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本身就是一个时代

2017-11-13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郭敬明青春时代

林 芷

这本身就是一个时代

林 芷

郭敬明的《小时代》,自第一部公映以来,就遭受了指责、谩骂以及网络上各种风格、图一时口快的快餐式评论,比如有评论说小时代4是一部好片,因为它终于完结了这个系列,尽管这样的评论看上去时髦、犀利、有趣,但其迎合的恐怕只是网络粉丝的恶趣味而已,于电影批评本身、电影文化现象而言,没有丝毫的价值存在。

实际上,网络上对小时代系列贬抑的多是男性,恐怕这里面大多数还是直男癌患者,对于他们而言,很难接受一个个子比自己矮、气质比自己娘的男性,居然在这华夏大地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让自己难以企及的成功。于是,在自己比他男人,而对方比自己成功的心理落差之下,《小时代》系列自然就成了攻击郭敬明的最佳载体,而影片本身怎么拍、拍的怎样都被这种偏见所覆盖,成了网络话语暴力之下的消费品。

诚然,《小时代》算不上什么非常优秀的电影文本,唯独放在国产电影如此多烂片的大环境之下,《小时代》系列的整体制作水准还算合格,影像语言不优秀,但看得出成长,尤其在《小时代4:灵魂尽头》中,长镜头、剪辑、情绪营造上,都有一些过人的地方。更值得一提的是,《小时代》系列本身已然超出了影片本身,成长为一种文化现象,前三部赚取超过10亿票房,引发多元话题,第四部票房也是轻松过亿,在社交媒体上继续制造热络的郭敬明现象。因此,对于这样一系列影片,我们实在应该要更加深入地对小时代系列的诞生背景、文化肌理以及影响力做一番解读。

先单纯的看看《小时代4:灵魂尽头》这部影片本身,无可否认第四部作为系列终章,除了继续延续这个系列的视觉浮华风格之外,还是尝试做了一些改动,比如影片最后那个长镜头,不管其是后期合成还是直接拍出来的,都说明一件事,郭敬明在经过前两部的磨砺之后,在镜头语言上开始有意识的变得复杂,而影片末尾的一段黑场,用声音效果营造的“另类”结局,这恐怕也不是很多国产导演能够想出来并有效实践的技能。

在故事层面,第四部主要呈现的是青春散场,原著是用惨烈的撕逼结局呈现出郭敬明一贯的悲剧情调,电影版是一种折中,正如前所说隐含的结局让观众能够看到自己的哈姆雷特。具体的讲述层面,延续的还是郭敬明的叙事语调中的随性,突然而至的谩骂、吵架、撕逼,再到突然而至的和好,反正一切都是随性的。但这种随性,如果在小说中还可以让读者有想象空间自行弥补的话,在电影中就会出现问题,情绪上的突变总会让这些人显得有那么一点神经病,比如王琳饰演的恶婆婆前一秒钟还恨不得将顾里送进监狱,后一秒就将祖传的大手镯子送给了未来的媳妇。这些情节细节的问题,郭敬明显然并没有处理的很好,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想过要妥协,毕竟郭敬明如果是一个标签的话,那么“异类”的风格才是让他始终能够脱颖的关键,那么对于观众而言,粉丝和普通观众成为分化的两个群体,也就并不奇怪了。

故事叙述上的守旧也许是因为第四部与第三部套拍而成,但第四部的卖点并不在此。而在于情怀,正如影片宣传语“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之约”一样,影片卖的就是“青春散场”四个字。要知道,从小说到电影,十余年时间,“小时代”系列是陪伴了一批粉丝的青春养成的,不管我们如何非议,这个陪伴成了事实。所以《小时代4:灵魂尽头》便极大的利用这种情怀,在影片中无所顾忌的渲染了青春散场、成人生活残忍的情怀,于是姐妹撕、姐妹哭、姐妹和好……等等极端的情绪都被描绘了出来,在极其戏剧化的呈现方式和各种特写、配乐的共同作用下,营造出了很强的情绪感,影厅里大量女观众流泪抽泣这是事实,而若在影片末段四姐妹们从大学一路成长的画面拼贴中能够找到过去的自己,恐怕很多观众也都会在慨叹青春易逝的情感抒发中被感动一把。所以,这也是我认为《小时代4:灵魂尽头》做的比较好的一点,不管手段是否廉价和低端,郭敬明就是在要你眼泪,而多数时候他还成功了。郭敬明是很聪明的,他深知自己的电影和书一样,是无法在历史的洗礼中成为经典,而只是商业文化潮流之下的消费品,所以他并没有在影片中强求什么理念、什么道理,只是很单纯地诉说了一个女性化的青春成长故事,瞄准的也正是具备了消费能力的年轻女性群体。

跳开《小时代》这一系列电影文本本身,将其放置在一个更宏广的序列中去观看,就会发现《小时代》系列,具备着一些很独特的文化价值。郭敬明对消费文化的把握显然是精准的,不管是对青春易逝的感叹,还是女性主义、消费文化的敏感,抑或是腐文化的流行,郭敬明都将其放置在了自己的影片文本中,不管这些放置是否准确,但郭敬明对消费文化的包装能力却是值得我们肯定的,而呼应并杂糅各类流行文化,则成为这一系列影片产生话题度的一个原因所在。

正因为如此,《小时代》系列成为一种文化症候,一个我们得以观看当代中国青年流行文化的样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对物欲的崇拜,更加重物质消费而非精神承载,更愿意谈表层感情而不触及内心深处,在快餐、飞速的社会发展模式中,谁还愿意坐下来和你静静的谈情怀,看过哭过笑过就行了,想看大道理,《道士下山》这样的影片在隔壁影厅等着你。

另外,《小时代》系列响应的是全球范围内电影青少年化的潮流,随着电影主流观众越来越低龄化,不管是好莱坞还是所谓“华莱坞”,都有瞄准青少年群体的特制影片,《小时代》便是国产影片中为数不多能够抓住这一潮流的作品。实际上,看看好莱坞的此类影片,消费的无非也是粉丝、贩卖的同样是明星效应、互联网文化,你说《暮光之城》《分歧者》系列比《小时代》系列高明很多,恐怕也不是如此!

而看看《小时代》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也成就了国产电影的一个票房神话,由郭敬明本人所引发的粉丝经济,文化产业链,本身就是一个可资研读的产业模式,不管是塑造明星也好,还是引发的电影现象也好,《小时代》系列用精致的视觉呈现,美化、矫饰过的“成功学故事”,具备“郭敬明风格”的视听语言,利用“小时代”阐释大时代的内核,用“非主流”的方式成功的打进了电影市场核心,并且有效的争夺了话语权,打造了一个文化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郭敬明式的成功,而无论我们是否乐意承认,《小时代》系列已经成为粉丝电影的一个“范本”,无法被无意义的、投机的网络差评以及粉丝式、无思考的好评所掩盖和遮蔽。

(作者单位:昆明文学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臧子逸

猜你喜欢

郭敬明青春时代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e时代
e时代
青春不打烊
e时代
郭敬明的“小”与“大”
名人读《意林》
名人读《意林》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