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亿五千万年,做一件“隐身衣”

2017-11-13高东生

读者·原创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隐身衣干草丝线

文|图 高东生

用三亿五千万年,做一件“隐身衣”

文|图 高东生

今年春天忽冷忽热的,早穿棉袄午披纱,吹着空调吃香瓜。有人戏称:“人家昆明是四季如春,我们这里是春如四季。”大概虫子们在暗处也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继续等待好还是出来活动好。都4月中旬了,我在野外转悠,依然找不到我喜欢的拍摄对象,只看见了几只蜗牛。

阳光刺眼,我决定收起相机回家,这个早晨,权当是遛弯儿了。

走到路边的绿化隔离带,看到一丛红叶石楠,新鲜艳丽的叶子泛着油光,我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我发现有什么东西在轻轻移动,悄悄俯身去看,是一团干草一样的东西。想起来了,是蓑蛾的幼虫,去年初秋在湿地公园看到过,没错,肯定是。这么早就出来了,这身“乞丐服”保暖效果不错啊!

你在见过这种虫子之前绝对不会相信,蓑蛾的幼虫就一直住在这里,这种伪装不知骗过了多少天敌和人的眼睛。据说,它由卵孵化出来之后会吐丝织一个袋子,然后利用丝线的黏性就地取材,随便粘上什么草叶、草籽等做一点儿装饰,目的是伪装起来,与美和艺术无关。但这是一件档次相当高的隐身衣,很多动物包括人都梦寐以求。

当你想到,它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肉虫制造的,就该佩服它奇特的心思。你再想,它们有学校吗?有培训班吗?为什么那么小就会这项本领?生物学家常常说这是本能,以前我深信不疑,可现在我知道了,那是他们对生物中的奇异现象解释不清时的借口。本能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比后天获得的技能更高级?再问下去,他们就会更加尴尬。

我在旁边静静地看它进餐,它的速度很慢,只看到这团“干草”轻轻移动,被吃的叶子的缺口逐渐扩大,但是我一点儿也看不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它隐藏得太出色了。

巧的是,又过了两天,我去生态园拍照,发现鸢尾的叶子上有一只蓑蛾幼虫在大快朵颐。大概是太饿了,或是这种食物对它来说太甜美了,它吃得得意忘形,竟然忘记了“隐身”,让我在一侧看到了它的身子。原来,它和普通的虫子也没有什么区别。我想去另一边拍摄它,却不小心惊动了它,它瞬间就缩了回去。我上前细看,它还做好了保险,用一根丝线粘在叶子上,吊在那里随风晃荡。

真是心思缜密的小虫子,让人为自然万物的奇妙而感叹,这里面既有顽强生存的智慧,也有应对江湖险恶的谋略,还有辛酸和无奈。这身破破烂烂的“隐身衣”,肯定藏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件“隐身衣”,它大概用三亿五千万年才制作出来,如此一想,不禁暗自惊诧。

猜你喜欢

隐身衣干草丝线
隐身衣
一只小风筝(下)
Around the Farm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捉迷藏
盗贼用细丝线入室作案
肉牛粗饲料中干草的特点及加工方法
草蜢掉进井里了
地球君的隐身衣
地球君的隐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