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十一届苏轼学术会议综述

2017-11-13刘清泉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东坡苏东坡苏轼

◇刘清泉

2017年8月22—25日,由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平顶山学院和郏县苏轼文化研究会主办,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和郏县三苏纪念馆共同承办的“纪念苏轼葬郏915周年暨全国第21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在平顶山学院举行。

此次会议的亮点有二:

其一,开展纪念苏轼葬郏915周年活动。24日上午,与会学者乘车前往郏县茨芭乡苏坟寺村,参加东坡艺苑揭牌仪式、参观三苏纪念馆并拜谒三苏陵墓。此次会议在平顶山召开,郏县三苏坟受到与会学者一定的关注,收到苏轼葬郏相关论文5篇。刘清泉《郏县苏轼符号——谈苏轼的丧葬观》认为,郏县三苏坟这个载体,象征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的丧葬观,以及旷达的人生姿态,已衍化为郏县苏轼符号,是郏县苏轼文化的独特资源。相关论文还有刘继增、梁楠楠、刘祎桐《郏县苏轼坟前的“仗剑侍卫”——康熙年间“天下第一廉吏”张鹏翮书法诗刻碑初探》,于海峰、刘彩平《瞻仰苏轼墓祠的一道“必答题”——一代文豪苏轼究竟患何致死病症再探》,王宝郑《苏轼葬郏史实考论》,乔建功《读〈苏过墓志铭〉辩苏轼葬郏之因》。

其二,收到专著6部:陆雪卉著《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的心路依归研究》(九州出版社2017年版)、何晓苇、杨兴玉主编《东坡西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版)、方永江著《且思:苏祠外浅尝》(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版)、陆明德著《苏轼知徐州札记》(中国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谭敦容著《苏轼与徐州》(中国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和喻世华著《苏轼的人间情怀》(江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此次会议成果丰富,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湖北、海南、广东、江苏、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吉林、江西、云南、重庆、贵州、甘肃、青海、内蒙古、辽宁、台湾等20余地学者的论文121篇,并收到专著6部。综览与会者论文,从内容角度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传播、接受与版本研究

有关传播、接受与版本研究的论文共计22篇

传播研究论文1篇,彭文良《苏轼作品在生前的传播形式及其特点》一文指出,苏轼作品在其生前传播形式有结集、刻石、抄录、传唱四种,并有生前即备受推崇、边疆异域亦有读者群与本人有意传播的特点。

接受研究包括苏轼对前人的接受与后世对苏轼的接受两部分。其中,苏轼对前人的接受研究4篇,主要涉及苏轼对陶渊明、杜甫和白居易的接受。周裕锴《苏轼眼中的杜甫——两个伟大灵魂之间的对话》分别从苏轼对杜甫忠诚人格的推崇、远大志向的肯定、诗坛地位的评价、不幸遭遇的同情、艺术风格的欣赏、意象句法的化用、诗歌人生的调侃、艺术趣味和陋句的质疑等方面阐述其对杜甫的接受,指出苏轼在多种场合会想起、化用杜甫的诗句,苏轼认为自己是杜甫的知音,而杜甫则是自己的代言人。陈才智《在形神与身心之间——苏轼之于陶渊明、白居易》认为,白乐天型人格范式,上承陶渊明,下启苏东坡,是中国文人三大人格范式中的重要一环,白居易曾自比“异世陶元亮”,而苏轼则自云“出处依稀似乐天”。从晋代陶渊明的形影神释,到唐代白居易的身心问答,再到宋代苏东坡的物我相忘,构筑起中国文人范式的三块重要基石,中国文人思想也随之经历了起转合的三个阶段。另外还有赵银芳《东坡旷代慕乐天——“苏白”与其“东坡”情节略论》、高云鹏《苏轼视野中的陶渊明——兼论苏轼在陶渊明经典化过程中的意义》等文。

