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教学中话美育

2017-11-12颜红丽

课外语文·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育古诗词小学语文

颜红丽

【摘要】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语言简练生动,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了明丽怡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情感,流传千古,为人称颂。诗中的画面美、意象美、音乐美等与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审美的艺术价值很高。如果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古诗词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如何把美育渗透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教学活动,把美育巧妙渗透,让学生融入诗词,感悟诗词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巧引妙对,感知古诗词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词的语言,妙不可言,它的一字一句总是可以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为我们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教师在教学中应巧设情境,恰当运用多媒体来展现这些优美的画面,引导学生欣赏、感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远近视觉感官、动静相结合描绘出的画面感,体味古诗词的所蕴含的画面美、色彩美。比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可以这样引导:

【教学片段举隅】

“接天莲叶无穷碧”

1.引一引:孩子自由读读这句诗,说说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碧)

2.读一读:闭上眼睛,听听老师的朗读,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3.赏一赏:课件出示满湖的莲叶多张照片

4.品一品:是啊,诗人写得多好啊。以“接天”“无穷”“碧”几个巧妙的字眼,就把这满湖的莲叶,满眼的绿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5.吟一吟:“满湖尽带翡翠”“一绿尽收眼底”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

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学生不仅对古诗的解读更加深入,对古诗的感悟更加透彻,而且对古诗中的色彩美也更具有形象的美感。这样的教学,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巧接妙点体味古诗词的意象美

古代大思想家孟子也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古诗词教学非常注重对作者的生平背景的了解,因为很多诗词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情趣心境有很大的关系,只有走近作者,才会为教学搭建起丰厚的文化平台,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使教学更有厚度和力度。

比如罗才军老师在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通过默读、圈画、想象、体味、分析、补白等手段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层层叠加的喜悦意象,让人惊喜。一首诗歌里竟藏着“七喜”,喜极而泣、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笑颜开、喜从天降、想象中的 喜,现实中的喜。古诗词里的意象美,妙不可言!

三、巧吟美唱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音乐与文学总是相辅相成,如影随形;我国的古诗词与音乐,也是相伴相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诗原用于吟唱,它讲究节奏、韵律,正与音乐不谋而合,诗词中的平仄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与音乐中旋律相契合。所以,只要是诗词,即使我们不唱,诵读起来也是掷地有声,朗朗上口,我们会感受到音韵的悦耳、顺畅美,节奏的均匀、和谐美,音乐的旋律流溢在诗歌里。许多诗只要读一读,就美得使人流连忘返、神情激荡。孟浩然的《春晓》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押韵,一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缓急交错、疏密适宜、和谐匀称的节奏美。

再如现代就有许多歌曲是以诗词原文作为歌词谱曲的。著名歌星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就是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独上西楼》就是引用李煜的《相见欢》……在教学古诗词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歌曲,增加教学的趣味,使学生更加体会到诗词的美妙!

四、巧结妙启,实践古诗词的对仗美

一篇好作品不仅具有外在的形象性,也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内在的结构美,对仗美,而这些便是文章的骨架。但是,如何把这样的结构美、对仗美教给学生呢?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有机渗透,让学生从中感受。一位名师樊矞华教学《絕句》时,在学生已经明白诗句的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当一个小诗人,启发学生观察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前两句是一个词一个词对应的,后两句也是如此对应的,这就是对仗;接着她让男女生配合读对联,启发学生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告诉学生这就是对联诗的特点。然后,尝试先用“黄鹂鸣,白鹭”的句式让学生创作对联诗句,接着逐步加大难度,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并加以启发,提醒他们注意词性相对、字数相等、押韵等对联的要求。在这个巧结妙启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诗句的韵律美、结构美、对仗美。

五、巧置妙导,品味古诗词的文化美

古诗是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贴近儿童生活,为诗歌与儿童生活搭上桥梁,缩短距离,让学生尽情触摸诗歌的情趣,享受传统文化的盛宴。

以《元日》一诗的教学为例。这首诗写了许多春节的习俗,除了“饮屠苏酒”的这个习俗学生会比较陌生,而贴春联,放爆竹的传统文化,孩子们还是很熟悉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诗句创设多重语境,让学生畅所欲言,感受春节的传统文化。比如“放爆竹”时,让孩子看着插图说一说“放爆竹了,孩子们,多开心啊!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诉说内心的兴奋;“赠春联”时,让孩子们,来感受不同内容的春联应送给不同的人。从而感受春联是我们中华经典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巧妙地把孩子们一次次置身于一个又一个语境中,来回穿梭于古今之间,感同身受。接着,由“元日”这一主题拓展开去,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主题的诗句,促进儿童深入了解我国春节传统文化习俗,并在吟诵的过程中爱上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

综上所述,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培养,可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深刻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审美教育的做法,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感受美、体验美,最终达到以美怡情、以美明真、以美导善的境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古诗词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