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文艺批评的新变
2017-11-13刘金波
◎ 刘金波
弹幕:文艺批评的新变
◎ 刘金波
文艺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文艺因时代而产生、变化、发展和繁荣。刘勰说:“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不仅文章的变化深受时代发展变化的感染,文体的兴衰和时代的变革紧密相关,而且文艺批评也随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随时代精神的发展而发展。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的阅读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极大的改变了文艺及文艺批评的言说方式和生存方式。出现近十年的“弹幕”,即是这一因时而变的硕果之一。
所谓“弹幕”,原指军事领域使用密集火力对某一目标集中火力攻击从而形成的类似子弹幕布的场景,后来被运用到网络游戏中形容某些射击类游戏。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和评论方式出现在网络视频中,弹幕源自某些动漫网站的评论系统。一般认为,弹幕视频的鼻祖为2007年日本创建的视频网站niconico。从实质看,弹幕视频是一种产生于视频分享网站,内容以ACG(即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文化为主。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互动用户体验的深入,视频分享网站在观影过程中添加了留言和字幕的功能。因观众海量的即时评论的字幕直接出现在视频画面上飘然而过的场景和效果极其类似于枪林弹雨在空中飞行,所以称之为“弹幕”。从传播学角度看,“弹幕”实际上是一款视频播放器和网络社交平台。从文艺角度看,“弹幕”实质上是一款变化了的文艺批评方式。笔者认为,解构“弹幕”这一新变的文艺批评方式,区隔其与文艺批评的异同,研究媒体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深度融合,强化文艺批评在全媒体时代特征下的重构路径,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弹幕:即时网络文艺批评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文艺批评较之文学评论其内涵要更为广阔,它是涵括文学、艺术等一切文艺样式的评论方式。而作为一种媒介技术的弹幕,因其媒介特征和物理属性,“弹幕”又可以分为舞台弹幕、注释弹幕、仪式弹幕、画布弹幕、虚拟时空弹幕。无论哪种弹幕形式,虽然其媒介功能不同,但是其作为一种“评论”手段的功能是一致的。从艺术表现手法看,弹幕实际上就是一种即时化、网络化的文艺批评。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在于,从艺术表达方式上看,弹幕与文艺批评的基本表达方式是一致的。具体而言就是:
1.创造上的主体性。文艺批评和弹幕都具有主体性特征。主体性即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主体的自主、自由、主动、能动、有目的、有计划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它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和意识性。文艺批评是评论者对艺术作品发表看法与见解,无论是在对作品本身诸如创作理念、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人格特征、艺术手法等诸多因素进行解读,还是在文艺史的脉络中对艺术作品的流派、风格、语境等加以体认和分析,抑或是运用各种文艺批评的理论和工具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进行研究,也无论批评家是如何地学术渊博,涉猎广泛,是如何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如何地深邃、独特,这些观察、体认、分析和研究,都离不开他的主体性。同样,“弹幕”也是通过发挥观影人的主体地位来对视频现象发表看法、意见与建议的,具有主体改造世界的意义。
2.评论上的直观性。无论呈现在阅读者面前的评论内容是多么地抽象、理性、深刻和丰富,但是文艺批评的具体呈现如评论主体、评论客体、评论语言、评论介质等都是真实的、具体的、可感的。与当下普遍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文艺批评的写法不同,我国在很长历史时期都长期存在的评点体,就一直以直观和凝练为主要特质。评点体肇始于隋唐,兴起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评点语言直观而概括,言简而意丰,虽三言两语,但自然随性,既不乏犀利睿智,也不缺风趣幽默。它们在关键处寥寥数语的点评语言往往直指要害,切中肯綮,点石成金。如金圣叹的十大才子书、张竹坡评点《金瓶梅》、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砚脂斋评点《红楼梦》,李卓吾评点《西游记》,蔡元放评点《东周列国志》,等等,无不是作者(抑或批评家)再创造的直观体现。同样,弹幕,因其为即时评论的随即呈现,能够借助网络工具将其评论直观性快速、全面、迅猛地呈现在屏幕上,作品文本和评论者达到直观、深度、即时融合。