有关后世对苏轼的接受研究论文14篇,涉及后世话本、剧本、小说、评论、词典、教材中对苏轼的接受研究。王维玉《重审李泽厚之“苏轼的意义”》认为,李泽厚对苏轼的意义之断言,关联着其诸多理论预设,在特定历史语境下有其进步意义,并影响至今,然而就当前语境来看,李氏的理论预设值得进一步辨析,结合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苏轼的意义表现在:文化上,他并非一维理性的恪守者,而是以个性求整体,具有准宗教的形上意味;社会上,他是前后期传统文化的过渡者,并暗含着近代人文的消息;他又是贵族、士绅到平民的贯通者,也暗指着现代的方向。邹建军《〈世界文学史〉中的苏轼叙述及其缺失》认为,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世界文学史》中的“苏轼叙述”,只是简要评述、评价了苏轼的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和成就,没有具体的分析,话语方式上存在个性化的问题,总体上存在篇幅、重点、评述失当等失误,这是由于编者没有科学的编辑体例与叙述原则、没有读完苏轼的全部或主要作品、叙述方式与文学史观念存在问题等原因造成的。何梅琴《近五年关于苏轼实证研究述评》对近五年来有关苏轼生平、行迹、交游、诗词文创作、作品版本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相关论文还有曾涛《编纂〈三苏文化大词典〉的价值和意义》、江枰《论“程学盛于南,苏学盛于北”的不成立》、王魁星《论〈冷斋夜话〉的文体特征及东坡形象》、赵焕亭《近情——林语堂与苏东坡精神的一个契合点》、闫真真《钱基博的东坡散文研究》,以及刘宝强、常民强、李新、赵星、苏学文、张国培等人的论文。

版本研究论文3篇。刘尚荣《东坡词傅幹注考证》列举该书在词文、题序、注释等方面的突出特色,揭示了《注坡词》在东坡词的编年、校勘、笺注、辑佚、辨伪等方面的重大贡献。朱刚《关于婺刻〈三苏先生文粹〉所载策论》认为,《三苏先生文粹》的编者以服务于科举为目的,塑造了“三苏文”的一种形态,呼应了南宋场屋举子的需要。一方面,由于《文粹》在有关科举之文的搜集上几乎竭尽全力,其成果非常出色,故能为我们提供三苏的许多集外文章;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么多集外文的加入,且跟三苏别集原有之文混编,就有可能塑造出新的文集形态。此外,还有梁敢雄《黄州出土苏轼乳母墓志及铭文定本考》。

二、思想与精神研究

有关苏轼思想与精神的研究涉及其思想底蕴、精神风度、宗教观、君臣观、人生观、生死观、丧葬观等诸多方面,共有论文28篇。

江惜美《苏东坡的思想底蕴》认为,苏轼经历了北宋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洗礼,他体认道家、践履佛法,并精研儒学,汲取各家学说的精华而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以至出入经史、驰骋翰墨,都能无入而不自得。徐建芳《〈周易〉“易简”原则对苏轼的影响》认为易简“平易而不难,简单而不繁”的基本原则对苏轼的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外芳《论东坡风度》认为,苏轼全面学习魏晋风度,加以综合化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东坡风度”:谈玄论道、醉以忘忧、性好山水、幽默谐谑、书画怡情、医药养生、人物品评,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千古传诵。相关论文还有庆振轩《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苏轼君臣观探论》、张思齐《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亲民意识》、潘民中《苏东坡的“三不”品格略论》、孙君恒《苏轼所写墓志铭里的人生观》、彭林泉《苏轼恤狱之仁研究——以〈乞医疗病囚状〉为基点》、袁丁《苏轼与巫术——以苏轼对巫术的矛盾态度为中心》、金欢《浅析家风家教对苏轼法制思想的影响》,以及涂普生、杨常沙、刘清泉、乔云峰、夏爱民、谭敦容、杨晓宇、苏明奇、尹伟达、顾丽莉等人的论文。

