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策略分析

2017-11-12叶科汉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猪养殖链球菌病防治策略

叶科汉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逐渐朝着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生猪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在新时期背景下,作为一种常见的畜牧行业,生猪养殖逐渐发展为较大的规模,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链球菌病,增加了生猪养殖的成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做好链球菌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生猪养殖;链球菌病;防治策略

链球菌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溶血性的链球菌感染而形成,病原体包括猪链球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等,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我国将链球菌病列为二类动物疾病,而在养猪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病对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只有加强对其的综合防治,才能使生猪健康生长,降低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实现生猪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

一、生猪养殖中的链球菌病概述

1.病原特点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链球菌病,尤其是夏秋炎热潮湿季节,呈现出地方流行性特征。通常猪链球菌病多属于急性型,潜伏期较短,生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可能感染链球菌病,并且生猪的生长期与病猪的死亡率密切相关。带病菌猪和病猪是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许多病原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进行大范围传染。养殖人员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忽视生猪管理,不能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则会造成猪链球菌病的传播,不仅感染猪、人,还会感染牛、马等其他类动物。

2.临床症状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脑膜炎型。对于日龄在70~90的范围内的断奶猪和哺乳猪群而言,其极易发生脑膜炎,生猪患病之后的体温达40~42℃,出现嗜睡、流鼻涕、便秘等症状。如果病猪的病情不断加重,还会出现磨牙、转圈等症状,不断消瘦而衰竭死亡。②急性败血症。成年猪极易患上急性败血症,传播速度快且发病急,造成大范围流行;如果生猪患上急性败血症,病猪体温会快速升高,出现卧地不起、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并且腹部和颈部会呈现紫红色病斑,甚至突然死亡。③关节炎。关节炎多发生在仔猪身上,大部分都是脑模炎和急性败血症转变而来,如果病猪的关节肿胀,则病猪会卧地不起,并随病情的加重而无法站立行走,最终造成关节组织化脓性坏死。

二、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策略

1.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养殖人员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全进全出和自养自繁的饲养模式,有效落实检疫隔离制度,尽可能避免从外地引入新品种的猪只,从而切断生猪养殖场外的链球菌病。同时养殖人员应该及时清扫猪圈,尤其是粪便,确保猪圈内外部的干净整洁,避免滋生细菌,并对猪圈的换气通风环境进行认真检查,彻底消毒,对猪圈场地及其用具进行定期清理,及时清除老鼠、苍蝇等有害生物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养殖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应该使用适当的过氧化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对水管、水槽等设备进行消毒,如采用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消毒过道和养殖场,选用1:3000復合酚进行生猪消毒。另外,养殖人员应该动态性、全方位观察生猪的实际生长情况,恰当选择饲料进行饲喂,为生猪提供合理的营养补给,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促进生猪免疫能力的提升。如果生猪养殖中出现疫情,必须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上报,以免扩大疫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强化链球菌病的治疗

在生猪养猪过程中,如果生猪患上链球菌病,养殖人员必须要将病猪进行隔离,以生猪的患病情况为依据进行针对性治疗,如通过药物治疗患有脑膜炎和急性败血症的病猪,服用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或磺胺嘧啶钠、青霉素等药物。如果生猪患上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的疾病,养殖人员应该在病猪脓肿成熟之后进行切开,彻底清除其中的浓汁,然后涂上适量的红霉素软膏;如果生猪患上关节炎型的疾病,养殖人员可以使用抗菌素与抗风湿,如庆大霉素、头孢噻呋等。同时养殖人员需要合理的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如焚烧、深埋等,以免滋生各类细菌,进一步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

3.加强疫苗预防

养殖生猪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注重生猪免疫规程,按时、定期接种处理饲养的生猪群体,尤其是链球菌弱毒活菌苗的接种处理,并以链球菌的理性菌株为依据恰当选择菌苗,促进疫苗接种后实际效果的提升。在接种的过程中,30~45日龄的生猪需要实施一次接种,母猪则要间隔180天进行一次免疫处理,若母猪正处于怀孕的状态,在产前15~20天实施一次苗裔接种,然后后备母猪接受配种的15~30天内进行一次接种,免疫期会达到180天左右。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事项:疫苗注意前后的10天左右,严禁注射或饲喂任何类型的抗菌药物,以免降低免疫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猪链球菌流行季节中,养殖人员可以将一些药物掺入到猪饲料中,如金霉素、土霉素等,有效防治链球菌病。

三、结语

养殖人员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意识到猪链球菌病防治的重要性,对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病原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了解这类疾病;同时以病型为依据,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从而更好地治疗病猪,降低病猪的死亡率。当然养殖人员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注重饲料搭配的均衡性,对猪圈的消毒和清洁等工作进行定期开展,使猪圈拥有良好的换气通风条件,结合生猪类型进行疫苗接种。采取上述措施,能够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增强生猪的抵抗力,减少生猪养殖成本,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柏秀娟. 生猪规模养殖疫病防治探讨[J]. 中兽医学杂志,2015,(12):78-79. [2017-08-08].

[2]赵昌禹. 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J]. 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7):50-51. [2017-08-08].

[3]屈政. 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05):165. [2017-08-08].

[4]吴明光. 生猪养殖链球菌病防治方案[J]. 中国畜禽种业,2016,12(11):118. [2017-08-08].

猜你喜欢

生猪养殖链球菌病防治策略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农村生猪集中养殖污染及其治理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从市场需求前景出发支持生猪养殖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