纯粹的经验,并将它称之为“美感经验”。美术作品是“独立的审美事物”,审视美术作品时所产生的高度集中的精神、高涨的情绪以及极大的愉悦等“美感经验”是与日常生活经验截然不同的。在进行美术鉴赏时,鉴赏者从日常现实生活(包括宗教、政治、经济、道德等问题)中脱离出来,与美术作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以获得无私利目的的美感经验。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学者们提出“艺术体验”的概念。美感经验并不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经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下对美术作品进行一种个人化的解读或诠释。观者背负着文化和历史的包袱,将自身的经验与历史融入观赏中,这就是“艺术体验”。由此可见,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范式中,人们将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与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情境互相联系。

近年来,国外的美术馆配合展览推出了与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情境互相联系的公共教育活动。例如,今年夏季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设置了“五感体验国宝”的专场,观众可以坐在榻榻米上(用当时日常生活的视角)观赏日本画家长谷川等伯的作品《松林图屏风》,并可以闻到松树的气味,感受风吹到自己身上,身临画家作画时的情境,从而将对传统美术作品的体验与日常生活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情境互相联系。

2.开展以指导来馆者学会美术鉴赏方法为重点的公共教育

我们要转变灌输式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方法,积极开展以指导来馆者学会美术鉴赏方法为重点的公共教育活动。

一方面,笔者建议在美术馆公共讲座中增设以指导来馆者学会艺术体验方法的讲座。简言之,艺术体验有两个方向:第一,我们在艺术品中看到了什么——艺术体验的内容;第二,我们怎样看艺术品——艺术体验的模式。美术馆教育人员首先指导来馆者学会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鉴赏美术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指导他们学习用多种方法鉴赏美术作品,与作品、艺术家互动。

另一方面,美术鉴赏学习单是一种易行且有效的公共教育方法。日本美术馆配合展览开发了各式各样的学习单,来馆者可以通过学习单学到鉴赏作品的方法,并可以与作品互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开发了许多帮助青少年与全体公民学会美术鉴赏方法的学习单。

此外,美术作品衍生品的开发也应转变知识灌输的方法,笔者建议积极开发引导来馆者学会美术鉴赏方法的文化创意产品和书籍。

3.推广多元化的馆校结合美术馆公共教育

目前,上海市各美术馆与中小学合作积极开展公共教育活动,但主要采取的是美术馆主导的互动模式。其实,馆校合作模式有多种,包括“提供者”与“参与者”模式、美术馆主导的互动模式以及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等。今后,笔者建议美术馆与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合作,为达到提高中小学生视觉素养的目的,根据展览的特点与中小学生美术鉴赏学习的需求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以提高馆校结合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效率。

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展望

总之,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有助于公民逐步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与方法,拓展艺术视野,陶冶情操,涵养人文精神,提高视觉素养,从欣赏者成长为鉴赏者。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欧洲一些著名美术馆今年1月已开始运用8K影像帮助来馆者更清晰地鉴赏以往无法看到的美术作品的细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一些学者对一味强调在线鉴赏美术作品发出质疑的声音。笔者认为,近距离观看原作依然是最重要的鉴赏学习行为,高科技作为辅助手段也是很有必要的。

美国学者班奈特·瑞蒙(Bennett Reimer)说,我们经历的每一个音乐经验,都会对我们造成改变,虽然音乐经验发生于当下,但同时也持续在我们的脑海中、在我们的身体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美术馆公共教育。通过开展以培养视觉素养为重点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公民所获得的视觉素养都会持续在他们的视野中、在脑海里,激发情感,陶冶情操,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馆美术
仁·社区美术馆
美术篇
美术馆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加州美术馆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