其中,有关苏轼宗教观的论文8篇,袁桂娥、刘继增《苏轼晚年心灵世界探微——兼谈苏轼对汉传观音文化的贡献》认为,苏轼晚年撰写的《观世音菩萨颂》,体现了他“援儒入佛”的思想,成为管窥饱经沧桑的苏轼晚年心灵世界的“窗口”和观音“汉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相关论文还有徐培富《浅议苏轼的心性论与宗教观》、宋明刚《浅谈苏轼对杭州佛教文化的影响》、谈祖应《论“东坡禅学”之缘起及基本特征》、郭杏芳《试谈苏东坡的佛家情缘及佛教观》、刘晗《苏轼的佛教情怀与生态智慧》、刘伟《禅桨荡漾心灵歌——苏轼耽禅原因考略》、陆雪卉《苏轼布施观研究》等。

三、文学与艺术研究

有关苏轼文学与艺术的研究论文共计24篇,其中审美研究9篇、文学作品研究9篇、书画作品研究6篇。

冷成金《悲剧意识的源起以及苏轼词悲剧意识研究》、包树望《苏轼理趣诗中的悲剧意识》和宋春光《悲剧情怀与苏轼形象的理想化》3篇探讨了苏轼诗词文中的悲剧意识,其中,冷成金从悲剧意识的兴起与情—理—情的价值建构理路、在悲剧情怀中归于心理本体、悲剧意识的兴起与化时间为空间的时空关系、对悲剧意识的审美超越四个方面论述了苏轼词中的悲剧意识。杨胜宽《三苏父子的怨刺诗学观》认为怨刺诗学观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批评史上具有悠久的传统,三苏父子的诗学观念内容丰富,他们的怨刺诗学观一脉相承,无论放在传承孔子以来的诗学传统观念,还是放在北宋诗歌发展现实需要的背景上,三苏怨刺诗学观都很重要,且价值巨大。审美研究还有李静《东坡词:壮美词格的多重构成》、赵伟东《苏轼文艺观的三维观照》、马蓉《苏轼自然审美思维方式探析》、高春林《寻找苏轼,或寻找灵魂旧址——谈〈此心安处〉创作兼论苏轼诗学》、罗浩刚《苏轼“问月”的文学思想史意义》等。

对苏轼文学作品的研究有商拓《试论苏轼诗歌的对仗》、王渭清《东坡俳谐论》、马银华《苏轼密州超然台唱和及其文化意蕴》、喻世华《苏轼润州词辨证》、王双同《政治际遇下的东坡辞赋创作研究》、张宏《传世杜诗书法与杜集校勘——以苏轼书〈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为例》、阮忠《苏东坡流贬海南儋州的“和陶诗”论》、吴增辉《文化视野下的苏轼和陶诗平议》等。韩国强《论苏轼〈艾子杂说〉的政治倾向》从暴露官场的黑暗、怒斥暴君的残暴、揭示变法的弊病三个方面论述《艾子杂说》,阐明了其嘲讽世情、讥刺时病的政治倾向。此外还有苏轼与他人作品的比较研究,如闫续瑞《苏轼、苏辙送别诗情感之比较》、周于飞《张问安张问陶唱和诗与苏轼苏辙唱和诗之比较》等。

书画作品研究方面,王万洪《宋代巴蜀书法综述》认为,宋代巴蜀书法达到了巴蜀书法史的最高峰,文人学者书法、民间书法、宗教书法在这一阶段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苏轼为核心的巴蜀书法人才实盛,并在全国处于独领风骚的显赫地位。因此,两宋三百多年,是巴蜀书法在历史上最兴旺的时代,不仅在当时占据了文献整理、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等领域的高水平位置,同时泽被后世,影响巨大。书画研究还有由兴波《宋代“书法四大家”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比较研究》、李新《绚烂之极是平淡——苏轼书画艺术论》、杨吉华《苏轼诗画论中的“文人”探绎》、王琳祥《苏轼〈赤壁赋〉墨迹长卷传世记》、徐晓洪《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立屐图研究》等。

