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意识形态工作:新定位、新战略、新格局
2017-11-13张晋升
张晋升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习近平论意识形态工作:新定位、新战略、新格局
张晋升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作用日益显示出新的特征,构成了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思想基础、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重新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定位,把握新的舆论生态中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价值,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意识形态; 舆论生态; 治国理政; 定国安邦; 话语权
作为观念的形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源于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既是对经验性规律的传承与把握,也因社会动力因素的变化体现出超越现实的时代性和创新性。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大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高度,就意识形态工作发表系列讲话,指明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引领舆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回答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这两项工作的实践要求,要求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为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为统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作为构成世界的两大系统,具有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人们的一切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一切社会存在都会反映到人们头脑中去。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错误反映。
1801年前后,法国哲学家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意识形态”这个术语,并赋予“意识形态”两个意义:从哲学认识论上的意义来看,人的感觉是一切观念的可靠基础,通过对传统意识和知识体系做直接的感觉的还原检验,可以澄清和避免种种错误和虚假的观念;从政治实践上的意义来讲,意识形态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感觉的还原检验得到的观念系统,这种观念的传播与扩散有助于建构社会的理性。由于过分强调人的感觉在意识形态中的关键作用,托拉西对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引发后世不少的质疑。但其从社会意识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意识形态的取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从唯物史观分析了“意识形态”形成的原因和特征,在他们看来,意识形态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的经济生活,它不过是对社会的经济生活的一种颠倒的反映。在考察社会生活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简单的个人想法或片段式的时代意识,它源于社会现实,又在社会现实的多种因素交织的发展变化中,影响着个体思想、集体意识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进而成为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意识形态不仅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通过观念、权力、技术等多方面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影响时代舆论走向和营造社会精神氛围的重要因素。
鉴于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这项工作摆在了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开展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意识形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并认为意识形态这个领域存在着长期的较量和斗争。他十分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要“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邓小平曾将意识形态工作的范围概括为“宣传、教育、理论、文艺等”工作,大体包括对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和对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两个方面。他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指出:“党委书记主管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对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胡锦涛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进行了新的重要论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党中央着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制度安排。
(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及其极端重要性的体现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要求,一方面明确了党的中心工作,即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和定位,另一方面突出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意识形态工作必然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没有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意识形态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但是,如果只注重经济建设,忽略精神力量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我们党就会在精神上丧失理想信念,丧失群众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搞不好。因此,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相辅相成,既不能因为经济建设搞得好就忽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而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方向。“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思想意识观念体系。作为执政党、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目标导向和社会价值追求,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循什么理论、立什么制度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习近平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极端重要”程度,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表达、新概括、新论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上的升华和理论上创新。
从当前的国内环境来看,社会环境深刻变革,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形势;从当前的国际环境来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深刻复杂。因此,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着极强的国内国际背景和现实需要,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历史特点,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真正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意味着,包括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在内的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事业中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的工作。这项工作能否做好,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它所具有的正确引导、鼓舞动员、舆论保证、凝心聚力的作用,是党的任何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成就,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惠,意识形态工作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中心工作才有思想保证,才能形成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所以只有深刻把握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把抓意识形态作为更高层次的抓发展,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为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撑。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党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来看,始终把握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始终保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影响,是守卫意识形态主阵地、维护国家安定和谐的关键所在。那么,为什么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权力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权力机制又增加了哪些新的内涵?
