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7-11-13谢有顺,李德南

文艺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小说集迎春批评家

主持人语

作为一个作家,赵志明的出场方式较为独特。2012年,他在豆瓣上先后推出了《还钱的故事》《I am Z》《爱情单曲》《你的木匠活呵天下无双》等电子书,逐渐有了属于他的粉丝。201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2014年,他因此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授奖词中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赵志明运笔如风,灵魂赤裸,以虚无写实在,在散漫中见虔诚。他为俗世贴身订做的语词和叙事,带着他独有的声口,散发着令人压抑的糜沸气息,也见证着命运的无情、生存的创痛和一个青年人如何越挫越勇的不屈。他出版于2013年度的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心怀悲悯,性情复杂,有刮骨疗伤的英雄气概,亦有嘲弄乖张人生的不羁风格。尽管赵志明的精神气度略嫌逼仄,但他拒绝自我幽闭,反抗庸常写作,执着于在黑暗里找寻亮光,在浑浊中打捞清水,这份绝望的深情,值得敬重。”在这之后,赵志明还先后出版了小说集《青蛙满足灵魂的想象》《万物停止生长时》《无影人》,他的写作风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突显。

为了更好地对他的写作进行梳理,本期邀请了谢尚发和樊迎春两位青年批评家来参与写作评论。

在《操持文字的幻术师、乡恋者及其它》(拟刊发于《创作与评论》10月号下半月刊)一文中,谢尚发指出,“赵志明的拿手好戏或许不是修饰或经营文字,但作为一个操持着文字的幻术师、乡恋者,甚至是实录人,他总能以多变的姿态和形式,给小说带来新鲜的质感,仿若转动的多面柱镜,虽不是春夏秋冬的流年光景,却能看到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和柴米油盐中的隐秘与领悟。”此外,他还从笔记小说、志怪小说、新伤痕时代的文学书写等角度入手,对赵志明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

在《世界的另一边》中,樊迎春则对赵志明的短篇小说《看不见的生活》进行了细读。在她看来,这个标题可以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强调客观事实的‘看不见’,是盲人的、看不见万事万物的生活,另一种是带有思辨意味的强调‘生活’,被忽视的、无法被看见的生活……在我们都在呼吁文学放飞想象力、超越日常经验的当下,赵志明借一个‘看不见’世界的少年,并不是带读者走进另一个世界,而是如马可·波罗构建那五十五座看不见的城市一样,踏遍草木山水,抵达我们都不曾看见的,世界的另一边。”

两位青年批评家的文章都有自己的视角,或可作为理解赵志明小说的一种路径。

猜你喜欢

小说集迎春批评家
第七代批评家
评晓苏最新小说集《老婆上树》
迎春
迎春
新锐批评家
评张爱玲小说集《传奇》:“臭男人”与“香女人”的刻板印象
飞雪迎春到
卢群小小说三篇
《暗恋者》阅读笔记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