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研究与“经典化”问题

2017-11-13杨洪承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当代作家当代文学文学史

杨洪承

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研究与“经典化”问题

杨洪承

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交叉和融合,决定了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命题。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学经典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延伸和文学史研究的深化。“文学经典化”越是在一个长的历史时段中越能够呈现出“经典”的韵味和本色,优秀的“文学经典”应该是诗意的文化结晶。“当代文学经典化”,更应该是一个大历史的视野,与兼容并包的阅读姿态、潜在的历史理解中的不断追问,以及永恒的历史批判的意识。我们强调深入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开展现在、过去、将来一体化之研究。在面对“经典化”话题时,“理解”和体验当代作家作品,超越简单化价值评判和标签式确定,合理而公允的揭示历史深层缘由和文化内涵。

当代文学 经典化 历史视野 诗意文化 理解体验

长期以来,在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定位和当代文学史研究两个层面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一直是文学批评家、专家学者十分热心谈论的话题,构成了一个可多维度考察的文化现象。她本身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外延,又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交叉和融合,这也决定其是一个可以常说常新的命题。这个话题不仅仅局限于在“现代、当代”的时间断代上,更是“文学经典化”自身元素和本质意义具有的巨大包容性和发散性。

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文学经典化”既是一个自然前行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独立自足生存空间的产物,不必有意为之的限定单一标准尺度,或没有边界地扩大范围。就“文学经典化”的概念而言,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延伸。那么什么是衡量文学作品的“经典性”标准呢?或“经典”的内涵外延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文学作品具有长时段被广泛阅读的历史性、深邃的思想性,及独特的艺术性,是建构“经典”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作为判断经典作品的依据,立足读者接受的历史长河和文学作品的自身维度,也是贴切文学史基本样貌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中,20年代的“开一大诗风”的郭沫若的《女神》诗集、30年代开社会科学思维文学书写先河的茅盾的《子夜》长篇小说、绘制融入自然的理想人性极致图景的沈从文的《边城》,以及80年代以后,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张炜的《九月寓言》、王安忆的《长恨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还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系列作品等。他们在一个百年或更长时间的文学史中进入经典作家作品之列,就现阶段而言,应该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可是,“经典”的要素就某部作品而言,又往往是相对的理想化的标准。回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述看似无异议的经典作家作品,又总是在不断被质疑。《女神》是新诗开端的旗帜,并非就是诗歌艺术的路向;《子夜》典型人物的塑造有高屋建瓴的独特贡献,也有“典型人物”有意为之的局限;《边城》对人性美的追求之完美,与《人生》《平凡的世界》对现实人生客观的写实之真实, 无疑有着文学书写的某些“深刻的片面”。还有《九月寓言》《白鹿原》等作品叙事的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不同读者有不同的阐释,至今仍然如此。一部现当代文学史不断被重写也可见一斑。为此,“文学经典”无论在历史化的过程中,还是在其内涵元素的定位上,都进入了一个难以言说的困境。一个世纪的时间也不足以说明作品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了,没有一部作品可以绝对地达到思想意义的内容和艺术审美的形式,都十分完美而独树一帜的境界。显然,“文学经典化”的谈论一定有着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语境,泛泛空谈或某一角度立论都会歧途难返。

最近读到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通识读本” 丛书之一种,美国汉学家桑禀华写的《中国文学》。这大概是目前见到的最短的中国文学史了。三千多年文学长河,六万余字清晰鸟瞰。全书五章章名的设计,就自觉体现了这种普遍与具体的结合:“基础:伦理、寓言和鱼”“诗和诗学:山水、典故和酒”“文言叙事:史书、笔记和志怪小说”“白话戏剧和小说:园林、草寇和梦”“现代文学:创伤、运动和车站”。这些标题以冒号为界,前面是普遍的主题,后面则是具体的例子。虽然大体上也是按时间顺序来写中国文学,但与一般中国文学史著作不同,本书从中国文学各种体裁中精心提取灵动的意象来提纲挈领,以强化直观印记,拓展回味空间。比如,分析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文化基础时,提取出“伦理、寓言和鱼”的意象;讲述诗和诗学时,提取出“山水、典故和酒”的意象;解读白话戏剧和小说时,提取出以《红楼梦》《水浒传》《牡丹亭》为代表的“园林、草寇和梦”的意象。这是否是“经典化”的中国文学史写作呢?可谓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学史。这给我们的启示有二:一是“文学经典化”越是在一个长的历史时段中越能够呈现出“经典”的韵味和本色,也使得主观性的文学更具有了客观性的依据。对文学“经典”而言,时间的客观性应该最有发言权。但是“当下”的时间甚至而百年也应该慎言经典。二是“文学经典化”的内涵,不仅仅是审美诗性的独特文学精神和形式之创造,而且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包孕了一种或多种文化元素,并且构成了跨越时空不断传承与延续的文化现象。优秀的“文学经典”应该是诗意的文化结晶。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等著名作家之所以获得文学史的首肯,应该是他们被读者认同的文学作品中,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创的“经典”韵味。回到作家作品谈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寻找一种可以留存可以回味的诗性和文化特色,应该是最有说服力了。