3.表达上的互动性。“互动性”也就是“交互性”,不仅是一种基本的人际间交往的日常生活现象,而且在网络媒体极其发达的当下,逐渐成为新媒体的一个核心关键词。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社会人都大量存在各种形式的互动,比如语言互动与情感互动、传统互动与现代互动、习惯方式互动与创新方式互动,点对点互动、点对多互动,人人互动、人机互动,等等。互动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交流过程。文艺批评正是在微观方面表现为创作者、欣赏者和评论者之间的“角色互动”;“弹幕”同样是在微观层面表现为作品、评论与欣赏之间的三方乃至多方互动。
4.言说上的评论性。评论性就是利用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对象发表态度、看法、见解和倾向的评论言说特性。文艺批评是借助语言文字工具(纸质媒介和文字媒介)对文艺作品进行评鉴,弹幕则借助网络利用声光电技术对影视作品进行“吐槽”。无论是利用纸与墨的传统纸媒方式或利用声与电、光与影的新的网络媒体方式,也无关各自评论内容的高雅或通俗(甚至低俗),二者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之后发表意见的评论本质和言说方式是基本一致的。
由此观之,弹幕就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直观性、互动性、评论性特征,且借助新媒体技术对视听艺术进行即时、密集网络评论的、涉及文艺作品、文艺鉴赏、文艺批评的在线三维融合的文艺批评。
二、弹幕:文艺批评的新变
如前所述,尽管弹幕因其主体、直观、互动和评论性方面与文艺批评惊人的一致,能够称其为即时网络文艺批评。但是,不可讳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弹幕与文学史上严格意义的文艺批评还有诸多细节上的不一致,它们在欣赏方式、欣赏习惯、评鉴方法、受众群体、传播手段、语言风格等多方面也存在不小的鸿沟。严格意义上来说,弹幕只能是文艺批评的一个变种或亚种。其主要区隔是:
1.封闭与开放。从事文艺批评的多为小众化的学院派学者,圈子较为固定而封闭,准入门槛很高。评论者与被评论者是一对一的真实的存在(评论家与艺术家通过文艺评论的媒介表达可以相互了解乃至认识、交往),文化背景、艺术理论、审美心理、伦理道德等多层面都在同一心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他们恪守职业操守、学术规范和学科规范,坚守传统主流文化,评论语言深深触及被评论作品的创作者与阅读者心灵。较之社会大众而言,文艺批评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小众存在。而进行弹幕言说者,因弹幕源于网络虚拟空间,滋生于青少年二次元亚文化圈,发表评论者与被评论对象(艺术作品或创作者)是多对一的虚拟存在,评论者之间并无身份、地位、年龄、学术、素养等要求,入门门槛极低。吐槽文化与交互文化在网络上交织,弹幕子弹针对的是虚拟的网络人物和事件(动画)或真实的人物或事件(电影),铺天盖地的评论在网络空间上是一种完全的开放,弹幕评论行为本身既不真实裹挟评论者的身份,其评论语言也并不真正触及观影者的审美或心灵。甚至评论过后,发表评论者和被评论对象都没有互相了解、认识乃至沟通的冲动与可能。
2.延时与即时。传统意义上的文艺批评,离不开诸多文艺批评元素,诸如文化背景、文艺观点、文艺思潮、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运动等,需要评论者利用某种或多种批评方法对鉴赏对象进行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方面的分析、评鉴和评价。文艺作品影响文艺批评,文艺批评反过来又促进理论的进步和文艺的繁荣。越是大部头鸿篇巨制式作品越需要评论者认真了解、消化、吸收、分析与评论,越是艰深复杂、影响深远、具有理论深度与厚度的评论越需要评论者长时间精雕细琢,越是具有影响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的吸收和流行越需要创作者认真吸收和借鉴。显然这任何一个过程都将是迁延时日或旷日持久的,评论对作品本身来说具有延时性,作品的创造对评论来说也具有延时性。这个延时性既体现为文艺评论较某一作品在时间上的滞后,又表现为文艺作品受文艺思想的影响后的文艺再创造。而出现在网络空间上的空间维度的弹幕,是随着被评论对象即时呈现的。严格意义上,尽管弹幕的出现较之某一帧画面的显示会有一个短暂的时滞,但是这种“拟同步性”特征并不表征相距甚远的感觉,也不否认弹幕发布者和观影者是在同一时空对话的现实。从时间维度上比较,弹幕较文艺批评的时滞大为缩短,缩短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评论的呈现上分析,可以分别称之为延时与即时的批评。
