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造林育苗的培育及移植方法分析

2017-11-12孙素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苗木

孙素英

摘 要:随着全民经济的提高,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和生态显著改善,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不断推进造林绿化十分重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造林育苗,但当前林业苗圃属传统工艺,育苗效率并不高,加上苗阶段管理不够完善,使它很难达到苗木需求。另外,造林过程需要大量的移植幼苗,所以如何做好移植方法对提升栽植后的成活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改变现状,积极分析造林育苗技术,促进其完善和提高,加强苗木移植提高成活率,以有效地实现快速发展的城市造林绿化和城市功能的管理。

关键词:造林工程;苗木;培育技术;移植造林

在现代化造林工程中苗木的培育技术以及苗木的移植造林方法,是整体苗木健康良好成长的重要前提。培育和移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为了降低苗木的枯死率,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必须要加强对苗木生长各个阶段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以及人工条件,随时掌控苗木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解决危害苗木成长的不利因素。扩大我国植树造林的面积,增加森林的覆盖率,进一步对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植树造林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育苗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绿化工程持续推进的基础,强化造林育苗的技术分析和苗期管理提高,不仅可以提升林业育苗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其质量。简单来讲,通过造林育苗技术和苗期管理的深化分析,整个林业育苗可以实现大跨度的进步,技术上的难题和管理中的不足都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体现如下:

1.选良种育壮苗,要认真注意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造林。育苗造林要注意“三选”,即:选择优良母树采种;选种育苗(把采回的良种再选择饱满、优良度好的种子育苗);选苗造林(起苗时,选取生长健壮的一、二类苗造林,把三、四类的病、弱、劣苗淘汰)。

2.选用优质土地,苗木的成活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苗所选用地质的优劣,而地质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所培育苗木的成长问题以及发育问题。优质的土地可以对苗木的培育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充足的营养,而劣质的土壤不能为苗木的成长提供所需条件,需要人工进行培育。

3.培育前种子进行预处理。播前的种子处理春播时逼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雨季一般播种干种子,如果能准确掌握雨情时也可浸种。秋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浸种、催芽。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结果表明:无休眠特性的种子用45℃溫水浸种或随采随播,湿沙储藏,其发芽率均较高;具休眠特性的林木种子,可采用60~100℃热水浸种、化学药剂处理、机械擦伤或层积催芽,可破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发芽.更有利于培育后的存活成功率。

4.在培育的各个阶段,严格控制种子的施肥次数以及施肥数量,不同成长阶段的施肥量也不同。施肥的同时务必把控好对苗木水分的控制,以便苗木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植树造林工程苗木的移植方法

在现代造林育苗过程时,苗木的培育工作是加大森林覆盖率以及城市环境绿化程度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但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由于地域情况以及环境的不同以及苗木的移植方法不当,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的不同,提升移植后的存活率,需要的工艺技术和经验方法:

1.苗木栽前处理:①消毒:凡由外地运入之苗木,应用3~5度石硫合剂药液喷洒根、干,避免带菌染病;③分级和修整:按苗木大小、根系好坏分别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管理,对劈伤的枝干和主侧根应予修整;③浸泡:由外运入之苗木或在贮藏中失水的苗木,栽前必须在清水中浸根12-24小时,以利成活。

2.造林规格,造林密度要合适。如果所备选苗木的高度过小,与其他符合标准规格的苗木同时移植,会降低植物成活率。一般情况下,应挑选高度大约在 40~120cm 的苗木。在造林移栽前,就要根据树种的特性、立地条件的好坏以及结合交通等情况,确定适当的造林密度。根据实践,造林每亩的株数是:马尾松222-444株,杉木150-250株,桉树111-222 株,木麻黄167-240株,毛竹20-25株,油茶80-100株。

3.现代植树造林工程中,当苗木达到一定的生长阶段,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根据苗木的生长状态进行移植。苗木的移植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机性质,在不同的地域,其移植时间不同。通常情况下,北方的移植时机一般固定在3~5月份,因为在这段时期冬季的严寒慢慢过去,气温逐步回升。抓住合适的苗木移植的时机,不仅可以保障苗木整体的成活率,而且丰富了技术人员在移植造林技术上的经验。

4.决定造林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在于移植方法的把控。在林业工程中最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苗木枯死率,提高苗木成活率。时机与规格大小是苗木移植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同时要重视移植苗木技术。移植过程中,技术人员务必确保被移植苗木的整体性,健全的苗木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土壤环境,同时,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不能将苗木折断或者损坏。移植完成并不能代表工作就圆满结束,务必保障苗木有充足的光照、水分以及营养,预防枯死。

三、预防病虫对苗木的伤害

1.因地制宜地防治

目前,对苗木的成活最大的威胁因素是病虫的伤害,消除病害不仅可以使苗木重新获得营养及水分,同时,还可以保证整体苗木的成活率。但是根据对受害苗木的观察发现,病虫害有不同的种类,每种病害的危害程度不尽相同。需要技术人员对各类病害进行分类,对病虫害实行差异性治疗。例如,在苗木移植后的初期,对幼苗进行营养式的保护,避免受到危害。其次,在成长阶段采用药物减轻危害。

2.针对不同季节的病虫害要严加预防

病虫害发生具有季节选择性,不同季节病害发生的几率不同。一般来说,冬春两季是病害产生的频繁阶段,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最佳阶段。寒冷的冬季,气温降到了最低点,及时对苗木喷洒药物,有效抑制害虫的滋生。相对于气温较低的冬季,春季是病虫的滋生阶段,并且处于萌芽时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其扼杀在初期阶段,抑制其发展态势。

四、结语

现代造林育苗是一种森林资源的载体,对于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林业的发展形式与其它行业不同,在现代造林育苗工程中苗木的培育技术以及苗木的移植造林技术,是整体苗木健康良好成长的重要前提。培育和移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为了降低苗木的枯死率,综合造林工程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随着科技以及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在林业工程中注入了新的苗木培育技术和移植方法方可达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华.研究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J].低碳世界,2017,第1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苗木
苗木供求信息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最新苗木行情
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