首先,话语权是意识形态传播力的集中体现。它是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形成的现实影响力。福柯说过,“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个人意见的汇集、集体观念的树立、国家意识的建构,都离不开话语的传播过程。在意识形态构成的权力系统中,意识形态影响力一般体现为话语权。福柯认为:“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一种话语一旦形成,它便拥有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规范和概念,构建了自己的场域,从而排斥其他话语。话语权是权力话语,彰显了一种权力关系,拥有话语权就具有引导社会的能力。”这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力量不仅在于其强制性,更在于意识形态所包含的理性力量,它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的支配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非理性的力量也可以左右舆论的走向,比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道听途说的传言或出于某种传播目的的谣言也对人们的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意识形态实践中,由于传播主体的不同,话语权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权力(Power)偏重于政治概念,权力相对而言是自上而下形成的支配力和控制力;权利(Right)偏重于法律概念,是宪法赋予的公民自由的法律范围,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合法性的规定。政治权力的作用要以尊重公民的权利为前提,同时公民权利的体现也有赖于政治权力的保障。这说明话语权既是公民表达自身诉求的手段,又是获得权利尊重和社会认可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给个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对个人利益的不断追求中形成了权利观念;同时新闻的开放性增强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为公民的意见参与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公民通过媒体平台的意见表达成为政治参与的手段;另一方面,公民话语权的充分体现使公民参与实现了影响公共决策的目的。
再次,意识形态领导权取决于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握。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从国家治理的层面看,话语权主要是指传播能力或引导能力。从国际关系来讲,话语权属于国家软实力的范畴,是评判一个国家信誉度、认同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面向媒体格局变革与舆论多元的生态,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使主流意识形态在舆论场中居于主导地位。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在新兴媒体勃兴的今天,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兼顾网上、网下,还要兼顾市民、网民。那么,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哈贝马斯在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的论断。在他看来,技术与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意识形态。作为生产力,它们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作为意识形态,它们实现了对人的统治。这是因为,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技术的驱动和承载,而技术的进步直接产生了意识形态的附带效果。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我们经过(技术)延伸的官能和感知,构成了一个经验的统一场,这个统一场要求我们的官能和感知变成集体有意识。这里所说的“集体有意识”可以理解为一种个体思想或社会心理的反映,而“经验的统一场”显然具备了新兴舆论场的基本特征。从网上舆论的形成来看,传播技术早已成为公民意见表达和参与社会的推动器。无论是观点的表达还是意见的跟随,公民通过传播技术实现的意见参与与其说是出于某种“从众心理”,不如说是对传播新技术的依赖。从解救被拐儿童、救治病残人士、保护自然环境、声援弱势群体等社会舆论热点可以看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态从技术上为公民提供了意见参与的可能性,它改变了已有的社会互动,推进了新的社会互动,并成为新的传播环境下社会关系重构的重要力量。
就网上舆论所属的场域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成为舆论场分野和对垒的标志。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这种冲击首先是带来受众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受众的媒体接触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来接受信息成为信息消费的潮流;其次互联网带来受众意见表达和参与方式的改变,使得受众可以不依赖或不完全依赖传统媒体作为意见参与的主渠道,话题设置和意见表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大增强。
面对传播生态、传播方式和用户信息消费习惯的转变,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习近平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因此,做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干部和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网上来,网上去,充分利用互联网来了解民意、纾解民情,推动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
二、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内容。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形势下,我们党带领人民有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引导好人民思想,而要引导好人民思想就要引导好社会舆论。”这是习近平继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定位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之后,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新的战略定位。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治国理政、安邦定国,需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作为动力支持,同时良好的舆论环境也可以成为影响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关键在于“政通人和”, 即所谓政事通达,人心和顺。政事通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落到实处。人心和顺,人民群众才能畅所欲言,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的反映。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良好的治理—“善治”的基本条件。
政事通达有赖于“善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善治成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善治有两个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化和法治化。就是说善治既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包括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提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两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步骤。同时善治的本质不仅在于制度建设,还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善治就是要实现政策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群众言路保持畅通,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要求。
人心和顺有赖于“善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要求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坚持政治信息的透明和公开,使每一位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并且对公共决策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有效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功能,为治国理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新闻舆论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发力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讲话体现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赋予执政理念、执政原则、执政方式等方面以新的内涵。
首先,执政理念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公众之间的协商合作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其次,执政原则由政策指导向依法执政转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要求国家治理必须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要求,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及时转化为法律、法规,使其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再次,执政方式从组织动员向建立社会协调机制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显然这样强化实践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更有利于以协商立场化解社会矛盾,更有利于激发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热情,更有利于汇集公众智慧形成社会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时、各项改革事业的攻坚期、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冲刺阶段,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传播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而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协调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被赋予了重要角色。