四、文化与地域研究

文化与地域研究论文共计21篇,其中文化研究8篇、地域研究4篇、时代价值研究9篇。

文化研究方面,潘殊闲《苏轼的养生智慧及其当代启示》认为,苏轼的养生思想与实践已升华为一种养生的智慧,即心养、身养、食养、药养和境养。苏轼的养生智慧启示我们,养生需要有强烈的养生意识、良好的生活环境、基本的物质保障,这三者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如果说养生意识属于精神层面,那么生活环境与物质保障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混合层面,精神与物质必须并行不悖,方可相向而行,才能抵达康养的幸福彼岸。相关论文还有张馨心《卫浴 养生浴德净心——苏轼与沐浴文化探论》、丁沂璐《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再论苏轼与医学文化》、俞兆良《苏东坡的酒肉人生与他的豁达情怀——以东坡酒和东坡肉为例》、肖根胜《苏轼心目中的“桃花源”——苏轼密州〈后杞菊赋〉之“南阳之寿”考辩》、颜正源《苏东坡的诗酒风流》,以及李公羽、于海峰、刘彩平等人的论文。

地域研究方面,孙晓东《苏轼与地方志》认为,苏轼在全国各地为官游历所留下的诗词文赋、活动遗迹是宋元明清地方志编纂中的重要内容,他和宋代方志名家的交往,他所撰写的《东坡志林》,都对后世地方志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域研究相关的还有刘继增、梁楠楠、刘祎桐、乔建功、苏慎等人的论文。

时代价值研究方面,方永江《论东坡文化及时代价值》认为,东坡文化是以“三苏”为中心而形成的名人文化,是综合仁爱、旷达和博大精神特质的中华文化。它产生于北宋,经南宋、元、明、清、近代的衍生发展,在当今仍然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还有苏泽民《三苏家训的特点和普世价值》、谢仿贤《谈谈东坡家风》、苏俊七《让三苏的家风家规家训推动国风国规国训的确定》、王宪斌《苏东坡为政观念引发的现实思考》、肖汉泽《从苏轼的调研谈政协调研的方法论原则》、齐念慈《东坡文化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的中国话语》、吴书芹《东坡文化与海南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孟昭全《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学研苏学之路》等。

五、生平与家世研究

有关苏轼生平与家世的研究论文计14篇。

其中,有关苏轼生平研究的论文10篇,李景新《苏东坡北归卜居考》指出,苏东坡北归过程中,曾动过定居蜀川、杭州、龙舒、常州、真州、许昌之念,后来只在常州和许昌两地选择,最终考虑到政治局势的因素,放弃了前往许昌定居的计划,选择了定居常州。生平研究相关论文有4篇与颍州相关:郭世轩《颍州的魅力及其诗词表现——兼论苏轼的颍州诗意书写》、陆志成《欧苏颍州之文坛盟主责任交接》、姜伦《苏东坡颍州祈雨纪事》、李兴武《颍州事涉东坡的两次祭祀》。此外还有海滨《丁谓执殳,为苏前驱——丁谓与苏轼流贬海南经历对读》、刘奉《苏轼徐州治水亲水的历史功绩》、陆明德《友谊如山重,双星耀古今——试论苏徐州与文同的亲密交往》、周云容《北宋前期官制体系下的苏轼官职解读》,以及王宝郑等人的论文。

关于三苏家世的研究论文4篇,包括苏青龙《苏辙、苏过叔侄寓许考》、苏登科《试论许昌苏氏族谱中的祖源问题》、苏士福《苏味道故里追述》、张斌《关于大裴存为赵郡苏氏祖居地、宰相苏味道故里的考证》。

此次会议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论文学术性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限于篇幅,此不赘述,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猜你喜欢

东坡苏东坡苏轼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
东坡画扇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