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栽培对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7-11-12邓胜兴王振兴李玮娟
邓胜兴+王振兴+李玮娟
摘 要:在柑桔栽培过程中采用生草栽培方式,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园小气候,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通过试验结果得出,通过生草栽培,土壤肥力相关的指标逐渐提高,能够实现对柑桔生长区域的土壤温度、树冠层空气湿度等进行有效调节,为柑桔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提供保障。
关键词:生草栽培;柑桔;产量;品质;影响
为了提高柑桔产量,保持其良好的品质,应注重与之相关的栽培方式使用。为了实现对生草栽培在柑桔生长中的有效使用,注重生草栽培对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增加柑桔生长中的营养成分,为其正常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生草栽培方式的支持下,柑桔栽培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且其生态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提高柑桔产量的同时将改善其品质,具有良好的市場应用前景。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在重庆市长寿区现代农业园区内选取W.默科特杂柑品种约50亩左右,株行距为4×5米,树龄6年,试验时间为2015年9月到2017年3月。在草种选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增强其环境适应性,选择禾本科植物百喜草与三叶草,并进行了有效处理。具体包括:试验中处理1为对照组;试验中处理2为相间隔行方式下三叶草与百喜草的栽植;试验处理3为三叶草进行单栽;试验过程中通过对栽植密度的有效控制,实现了试验区域全部生草,并在高温干旱来临之前采取割草的方式对柑桔树盘进行覆盖。
2.试验方法
(1)土壤测定:基于柑桔生长区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中应取20cm深的根际土壤。
(2)pH值测定:将风干后的土壤20g放入烧杯中,加入20g的水,静置1小时后,过滤,用pH仪电极测定土壤pH值。
(3)有机质测定:用容量法(外加热法)重铬酸钾氧化—油浴加热法来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4)土壤元素测定:采集的土壤样品装入干净塑料袋,放入标签,带到实验室后进行风干,然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供测定用。测定方法按照LY/T 1270—1999规定,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在AA-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生产)上进行土壤。上述分析方法和详细操作步骤见《土壤农化分析》。
(5)果实品质测定:用实验室常规方法测定。
二、结果与分析
1.生草栽培对柑桔生长区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试验中通过对生草栽培下柑桔生长区域土壤肥力的影响分析,能够了解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作用下的土壤肥力情况。
如表1所示,试验中处理1对照方式,试验前后柑桔生长区域肥力指标变化不大;其它处理方式作用下柑桔生长区域土壤肥力指标会随着生草栽培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促使柑桔生长区域的土壤肥力得以提高。试验过程中通过对生草栽培中不同处理方式与对照分析,土壤肥力相关的指标逐渐提高,像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其中,采用三叶草单栽的方式效果最好。
2.生草栽培对柑桔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通过对3种生草处理方式的使用,能够了解到生草栽培方式作用下对柑桔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实际影响情况,促使柑桔栽培中实现生草栽培方式的有效使用。在具体的试验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时期生草栽培方式的使用,将会对柑桔果实产量及品质产生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中若采用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生草进行处理时,对柑桔果实产量及品质有着一定的影响。试验过程中花费2年的时间对生草进行有效的栽培,有利于提高柑桔果实产量,并改善其品质。具体表现在:(1)第一年生草栽培中所采用的处理方式2、3分别与处理方式1进行对比,发现对柑桔果实的产量影响不大,其品质所受影响不明显,主要在于此时生草栽培、柑桔生长中的土壤温度、树冠空气湿度变化并不明显,未出现异常的气候条件;(2)第二年不同处理方式作用下的生草栽培对柑桔果实产量、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在于这一时期柑桔的花期、幼果等受到了高温干旱的影响,而通过对生草栽培方式的合理使用,能够实现对柑桔生长区域的土壤温度、树冠层空气湿度等进行有效调节,能够为柑桔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提供保障。同时,不同生草处理方式作用下有利于减轻高温干旱引起的落果。
三、结论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阐述,生草栽培能明显改善果园土壤肥力,并通过改变果园小气候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且生草栽培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因此,未来柑桔生长中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结构,保持其良好的肥力,应给予生草(三叶草)栽培方式更多的重视。同时,需要加强这种栽培方式试验应用中对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满足实践生产活动开展需要,促使我国柑桔栽培水平能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胜,张俊苗.生草栽培对果园生态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6,(04).
谢国文,梁敏英.特效植物营养素对柑桔产量品质及表观遗传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
[3]罗勇,童军.不同施氮量对柑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