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笔下出美景
——陈瑞霞诗集《锦山秀水》赏析
2017-11-13金恒宝
⊙金恒宝
诗人笔下出美景——陈瑞霞诗集《锦山秀水》赏析
⊙金恒宝
窗外,丁香盛开,花香四溢。我坐在写字台旁,一字一句阅读诗集《锦山秀水》。芬芳袭来,沁人心脾;品读诗句,脍炙人口。这是诗人陈瑞霞即将付梓的第二部诗集,她的第一部诗集叫《绿韵飞翔》,前后两部诗集都是源于大自然,从书名就可见一斑,两部诗集是两朵自然之花,是一对孪生姊妹。
顾名思义,《锦山秀水》是一部描写山水的诗集,山无水不青,水无山不秀。山山水水,令人神往;水水山山,熠熠生辉。山光水色,在诗人笔下闪烁,展现出灿烂的美景。
布莱恩特说:“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陈瑞霞生在大山里,长在大山里,莽莽大森林的涛声发出的天籁之音,就是最美妙的乐曲。山山水水有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花花草草有她抒发不尽的眷恋梦想,蝶蜂虫鸟,和她一道起舞鸣唱,陈瑞霞爱恋着这一切,沐浴大自然成长。她迷恋山水,陶醉山水,钟情山水。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什么样的人,刚开始写诗的时候,陈瑞霞就为山水吟哦,为山水抒情,为山水高歌。这些年来,她对山水痴情不改,与日俱增,甚至可以说用生命倾注山水。
寄情山水,是陈瑞霞的天性和本性,因为她具有艺术天分和诗人气质,她和诗如影随形,按照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生活,回归自然,用绿色笔调和激情,抒发山水情怀。她在《写给高山》一诗中吟道:
你仿佛很远
矗立在七彩的云端
你又很近
在我轴心的画卷
仅凭一个眼神
和深情的呼吸
就能感到你血性的体魄
你的雄浑和伟岸
这首诗清新自然,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它是写景与言情的合并,状物与抒怀的聚合,人在景中,景在情中,采取拟人表现手法,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古人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陈瑞霞将景和情融为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相得益彰。《写给高山》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画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但又和生活不一样。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有集中性,因此就更带着普遍性。这首小诗有着袁枚提倡的“性灵”特点,什么叫性灵?就是有真性情、真感情。
读陈瑞霞诗作,我不由得想起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的关于绘画的名句,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以创作出好作品。艺术是触类旁通的。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主要是针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王维山水田园诗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对山水艺术美的创造。细品陈瑞霞的诗作,眼前飘动着鲜活的画面,可以说是“诗中有画”。她又把山水的画面诗意化,又做到了“画中有诗”。
陈瑞霞讴歌家乡好风光,钟情祖国的山和水。山水,自古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水不仅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休闲方式,同时也是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古人对山水观之不足,心之摹之,诗之咏之,画之绘之。陈瑞霞继承了古人的优良传统,在她的作品中,又赋予了山水新的含义。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陈瑞霞在面对大海时,产生了智慧和想象力,于是诗情迸发,一挥而就写成了《望海》:
我品读了什么叫水天相连
前行的航帆是永恒的主题
穿行飞驰在云水间
孤帆云影碧空尽
让两颗相携的心宁静致远
《文心雕龙》中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陈瑞霞写山是写情,写海是写情,写一切自然景物都是写情,这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书写不同的景色,以不同的景色抒情抒怀,给人以不同的精神享受。陈瑞霞的诗是人与物、情与景、形与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因此产生了情景交融,妙趣横生的效果。她的每一首诗,字里行间跳动着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升华,不会有高超的意境。
孔子的“乐山乐水”之说,是圣人将人的品格、气质、胸怀、志趣同自然界的山水联系起来,将个人的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锦山秀水》中收录的诗作,就是让山水人格化,以人格化的山水来比喻人的节操、格调、品位。陈瑞霞乐山乐水,更乐于人的高尚情操,一切顺应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锦山秀水》中的每一首诗,均贴近自然,贴近大地,贴近人心。《再写那片林》、《紫丁香》、《蝴蝶泉》等一首首绿色的诗应天而生,应地而生,应人而生,总之是因大自然而生。诗歌来自于人的心灵,于是,它照耀人的灵魂,涤荡人的思想,点燃人的激情。从古至今,诗人崇尚“诗言志”,其实,这就是诗人理想与抱负的展示。
诗可以使生活不断闪出亮色。《锦山秀水》让我在大自然中畅游了一番,使生活变得松弛、充实、有趣、诗意,仿佛回到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悠然淡雅境界。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就是我读《锦山秀水》的切身感受。
本栏编辑 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