今天回过头来看,上个世纪50年代,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讲述的是一个战争年代的故事,却以一个缀满百合花的新被子的生活细节,以及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两个普通人身上发生的情感冲突连缀全篇。这部小说正以独特的灵性和诗意的叙事,诠释了文学与政治之间一个复杂的文学史命题。而诗人顾城写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代人》只有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将一个特殊时代的人生体悟,通过直白的情绪节奏与思辨的意境营造了诗之独有的思想张力。20世纪90年代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中对庄之蝶人生困顿的描写,和他身边一个文化人群体灵魂沦丧的立体展示,除了作者有意要完整表现京西文化乱象之外,不无有着一个社会变革、文化转型时代的巨大信息隐喻。汉学家桑禀华说:“阅读单篇作品的快乐,就像凝视河面的倒影。而要看到河的深处,则不仅要应对语言问题和跨文化理解的问题,还要探究权利的运作——包括阶级、性别、民族和国家观念。”这一引证并不就是要说明上述作品可以列为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了,因为一旦纳入“经典”的话题,他们同样有着前面我们所说的某些“片面”的尴尬和困惑。在时间的河流中,在一代又一代不同读者的阅读史、接受史中,纯理论抽象的“经典”讨论又显得那么苍白。文学关注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这些问题是不可能以某一种标准尺度来定格和回答的。我们终究无法回避文学具有自己的特性和属性。“将文学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经验洪流上引航的集体努力,将中国文学看作一条浩瀚的河流,其间奔流着人的激情,特别是道德与感官的动荡,以及陶冶与规范这些激情的审美实践”。这一表述不只以文学的语言贴近了文学,更多给我们的是一种文学史的视野,很值得认真思考和体味。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的存在,本质上不是要讨论当代文学有没有经典,或者究竟什么是衡量当代文学经典的标准和原则,甚至也不是“去经典化”,当代文学该不该写史、哪些当代作家作品可以列入文学史等问题。我认为今天之所以要谈论“当代文学经典化”,更应该是一个大历史的视野,一种新历史的观念,与兼容并包的阅读姿态、潜在的历史理解中的不断追问,以及永恒的历史批判的意识。

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就约定俗成以1949年为界,至今也有近70年了,其中经历了一个最大时间节点世纪之交、千年跨越和多个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变更和影响。尽管百年时间也不足谈“经典”,但是历史不是别的,她 “是活的编年史”“是当前的历史”“是一种思想的活动”。由此,今天我们谈论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既是针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历史凭证的确定,又是在找寻一种文学存在和表达的历史叙述。“经典”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历史的流动和过程。当代文学史可以不同方式不断的重新写作,但是一些代表的或曰“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存在着。或者说当代中国文学史的大厦,恰恰正是那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经典作品支撑的。比如,“十七年”时期的《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三红一创”的小说;“文革”十年的《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新时期文学前十余年的《班主任》《芙蓉镇》《爸爸爸》《棋王》《无主题变奏》《你别无选择》《冈底斯的诱惑》《迷舟》等标识反思、寻根、先锋文学思潮的小说文本,《丹心谱》《绝对信号》《陈毅市长》等各类戏剧创作,《双桅船》《回答》《一代人》等朦胧诗诗作,甚至《随想录》《干校六记》与《哥德巴赫猜想》《扬眉剑出鞘》一类的散文、报告文学也都一时间极大地影响着文坛。如果说上述当代文学作品的“经典性”,更多地裹挟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变革的动力因素,那么世纪之交的后新时期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魅力,在于文学凸显自己的表达方式,书写各式各样活的个体和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细雨中的呼喊》以一种童年的视角,偏向心灵的诗性叙事;《长恨歌》不只是女性观照海派生活的自我诉说,而且在于直面都市人生中透视出的独特悲剧美学意蕴。《心灵史》《尘埃落定》以精神信仰和寓言象征,将神奇边地文化深处的隐秘与魅力融入独有的历史叙述之中。当代文学由此不同层面的文本得以呈现,并不在于一定要说他们就是经典作品的代表,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切实以欲望、身体、性别和苦难、底层等多向度走进人的丰富和复杂内心世界,在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上集中地体现出文学存在的必然。同样,新世纪以来,多元化构筑的当代文学还在继续向着现代后现代人多样化的表现和其内在精神心理的深度掘进,并且伴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科技的高度发展,形成了消费文化、网络新媒体、区域空间一体化、距离的消失等文化视阈的新拓展,文学从内至外都在发生着新的质变。既不说网络文学这一新文类的出现,就是当代长篇小说中传统文体意识也受到极大挑战和突破,非虚构、新笔记、寓言等多类型跨文体创作的作家作品中不乏优秀之作。就“经典化”而言,当代文学已有的存在和叙述足可以说明三点事实:一是套用胡适早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的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二是文学经典一方面因时代独有的标准原则而存在,另一方面又是随时代演进而流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实不断挑战“经典”,我们永远处于何为“经典”的焦虑之中。三是与时俱进的文学,向内为本体审美世界的精神思想之思考和人的终极追问,向外则是多元文化的开放性联姻和拓展,经典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也应该紧跟当代人类全面进化发展的脚步。