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从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肯定了新闻舆论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决策部署需要解读与落实;社会的新现象、新问题需要研究与解决;人民的呼声与需求需要及时传达与回应。新闻舆论工作应当置于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高度,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来。现阶段,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参与国家治理,通过媒体的报道来建构不同利益群体的协商机制,让各个阶层都能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进行平等、公开的信息交流以及协商对话,从而不断凝聚共识,使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新闻舆论工作从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层面落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经验,而新闻舆论在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维护人民切身利益,要尊重和理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在追求自身利益、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其义利观、价值观也发生了渐进式的变化,其中意见诉求的增长是最为突出的表现。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生存状况得到改善的人们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公共生活和公众的社会责任上来;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公众的媒介素养不断提高,为自下而上的公众舆论的生成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这也说明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传播利益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一性。
维护人民切身利益,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利益分化而更加突出,其参与改革的诉求也体现出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群体流动的增强和交往空间的扩大,为参与性现代化人格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公众对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关系的认知,较大范围内的共同利益得以形成,并成为公众参与和舆论形成的重要社会基础。二是社会转型增强了舆论生成的内驱力,因为从公众意见表达的意愿来看,人们越拥有财富和文化,其要求传播意义上的社会确认的愿望就越强烈。在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公共利益的关注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作为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内在精神底蕴的公民权利观念,当前舆论的兴起正是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精神文化领域的体现。三是社会中间组织的发育。从个体意见到舆论的转变,离不开传播中介的接应和多方力量的推动,而促使这种转变完成的因素主要是意见领袖的出现。意见领袖一方面把自身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传达给公众,另一方面对个体的意见起到放大和传播的作用,从而使较大范围内的共同利益得以形成,舆论的生成也带有鲜明的群体背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成为重构社会关系和传播关系的关键要素。一方面,社交媒体为网民参与大规模的舆论行为、实现广泛的社会联系创造了条件,网民借助便捷的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随时获悉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意见和观点,增加了他们对生活其中的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使信息传播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而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信息源;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发展改变了网民信息接收和发布的习惯,为网民主动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维护人民切身利益,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维护人民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使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从新闻舆论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讲,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才能使意识形态既具极强凝聚力又有强大生命力。
三、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要求“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站在党的工作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进新闻舆论工作,有着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也为当前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牢固树立新闻舆论工作的全局观
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党始终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运用新闻媒体来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1944年3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党的干部:“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并且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员都要做。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江泽民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胡锦涛指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着鲜明的现实指向:一是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主动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全党参与、全党动手、同心协力、整体联动,形成新闻舆论的强大合力,有效发挥新闻舆论鼓舞士气、凝心聚力的作用。
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有着现实的需要。当前,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争锋日益激烈,新闻媒体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亟待改变。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上,西方国家竭力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力求在国际舆论上造成中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孤立地位。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美国始终在国际舆论传播中占有主导地位,是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的主力。在影响国际舆论的方式上,西方媒体经常通过事实的选择和以偏概全的呈现,主导着对中国问题的国际话语权。西方媒体经常把雾霾、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刻意涂抹上政治色彩,将其与中国的政治制度挂钩。这种始于客观的事实描述、终于主观的价值判断的做法,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同时在国际舆论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互联网和新媒体应用的普及成为舆论场争夺的重要手段。在国际重大事件上,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通过提供事件动态、设置公众议题,使社交媒体不仅成为信息中心,也成为活动组织动员的中心,在影响公众认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利益诉求多元化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公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样,新闻传播日益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造成了社会舆论生成背景的复杂化和表现形态的多元化,加大了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
三是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变革对意识形态的挑战。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把新兴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各种思想舆论在网上相互叠加,社会矛盾借助网络聚集和放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政权安全。
鉴于这种情况,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新闻信息的及时发布者、权威定调者、自觉把关者的角色,牢牢掌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有效发挥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二)思想上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舆论工作
