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疾病预防控制
2017-11-12陶林
陶林
摘 要:猪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牲畜,同时也为许多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养殖工作的不断发展,现今许多猪群的养殖与管理呈现大规模、集中化的趋势,导致猪群患有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几率在不断上升。本文主要分析猪群患病的原因,进而列举猪的疾病的主要几种类型并给出防治方法以及综合性的预防方法,对提高猪的质量、增加经济收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猪;疾病;预防控制方法
当猪群的各种疾病发生后,不仅会使猪群数量减少、品质下降,还会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以及带给人们食用猪肉的恐慌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猪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而提高猪的品质,保障经济效益应是广大养殖人员需要关注研究并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猪的疾病原因分析
1.养殖环境因素。脏乱潮湿的养殖环境往往是猪的疾病发生的一大诱因。病原体在此环境下容易变异和存活,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与其他疾病感染诱发其它疾病。例如,猪气喘病在感染巴氏杆菌的情况下会诱发肺炎等。现今的养殖户为方便管理而将猪群进行集中养殖,随着猪群数量的增多,使得疾病加速扩散,严重阻碍了控制疾病工作的进行。
2.滥用疫苗和药物。疫苗和药物可以帮助猪群预防疾病的感染进而提高免疫力。现今许多养殖户对于疫苗和药物的认知不到位,在选择使用时经常会出现许多误区致使猪的疾病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有些养殖户为节约成本,不用疫苗、药物或者使用不正规的疫苗和药物,而无法保证猪群的健康。
3.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低。许多人觉得养猪的前景好、利润高,于是纷纷加入养猪行列。但他们缺乏系统的管理经验,养殖水平普遍较低,对猪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也较低,在猪患病时无法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导致猪的品质下降,影响了其收益。
4.缺乏严谨的免疫程序。猪从出生到进入食品市场的过程会历经多道程序,免疫程序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但许多养殖户顾虑成本、时间,经常会在免疫程序一环中“偷工减料”,如不按时为猪群接种疫苗、减少疫苗的使用量等等。这给猪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困扰,不但不利于后续养殖工作的进行,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猪的常见疾病类型及其防治方法
1.气喘病。气喘病是猪常患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气喘、咳嗽,多集中于胸腔和肺脏部位。该病会导致猪的饲养时间延长、成本增加,严重时可致猪死亡。饲养自家母猪所繁殖的猪仔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猪的疾病的发生,但随着养殖场地规模的扩大,为保证饲养规模,因此需要引进外来猪仔。引进过程中养殖人员需对猪只的各项情况进行严格监控和检查,除经常性的清理消毒通风外,还要定期到正规地方请专业人员为猪群接种疫苗,以保证其健康生长。
2.链球菌病。链球菌病主要是由多种病态链球菌感染产生,无明显发病载体。若人食用了患有此病的猪肉会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发生。防治方法:对于猪仔要进行各种正规疾病疫苗的注射,做好预防工作,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抗菌素等药物,并加大养殖环境的清洁消毒通风工作,从而降低猪的患病率。对于患有链球菌病的猪群主要通过一些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
3.猪瘟。猪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常见症状为猪的器官有淤血,甚至有的器官会出现坏死的情况,猪一旦感染,死亡率极高。它的防治方法是:在初期定时进行接种疫苗,并及时将感染的猪隔离,严重时要将其焚杀。
4.猪丹毒。猪丹毒症状为:初期猪会出现红色眼屎,渐渐猪身会有红色斑疹产生,严重时会出现皮肤溃烂、虚弱致死现象。作为一种传染性、适应力、存活性极强的急性热传染病病毒,会给猪群带来毁灭性的伤害。防治方法为前期进行接种疫苗,约每半年一次。对已感染病毒的猪使用如青霉素等相应药物注射,并定期对猪舍进行打扫和消毒。若有因此病死去的猪,要将其焚烧,严防病毒的传染。
5.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症状为:猪面部变形,部分部位有萎缩特征。该病会使猪的生长速度减缓、免疫力下降等,甚至容易感染其它疾病。在做好各项日常清洁工作以及检查工作后,将患病猪群进行隔离饲养,
三、综合性预防方法
1.构建健康养殖环境。良好的外在环境可以增强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在猪舍日常的管理中,要定期进行打扫、消毒、通风等,保持猪舍的适宜温度。养殖人员应注意不要集中养殖,且猪群之间需用栏杆隔开,以避免疾病的快速传播。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把控人员的进入,严防外来病菌影响猪群的健康。同时,养殖人员要对猪群情况实施全面的监控,保證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2.科学选择猪仔品种。猪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后天的成长。好猪种的抵抗力和吸收营养能力都较强,因此,养殖人员需挑选身体强壮的猪仔,再进行科学饲养。在购买猪种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一要注意控制数量,勿进行频繁购种;二是尽量在同一地方购买,以避免多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三是避免购进离乳猪,因为此类猪群易传染病毒;四是尽量不购买降价猪只,因为此类猪只极有可能感染传染性疾病,农户通过降价来弥补损失,不利于后期养殖工作的进行。
3.及时进行疾病诊断。养殖人员在关注、全面监控猪的状况时,可猪的外在特征如肤色、五官、动作等的改变进行及时地诊断,若有病变便可及时给予治疗,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蔓延,降低了猪的死亡率,而且会减少利益的损失。同时,养殖人员需不断提升自己的养殖技术,严格监控各养殖环节工作的进行,从而提高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
四、结语
猪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肉类食物,带来的经济利润较高,养殖人员也越来越多。但只有真正的优质猪品才能创造更长远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养殖人员不要只关注眼前利益,而是要严加预防监控猪的疾病的发生,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解决问题,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宋俊珍.猪的疾病预防控制[J].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86.
[2]高云峰.论猪的疾病预防控制[J].农业与技术,2017,37(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