由此说来,面对时代合理性存在的“经典”,与长时段考察“经典”的历史流变。当代文学“经典”的焦虑和困惑,实际正是由文学现场呈现转向文学演进过程、从文学静态观察到文学动态审视之历史必然。纷繁复杂、众说纷纭的当代文学文坛,由百花齐放的作家创作和印象感悟为中心的文学批评,向着寻找差异、发现问题、思辨真伪、小心求证的文学研究之转变。这一文学现象,是否正是当今学界一直不减对“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话题谈论热情的背后深层内在原因呢。所以,我认为“文学经典化”的探讨,与其说是关注具体作家作品是否经典,或某些文学现象的经典性,倒不如讲是在文学史的视野下对当代文学的观照和渗透。这将极大地改变当代作家仅仅以创作数量的累积而存在的现状,推进当代文学积极寻找“质”的飞跃,追求文学原点和核心元素的原创性,构筑起文学史坚实的基石。比如,我们谈“西部文学”“西部重要作家作品”,作为区域性文学和作家的存在显然是无须讨论的,但是,特殊区域文化资源浸淫和滋养出的独特的作家作品,正是充实和丰富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基础。还有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文类,似乎定格了约定俗成的经典文学作品的范围,但是今天大量的科幻文学、网络文学、新媒体创作等新兴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突破传统文学样式变体的各类纯文学作品,都在不断冲击着当代文坛。重要的是当代文学始终不断注意吸取着新的元素,恰恰表明充满着无限活力的自身。“经典”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再如,当代文学中的跨界现象,当今越来越丰富多样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作品,不仅仅使得中国当代文学的边界在扩大和拓展,而且传统中国文学概念下的经典作品有了一个世界文学的参照系。传统的文学及其“经典”的概念都将受到新的挑战。简言之,“经典化”的认知关联着动态历史演进的过程与空间视阈的不断调整这两个重要维度。当下文学经典化、经典文学作品的考量,最终直逼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文学史的重写直接取决于时空观的有效而最佳的调适。

宏观的认识“文学经典化”问题需要文学史视野和观念,但还是要落实到微观具体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经典”认知上。我们不强调先验地“画地为牢”,或有明显倾向性的“文学经典”标准和原则的主观设定,也不是提倡“文学经典”仅仅为时间的历史编年,或只是为肯定作家作品的历史存在而存在。

以新历史观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分析当代作家作品,需要有的是“历史现在、过去、将来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称之为活历史的,是合乎理想的当代史”。而面对活的当代史不是简单的判断而是理解。“‘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这些新历史主义的观念对于“当代文学经典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历史考察,提供了一个较为重要的精神向度,即评判和审视文学经典的存在,发现其意义的基本立场。第一位应该关注是否“过去、现在、未来”共同构成了活的当代存在。历史行进的“动”和当下现实状态的“静”互为一体的当代文学作品只能够去用心“理解”和体验。这种“理解”式主观性的批评,就是强调深入当代文学批评的现在、过去、将来一体化之研究。在面对“经典化”话题时“理解”和体验当代作家作品,必将超越简单化价值评判和标签式确定,而更多侧重于对历史深层缘由和文化内涵的合理而公允的揭示。比如当代作家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两部代表性作品,是有很大的读者群的,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这些当代青年人生奋斗的典型形象经历了30年的时间是否可以说就立起来了呢?历史的理解作家和体验作品写作的内容,路遥和其作品的经典性可能不仅仅是这些人物形象表层的思想价值和现实主义创作的力量,而是一批类似作家路遥人生经历从“文革”到新时期的“跨代”作家,创设的“政治化写作”姿态和范式,即政治意识形态的依附与使命感、理想主义、道德精神的高扬,与文学本体追求、作家自我反思的痛苦调整,构成了文学史代表性个案存在的永恒文化意义。路遥小说中这些人物对于有同样人生经历的普通读者之共鸣,对于包括作者在内的当代知识分子读者之文化反思,都表现出以理想和道德建构的现实使命感、历史感。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经典的“理解”,恰恰正是以“认同”和“批判”这样两种互为参照的“理解”方式,彰显了对现在、过去、将来的历史同构。