3.典雅与通俗。由中国文学史乃至文艺批评史观之,其批评传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相对独立发展的传统。文艺研究离不开滋生文艺的民族土壤,离不开文艺产生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表达、民族风格等,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带来的深厚文化积淀,汉字批评的独特秉性带来的“意在言外”或“旨约意丰”的多元表达,都注定了文艺批评的典雅风范。即便是融入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乃至西方文学思想的影响的新派文艺评论或西方文艺评论,其规范化的以学术语言呈现的学术论文形式的批评方式都具有典雅的特征。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言: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玉壶、茅屋、修竹、绿阴、飞瀑、落花……在雅致的环境,一群幽静的人,从事着高雅的事。其典雅文化特质正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艺批评不可或缺的特征。显然,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评论与用户互动评论,弹幕并不天然具备“典雅”特质。相反,因为弹幕用户的构成主要是“御宅主”(在室内热衷观看弹幕视频并经常发布弹幕评论者)和“UP主”(UP即upload,意即上传,主要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分享者),因其评论的即时性、交互性、娱乐性、随意性和恣情性,用户是在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表达空间用自己喜爱的文字、图片、符号、表情随意选择发表时间、任意选择发表地点并自由、率性地表达自己的喜好与厌恶、欢乐与忧愁,自在地表达“笑点”“槽点”或“卖点”,很多时候弹幕的评论语言虽然也如同评点体一样是只言片语或三言两语,但是它们既不精致也不典雅,既不严肃也不高雅,甚至是低俗、粗俗、恶俗的“恶搞”与“调侃”。所以很多时候很多场景这些评论基本上都是通俗的生活语言。
4.真实与虚拟。新的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网络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人们行为习惯(尤其是接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又带来生存方式的变革。文艺批评现实的、鲜活的、规范的、以纸媒符号传播介质存在的以及主动增强接受习惯的艺术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一样面临着冲击与变革。在弹幕时代,网络的他者媒介、虚拟空间特征,使其艺术欣赏更加大众化、移动化和虚拟化。虚幻的槽点,随意的评论,既肢解了严肃题材的节奏与进程,也破坏了观影者的欣赏与感受。宅文化、二次元、虚拟的他者,海量的较为低级的评论语言,同样经常导致观影者直接关闭“弹幕”按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惊人的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在如此巨大的受众及商机面前,文艺批评和弹幕有必要在现实与虚拟空间进行较为完美的互动、互融、互洽,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技术,穿越地域空间、评论对象、文化本质、语言形式与媒介形式,强化二者的生命活力,构建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跨媒介的新的评论方式。
此外,正统文艺评论的整体性特征和弹幕所表现出来的网络时代碎片化阅读也有所不同。网络浅阅读时代,碎片化是该传播语境的典型性表征。海量、无厘头、重复、通俗或低俗等,都是碎片化的代名词。文艺审美、文艺伦理、文艺思潮等都很难被碎片化所消解。
三、弹幕:文艺批评的重构
作为“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一门科学的文艺评论,历史上无不以文字和纸张为介质。如20世纪兴起并传入中国的文本批评,利用系统(Message)分析句子(Sentence)、段落(Paragraph)或者篇章(Discourse)的结构主义方法一度影响深远。但是在新媒体网络时代,随着视听艺术的蓬勃发展,文艺评论借助新的评论方式与媒介特质,将“弹幕”类评论引入,使在线观看和互动评论成为一种可能和现实。传统文艺评论必须解决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以及如何恰当地表达“认识和评价”的核心问题。但新媒体时代的文艺批评的认识和评价是建立在解决视听化、互动化、即时化的问题的基础上的,因而必须利用新媒介技术对传统文艺批评进行重构。
如何重构?弹幕的出现为这一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式。笔者认为,第一,文艺批评重构必须强化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欣赏中的主体性,提升弹幕多媒介深度融合的水平。在新媒体组合的网络空间,活跃着一大批思想活跃、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目光犀利的文艺爱好者、文艺评论家或文艺准评论家,他们热爱艺术,他们青春、有活力,对艺术不仅有着良好的艺术感知力乃至艺术鉴赏力,而且在艺术传播方式上拥有先进、新颖的媒介与手段。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提升他们的主体参与度,深度融合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根据媒体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弹幕技术,将弹幕逐渐从影视艺术引入戏剧、曲艺等其他文艺领域。