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根本任务是什么?就是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思想领域,争锋、较量从来不会消失。在中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既有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也有主张改良、倡导民主自由的民主社会主义,更有借歪曲、诋毁党的历史和领袖人物虚化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值得注意的是,思想观念进步与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并存,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有些人甚至投入“邪教”的怀抱。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攻势也向多样化、深层次拓展。他们不再限于兜售西方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生活价值观,而是向政治、哲学价值观发展。这些社会思潮极具迷惑性,试图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和貌似客观的历史事实,赢得人们的信服和认同,从而动摇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同时我们要看到,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在社会上被“功利化”、“庸俗化”、“简单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方法论的现实价值被忽视。部分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在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信念丧失,精神“缺钙”,价值观乱了方寸,不仅在思想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也不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观察事实、分析问题,甚至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噱头,背离新闻价值的基本规律,心里没有敬畏,行为没有底线,炮制的一些新闻报道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强调,新闻舆论要担负起“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职责和使命,而我们的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者面对社会事件或网络信息时,未能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是把个别当作一般,把片面当作全面,导致新闻传播的失真、失度、失范,严重扰乱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传播秩序,影响到舆论场的平衡和社会情绪的平稳。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而且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必须树立崇高信仰,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就不会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行动上做到新闻舆论工作精准有力
一是要坚持阵地意识。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好的舆论可以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不好的舆论则会撕裂社会、搞乱人心、破坏发展。历史和现实都深刻地证明,新闻舆论阵地没有真空,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被各种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党和人民如果不能掌握新闻舆论阵地,就可能犯颠覆性错误。因此,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坚决打赢新闻舆论争夺战。
守卫意识形态主阵地,宣传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要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管理,选好配强宣传思想部门领导班子,确保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
二是要坚持引领意识。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充分发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引领作用,全面营造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
在政治方向上要引领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突出体现。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贯穿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环节。新闻媒体报道什么、提倡什么、批评什么,都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挥团结、稳定和鼓劲的作用。
在现实中,一些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却认为现在是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媒体的迫切任务是转型升级,搞好经营管理,是否坚持党性关系不大,于是在政治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由于党性意识淡化而导致新闻报道把关不严、舆论导向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树立坚定的党性,是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政治任务。同时要防止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一方面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先进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在行动上要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网络传播时代,媒体已成为影响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公众正是通过接触媒体信息,来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评价和判断,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正确的舆论有利于培育公众正确的价值观,而错误的舆论则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盛,舆论场信息和观念的传播日益复杂,无论是舆论主体还是舆论内容都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各种舆论都可获得支持呼应的群体,主流舆论和非主流舆论都获得自己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也使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得以传播。相当多的信息罔顾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通过对极端性事件的渲染来迎合网友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心理,误导了舆论,累积了受众的非理性情绪,造成群体间的意见冲突,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加。这种舆论误导的结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群众价值观的迷茫状态,不仅不利于凝聚人心和形成健康的舆论,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新闻媒体在影响受众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引导不当,就会对社会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新闻媒体要为这一工程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一个健康的社会如果没有带有普遍性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来“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就谈不上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会有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是要坚持创新意识。习近平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提升政治家办报的能力和水平,关键要看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能力与传播实效。这些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反映人民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有力激发了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取得的成绩必须充分肯定,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如何应对新兴媒体带来的新环境、新变化?如何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当前做好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创新的有利条件。只有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回答好时代考题,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如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受众日益分众化、差异化、多样化,不同的受众在不同条件下都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没有对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就无法实现对舆论的有力引导,也就无法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发展。想要传播一个好的思想、观点、内容,不能仅仅依赖它的“好”,还需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丰富的渠道来表达,把内容本身的“好”发挥到极致。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深刻阐释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为打好宣传思想工作主动仗明确了主攻方向,为赢得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指出了实现路径。坚持创新意识,就是要时刻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同时,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只有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改进,在迎接挑战中锐意创新,真正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才能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推动新闻舆论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王 桃 责任校对 李晶晶]
2017-06-06
张晋升(1964—),男,山西保德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实务、舆论传播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升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批准号:15ZDA042); 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重要讲话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宣讲》。
G20
A
1000-5072(2017)07-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