我们还可以再回到从当代文学批评向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转换的过程来看“文学经典化”的问题。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理解”和体验,不是廉价的同情和无原则的赞赏。在其经历转换的过程中,文学批评家和学者言说“经典”作家作品,本质上是由感性的敏锐观察向着理性的追问的过程。作家是否满怀真诚和良知的热情拥抱,是否能够在直面现实人生和经营艺术世界中始终保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同样,批评家、文学史家以批判性的思维审视现实的功利主义影响中,对作家创造的多重人格、复杂人性、异化心理等创作具象之体验和辨析,也应该保有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平和心态,及其公允客观的科学性。文学经典化作为文学历史研究的延伸和升华,这个过程既是对每一部文学作品的存在和价值意义的考验,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写的拷问呢!举一个例子说明,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当代作家余华连续创作了《死亡叙述》《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系列小说,也基本完成了他小说创作的文学史定位,即其小说苦难主题、暴力叙事的创作特点,以及从先锋到写实的创作风格之转变。就整体创作的研究而言,余华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积极探索和努力,与当代文学的跟踪批评,及当代文学史的评价也不无吻合。但是,就我不一定准确的个人感觉而言,余华小说一看就清楚的暴力、死亡、血腥、苦难的书写内容和非日常生活逻辑的叙事形式特征,以及我们文学史如此一致的余华小说创作转变的规律性概括和评定,多少带有作家和批评家、研究者的有意为之。2013年,蛰伏七年的余华的新作长篇小说《第七天》发表后就引起争议,褒贬不一。是否有某种思维定式同样在左右着作家和批评家,影响着余华小说创作“经典”的认识呢?记得多年前,王彬彬教授有一篇“残雪、余华与鲁迅比较”的论文,其中有《四月三日事件》与《狂人日记》两部作品主人公的异同之分析,对其鲁迅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反抗者、觉醒者、忏悔者,而余华小说中的“他”仅仅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之发现,我们可以同意或反对,但是王彬彬有一段感悟:“在内心最深处,也许鲁迅对人的看法与残雪、余华是相同的。说不同者,鲁迅不愿和不敢说出这内心最深处的‘黑暗’,而残雪、余华则随随便便地,从从容容地说出了鲁迅不愿说和不敢说的话。”这体现了研究者文学史的视野,深入文本的解读,重在发现作家看待现实人生的眼光,体悟作家对人的思考,对我们重新认识当代作家作品有方法论的意义。美国新批评派代表韦勒克认为:“只有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发展系统中的适当地位上来加以考察,两个或更多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才会有所收益”。尚处于进行时态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批评,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认知,自然也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纵观现行的“当代文学史”和当下各类文学奖评选中的当代作家作品的批评和研究,我们也有许多尴尬和龃龉。以教材为主的文学史编写,必然受限于教育体制、现行制度的规约,史家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独特的史识难以彰显;获奖的作品不论由于体制内的政治权威性还是民间的经济杠杆力,都使得“理解”性的评判、批判性的审视,与既定的文学奖标准规则之间有着罅漏。面对当代作家的“在场”言说某某作品是经典不是经典,是否可以入史,本质上正是对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的公正公平的良知和客观理性的立场的最严肃的历史衡量。为此,“当代文学经典化”是极有意义的话题,又是不可能有定论的讨论。她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史研究的过程,而决定“过程”常态运作的作家、文学批评家、研究者坚守文学特性和道德良知,及批判性反省,应该是最高的原则也是最起码的底线。同时,在长时段历史意识的统摄下,以广阔的文化视野的姿态,开展整体性文学问题的交流对话,我们才能够积极参与和真正推进文学史的进程。

杨洪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一峰)

猜你喜欢

当代作家当代文学文学史
卡尔维诺(素描)
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用特色的研究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论中国当代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审丑美学观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