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不惑

2017-11-13和悦

火花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同龄人中年人

和悦

四十不惑

和悦

人到中年,该对自己说想跟同龄人说的话似已不多。一方面四十岁的人了,该经历的事多半已经历过,该明白的理说起来也都明了;理智的成分开始增多,情感的因素逐渐减少,虽然时不时还会将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但内心里却懂得了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做到宠辱不惊。另一方面,就人生的过程而言,四十岁已经走过了其中的大半,如太阳过午行将西去,似大河奔流已至中游。斯时人们的心理如三十往四十奔四十朝五十走,一奔一走,快慢之间,内里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如此思来想去琢磨再三天高云淡,就只剩下了被一代又一代的圣贤哲人凡夫俗子颠来倒去耳提面命把玩品味的那一句箴言了:不用您说也想得到,叫做四十而不惑。

细细想来,四十岁真是一个多姿多彩、从容不迫、雍容大度、承前启后,充满了迷人魅力的时段。一个中年人,拥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确立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完成了由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的隆重交接。瞻前顾后,过去的一切尚未褪去鲜活的色彩,未来的日子依然饱含着浓浓的向往;左右逢源,群居可以不倚,独立能够不惧;位卑而不易操守,达贵却不患得失。负担和压力虽存,但却伴随着机遇;坎坷与挫折同生,但却历练出精神。有人说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诗人,那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我却想,四十岁的人,是不是可以算作散文家呢?相比较而言,诗人过于感性过于敏感过于弱不禁风过于风花雪月,而诗歌的容量也显狭小,同时在体裁上也有太多局限;就境界而言,散文家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峰回路转留白天地宽,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真正是却道天凉好个秋了。

中外有很多为人而设因人而异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乃至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虽说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看重并且日益把这些节日当作一回事,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传统亲情的逐渐远去,以及人心不古的世态炎凉,但这种经年累月的约定俗成还是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慰藉甚至感动。于此笔者突发奇想,可否为天下四十岁的人也设一个什么节呢?不需要特定在哪一天,就是每个人自己的生日,只消比往常更隆重更热闹一些,再多说上一句:四十了不惑了唏嘘感慨山高水长一番就可以了。不然弱冠少年有成年仪式,耄耋老人可以享受九九重阳,唯独中年人什么也没有,实在是有失公允。就像人们常说的尊老爱幼父母膝下儿女当前,虽说从年龄和生理上看,两者都属于应该也必须是被关心呵护与扶助的群体,但这个任务听起来似乎就是专门为所有的中年人布置的,而且也只能由中年人来承担和完成。

如果说中年人是社会的主流,是每一个家庭的支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继站,是肩负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奋然前行的拓荒牛;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是浪花就是掌上明珠就是始发站就是小猫小狗小宠物;他们的父母就是河床就是尊者就是港湾就是沉默寡言的老花镜。我们宠爱孩子,是因为孩子还小;我们孝敬父母,是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老。想得太多做得太多顾得也太多,间或哪一天哪一件事哪一个人有所懈怠有所疏忽有所疏漏,就会酿成大错;静得太少理得太少梦得也太少,始终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不遗余力地忙碌操劳。不管怎么看,事实上中年人不被允许出错和失误,也缺少相应的理解。因为中年之错之误之谬不可弥补、无法挽回,也不能够被原谅。当人们看到一个中年人仰天长叹扼腕叹息的时候,当人们听到一个中年人欲哭无泪声嘶力竭的时候,其情其景,其声其色,真正是一个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的时刻。

记得小时候看的那部电影《人到中年》,潘虹扮演的那位女大夫在身心俱疲的时候,对她的丈夫说过一句话:生活啊。事隔多年以后,当我和我的同龄人从翩翩少年步入中年,才开始敢说对这三个字有了些许真正的理解。那是一种洗净铅华的朴素与踏实,那是一种曾经沧海的谦和与宽容,那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坚韧与挺拔,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忍耐与苍凉啊。四十岁以前,年轻的时候,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想做甚至是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因为即使荒唐,也可以被人看作是在“玩”呢。何况人在那个年龄,梦想如夜晚的繁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机会也像媒体上的广告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旺盛的精力,充沛的激情,尤其是不知道失败和挫折是何味道,如果不去狂放一番折腾几回闹它个鸡飞狗跳筋疲力尽,那才是一件令人日后回想起来真正遗憾和懊悔的事情。因为年轻人毕竟是在付出和代价中成长起来的。

就在某一天,当你突然发现两鬓的青丝已掺杂了不少白发,当你突然看到眼角的鱼尾纹已乐开了花,当你开始为渐粗渐凸的啤酒肚犯愁,当你开始意识到熬个通宵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那么,这一切都昭示着你也已是个中年人了。这种生理上的渐变即便不是十分明显也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只是心理上的调整和适应,却需要一个不长不短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大多时候并不与生理年龄同行同步,有的超前有的置后,当然也不乏鹤发童颜的老顽童,以及乳臭未干的小大人。但就大部分人来说,人过四十,中年以后,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乃至起居饮食就都发生了变化。在事业上你会或主动或被动地认可和确定、接受和顺应某种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热爱还是不热爱的职业,在生活中你得习惯和坚持、重复和应对那些无所谓情愿还是不情愿、甘心还是不甘心的日子。自己的家越来越成了一个遮风挡雨休养生息的安全岛,父母的家越来越成了一个魂牵梦绕情系故里的符号。那首在大年夜唱彻大江南北的歌《常回家看看》,不知道让多少人流出了热泪,其中最多的怕还是深有感触无法自拔的中年人吧。

常听我的同龄人说忙道累叹辛苦,常见我的同龄人栉风沐雨唱大风;常想我的同龄人雄关漫道真如铁,常念我的同龄人冷暖自知多珍重。从少不更事到年富力强,虽说肩上的单子越来越重眼里的光芒越来越沉,但人到中年的确是步入了人生的黄金阶段。当此其时,你所设想的一切虽不再如诗如画,但却具备了各项切实可行的条件;可供你做出的选择虽然日益减少,但目前已有一条路能够牵引着你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你可能不满足可能心有旁骛可能得陇望蜀甚或还不很服气甘心,但你同时也忍不住暗自庆幸踌躇满志乐在其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人常说任何事情只要成了职业,也就失去了乐趣。由此来看,所谓四十不惑,应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胶着,而并非看破红尘、超然世外的大彻大悟了。

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已经成型,大部分时候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那么,就会被认为是固执甚至是僵化和落伍。我的一位朋友在他表示不知道张信哲何许人也的时候,被他的女儿斥为“弱智”;而很多家长也抱怨,自己读了半辈子的书,当兴冲冲地推荐给他们的孩子时,却发现对方根本不感兴趣。其实,观念和情操上的传承,吐故与纳新方面的转变,在中年人这里往往表现为一种有节制的弃旧扬新和谨慎的欲擒故纵。因为他们既要顾及父母那一辈是否能够接受,同时还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把自己事情都看透。中年是一座山的阴阳两面,中年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阳光普照的时候汲取足够的营养,润泽属于自己的土地;它在月光如水的夏夜吹来阵阵清凉,装点欲说还休的梦想;它在严厉中饱含着柔情,它在割舍中编织着纽带;它在时代的浪潮中充当弄潮儿,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匆匆过客。按理说,即便三十而不能立,四十也该不惑了;然而,大部分的中年人依旧惑着,或者仍在惑与不惑之间生活着。

猜你喜欢

同龄人中年人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17岁的青春,暖心的奉献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莫等闲,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学会赞赏自己
叫我大名儿
述说
谁动了我的零花钱
清洁工具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