第二,文艺批评重构必须强化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会通,促进弹幕从技术到渠道、平台与内容的回归。在本质上,弹幕是一款视频播放器,观影者可以借助该技术实现实时网络评论功能。如前文所述,这些评论较之严格意义上的文艺评论,存在着典雅与通俗的区别。在任何时候,技术都只是内容传达的渠道与手段,而不是目的与归宿。如果撇开评论的内容,任何技术都是无目的、无意义和无价值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弹幕”技术所承载的评论内容,在于该内容给被评论者以及其他观影者带来的影响和思考。所以提纯弹幕所表达的内容,将高雅与通俗实现网络对接与会通,将精彩内容精准传达到网络多维空间,将有意义的评论凸显到需要者眼前,才是弹幕存在价值之所在。
第三,文艺批评重构必须强化对粗俗、低俗、恶俗“三俗”问题的监管。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弹幕发布者处于一种极度亢奋和自由的处境,其日常伦理规范也在这一空间得到暂时的释放,所以弹幕往往表露其深层潜意识极度放旷的自我。青少年流行文化视角下对艺术客体的审视,既缺乏对客观对象深层次的全面、客观的观察,也缺乏对对象的严肃、冷峻与真实的思考,其原发生物性情感式语言随处可见,陌生人之间浅薄、直白、平淡、粗俗乃至谩骂的交流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缺乏关爱与情感,缺少尊重与伦理。艺术品质与人类情感的正能量很容易成为单纯的为技术而技术,也容易在这种无意义与无价值的评论下消失殆尽。因而,必须对分散在网络移动终端的一个个弹幕发布者的心灵归宿加以疏导,对弹幕粗俗、低俗、恶俗的“三俗”问题加以严格监管,将孤寂的情感传递的冷冰冰的字符符号转化为活生生的正能量与真情感,通过技术手段正确疏导弹幕的技术伦理与价值伦理。
第四,文艺批评重构必须强化自动甄别、筛选及记录技术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弹幕作为一种移动传播的评论内容“场景”存在,它需要用户间深层次的交互,跨时空链接和大数据匹配技术。“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如何适配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自动记录的弹幕用户的海量数据,比如观影习惯、评论风格、评论内容、评论次数等的自动记录、分析、筛选、甄别与整理,加大媒介场景和内容场景的关联和融合,提升数字技术和媒介技术的应用,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屏蔽三俗弹幕,自动适配适应群体,自动推送评论影片、曲艺等文艺作品。
总之,作为一种新变的文艺评论样式,弹幕的出现、传播和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它在网络赛博空间的存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作者权利表达的主体性,其即时在线评论改变了传统的观后评论的文艺批评常规,其交互评论改变了文艺单向传播的方向,其媒介表达改变了文艺评论的场域和传统评论的程式,其价值观念和审美偏好同样极大地影响了文艺的生产和流通。尽管弹幕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牺牲艺术对象的完整性、打破艺术叙事的流畅性、影响艺术欣赏者的心理感受,等等,但是作为一种新媒体评论方式,它逐渐发展、规范乃至成熟,将是现实的必然。
【编者按】
互联网时代大众参与文化建构的热情高涨,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弹幕作为观影时的一种即时网络评论现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刊编辑部组织了一次关于“弹幕”与文艺评论之间关系的讨论,尝试发现文艺评论新形态的可能。
武汉大学文学院
注释:
[1]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4页。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5%AD%A6%E8%AF%84%E8%AE%BA/23588.访问时间:2017年10月21日。
[3]高寒凝:《弹幕,不仅是评论》,《中国艺术报》2016年12月23日。
[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5]http://www.sohu.com/a/162200457_114760.访问时间:2017年11月18日。
[6]彭兰:《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新闻记者》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