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7-11-12唐流锋
唐流锋
摘 要:肠毒综合征是夏秋季节肉鸡常发的一种多病因综合征,可引起肠黏膜炎症、肠壁脱落出血甚至坏死,使肉鸡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增加了饲养成本和用药成本,给肉鸡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阐述了该病的特性,结合发病原因与临床症状,得出肉鸡肠毒综合征预防以及治疗措施,以期为肉鸡肠毒综合征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鸡;肠毒综合症;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经济状况逐渐变好,人们对市场上的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鸡肉因为营养丰富、价格适宜、口感佳而越来越受到追捧,所以饲养者纷纷加入到肉鸡饲养的行列。在我国商品肉鸡饲养发达地区的商品肉鸡群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消化好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脱水为特征的疾病,就是肠毒综合征,这会给肉鸡养殖户带来巨大困扰。此病多发于30~40日龄肉仔鸡,一般地面平养比网上平养发病率高。养殖户怎样才能控制病情,把损失减到最低是现时面临最大的问题。
一、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1.细菌感染。常见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A型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坏死性肠炎,肉毒梭菌引起全身麻痹性的毒素中毒,使肠蠕动加快,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时间短导致消化不良,其中以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较为常见。
2.病毒感染。主要是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弧病毒等,多感染幼龄小鸡,主要在冬季流行,一般通过粪便经口传播。肉鸡感染了此类病毒可引起肠炎,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
3.球虫病。由于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黏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几乎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脱水,这是引起肉鸡粪便变稀,粪中带有没消化饲料的原因之一。球虫病造成肠道内皮的损害,使机体发生肠道的炎症,而肠炎造成的内皮损害又为球虫虫卵的附着创造了条件。
4.非传染性因素
(1) 饲料因素。饲料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能促进细菌与球虫的大量繁殖,加重症状,所以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就越严重。而饲喂能量相对较低的饲料,发病率也相对较低。另外,饲料存贮不当,腐败变质,发霉冰冻,饲料中含的毒素直接进入肠道,引起肠毒综合征。
(2)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在该病发生的过程中,球虫和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肠黏膜细胞迅速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性过度增强,是肉鸡猝死征的发病率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
(3)毒素的影响。这些毒素可能是外来的也可能是自体产生的,外来的毒素可能存在于饲料中,也可能存在于饮水及作为饲料的副产品成分中,如黄曲霉毒素、镰孢毒素等直接引起肝坏死,小肠黏膜出血,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自体产生的毒素是指由于肠上皮细胞被破坏,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以及虫体的死亡、崩解后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从而在临床上出现兴奋不安、尖叫,昏迷衰竭死亡的情况。
(4)消毒药的无序使用。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用低廉的消毒药作为灵丹妙药,去控制一些疾病,由于长期因消毒药造成肠道内的菌群失调,而引起家禽的长期拉稀。
(5)应激因素。天气温度的变化、冷热因素的刺激、饲养密度过大、育雏温度过低、环境潮湿、水质不良、更换饲料、疫苗接种和转群等因素都可造成肉鸡产生应激反应。这些因素的刺激还能使肉鸡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导致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6)生理原因。肉鸡生长速度过快,需采食大量的饲料,而胃肠道功能发育相对滞后,采食的饲料超过了肉仔鸡的消化能力,故出现消化不良。
二、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延长,病鸡开始精神萎靡,缩头缩颈,采食量下降15%左右,鸡粪便变稀,粪便中含水率增高或鸡粪变粗,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随着时间延长,鸡粪中可见大量未消化的饲料,粪便颜色略黄,西红柿或鱼肠样,进而开始腹泻至水泻。后期有的病鸡可见兴奋不安、尖叫、乱窜和头颈震颤等神经症状,之后瘫痪,衰竭死亡。
三、病理变化
在发病的早期,十二指肠、空肠肠壁肿胀,肠黏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灰白色,似一层鼓皮,易剥离。随着病情的发展和腹泻,肠壁变薄,黏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黏脓样,个别鸡群表现特别严重,肠黏膜几乎完全脱落崩解,肠壁薄,肠内容物为橘红色、番茄样和鱼肠子样粪便。死鸡两腿向后伸展。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四、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和适宜的温度,雨季应勤换垫料,保持饲槽的干净,防止饲料霉变。发病后应及时淘汰病弱鸡,更换垫料,严格消毒(饮水消毒、带鸡喷雾消毒)。
2.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特别是富含维生素A、D3、B2、E和微量元素、益生素等全价饲料,经常补充电解质,有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可提高饲料转化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增强抵抗力,减少肉鸡发病。
3.减少和有效控制应激因素的发生。肉鸡由于其生长速度快,抗应激能力差,所以在养殖过程中特别要重视管理工作,减少应激因素。
4.做好球虫病的预防工作,减少球虫病的发生,尤其是小肠球虫病,不能麻痹大意,用药量要足,疗程要长,治疗要彻底。治疗时采用穿梭用药、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等方法,尽量避免和减缓产生耐药性,可以将抗球虫药物与一些能控制细菌继发感染的抗生素类药配伍使用,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实行严格消毒制度,及时隔离病鸡,要经常带鸡消毒,必须定期对饲槽、饮水器、鸡舍、鸡笼等设备及地面进行彻底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及潮湿的垫料,并将其堆积在固定地点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饲料和饮水,切断传播途径。
6.保持鸡舍通风良好,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尤其在温暖多雨的高湿季节,必须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防止过度拥挤,受热受湿。
7.注意疫苗的应用,改饮水为滴口、点眼、滴鼻或喷雾。应用免疫增效剂,消除免疫抑制,提高肌体对疫苗的应答能力。
五、治疗
本病主要从抗菌、抗厌氧菌、抗球虫、纠正电解质的平衡及修复肠黏膜来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杀灭肠道内有害细菌,防止继发感染。黏膜修复剂可以修复损伤的肠黏膜,改善消化机能,防止有害物质侵害肠黏膜。抗球虫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球虫病,避免球虫病造成肠黏膜的损伤,发病后每天用电解多维双倍量饮水,同时可按如下方案进行治疗。
1.抗球虫药,如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等,按说明使用。
2.硫酸新霉素、安普霉素联合用药,增强药效,抑制肠道有害菌群的滋生,连用3~5天。
3.杀灭肠道厌氧菌可用甲硝唑拌料,甲硝唑75g/天,连用3~5天,效果较好。
4.调理肠道菌群,停药后选用益生素等生物制剂,连用1周,利于肠道功能的迅速恢复。
六、结语
总所周知,肉鸡养殖是我国畜牧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养殖人员的致富,更可以带动相关经济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肉鸡肠毒综合征是困扰养殖户的主要综合疫病,对肉鸡生产成绩及食品安全都有严重的影响。只有深入了解肉鸡的发病病因,做好有效的預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其发病率,才能提高肉鸡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养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张东,宋典民.肉鸡肠毒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J]. 畜禽业. 2011(12).
[2]于宗琴,王振勇.肉鸡肠毒综合征发病新特点及防制对策[J]. 北方牧业.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