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如何应对病虫害的危害
2017-11-12冯茵茵
冯茵茵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以及种植技术都存在一定差别,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危害程度也不同。病虫害的产生会给农作物造成较大危害,所以,需要在种植过程中对其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病虫害;危害
农作物种植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高、环境复杂的活动,在种植期间一定不能忽视病虫害。为了维护农作物的整体产量,需要对当地的病虫害危害进行分析评估,并采用各种恒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进行防治,以促使其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分析
我省的农作物种类多种多样,主要为水稻、玉米、蔬菜、瓜果、茶叶等。这些农作物发生的病虫害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病虫害的发生面积较大,一些地区的病虫害发生面积会达到百万公顷以上。第二,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区域都会受不同病虫害的危害,其危害程度也不同。第三,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农作物的种类以及防治技术的使用也存在较大差异,都会引发病虫害的多发。基于这些情况,如果不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如果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及时,使用的防治技术比较落后,都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使用科学的、合理的预防技术,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才能更好的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盲目施用化学药剂
将化学防治工作作为主体,盲目的使用化学药剂。我省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仍主要是以化学防治方法来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在市场上存在的化学药剂也多种多样。人们普遍认为,使用化学药剂操作方便、成本低、见效快,选择面广,是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如:在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地区耕地中,由于地势较为平整,多为大规模的机械农业生产格局,在长期预防病虫害工作中,主要利用药械喷洒农药作为主要手段。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只能实现表面上的治理,无法从根本上进行防治,并且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反复发生。同时,如果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也会使病虫害具备较高抗药性,无法对其进行彻底清理。化学药剂的使用,还会在农作物上产生一些残留,当人体摄取这些残留的农药,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防治时期的选择不合理
农作物产生病虫害,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生长条件下,所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间的选择就更为重要。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需要在前期执行一定防护措施,保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剂量的农药进行喷洒,以达到防治工作的目的。但是,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忽略了农作物生产环境的差异性,容易引发一些极端病虫害的产生。在一些偏远山区,未对病虫害进行提前预防,当病虫害产生后,才开始使用预防措施,在此情况下,不仅无法对病虫害的蔓延进行有效控制,在病虫害初始时期,也会带来更大损失。
3.管理控制能力不强
我省农业在逐渐进步和发展下,仍存在粗放式和分散型的经营情况,对其管理更为闲散。因为农作物生长期间,具备一定季节性和分散性特征,整体上使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无法达到细致化处理,从而在期间产生较大消耗。
三、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措施
1.多种方法的结合防治
利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并加大推广力度。物理防治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基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对其控制,以达到的防治效果。如:晒种、药物浸泡、人工捕虫、灯光诱杀、设施防护等,在使用期间都更为简单,也能促使其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这样也不会给农作物造成较大伤害。生物防治方法的使用,是利用干扰激素以及病虫害的天敌对其防治。利用天敌防治农业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部分。其特點是天敌资源丰富,能长期控制害虫,天敌能广泛扩散,防虫效果好。例如:可以在稻田中养殖青蛙捕食害虫,用寄生蜂保护器保护水稻三化螟的卵寄生蜂;用草把收集蜘蛛,防治稻飞虱与叶蝉等。生物防治的方法,不仅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少,也不会在作物生长期间增加病虫害,还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因此,在引进物种期间,要更为谨慎。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的结合使用,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预防与防治的结合性
实现预防与防治工作的结合性,主要是根据农作物的实际生长环境、作物的主要特点以及病虫害发展规律进行预防。在对农作物进行种植前期、执行期间等,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对其预防。比如:对种子进行药物浸泡、实现土地翻耕以及抑制病菌的生长等。当完成病虫害控制后,还需要加强其后期的防预措施,以免病虫害再次滋生。
3.加强管理和投入力度
进行田间管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结合性,能够对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进行改善,保证管理活动在实际执行期间,能对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防控。在田间管理工作中,为了给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与技术支持,并合理使用精密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环节进行监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还要不断促进管理技术人员的科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以保证在病虫害防控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和科学的作用,维护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在我省的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是蝗虫、稻飞虱、蚜虫、小菜娥、炭疽病、霜霉病、纹枯病以及白粉病等。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具备较大影响面积,其种类也比较多。当发生病虫害后,给我省农业、经济都会带来较大影响。同时,随着全球变暖速度不断提升,当前的种植技术和防治方法已经无法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因此,需要在农作物种植中对病虫害的危害进行思考,维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优化进行。
1.生物方法
为了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采取生物方法进行预防。在生态系统中,每个农作物存在的病虫害都有天敌,这样才能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可以说,病虫害与天敌是共存的,所以,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为了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可考虑引进多种天敌。基于生物方法对其防治,主要在几个方面有效执行。首先,加强对病虫害天敌的保护,保证在种植区域内能够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防,然后,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当使用生物方法对其预防一段时间后,再转化为施药方式,这期间,需要根据病虫害的产生时间以及实际状况,实现局部用药。其次,可以增加生物农药的使用频率。生物农药和其他的农药不同,其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比较小。最后,对有益生物进行宣传与推广,保证能够利用微生物、有益生物的代谢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2.物理方法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物理方法对其预防,主要是基于各个机械设备和工具对其预防,以促进其效果的实现。物理防治的方法有:人工捕杀、灯光诱杀、毒饵诱杀、颜色诱杀、高温灭菌、嫁接换根、设施防护等。在实际预防过程中,主要使用力学物理、放射物理以及机械设备。如:利用物理设备、相关机械和工具对病虫害捕杀,主要针对黏虫来使用。而且,也可以使用诱杀方法对其预防,抑制病虫害的繁衍和发展。该工作执行期间,还需要通过人工对病虫害的趋向性进行分析和干预,保证所有的病虫害都能聚集在一起,方便捕杀。不仅如此,也可以利用阻隔方法对其预防,工作人员在实际执行期间,需要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进行分析,找出障碍物放置的主要区域,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例如:图一所示,在果实生长期间,会利用套袋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在种植蔬菜过程中,会利用防虫网对其预防。这些方法的使用,不仅能维护农作物的优化生长,也能提高农作物的生产产量和优良品质。
3.化学方法
当前,使用化学方法对其防治,是比较典型。因为使用农药见效快,效率更高,在防治期间,不会受地理因素的限制。但是,农药的使用也具备较多缺点。所以,在实际预防工作中,需要在前期对田地中产生的病虫害特点、产生规律进行分析,保证能选择出适合的农药对其进行针对性解决。并且,在对农药选择的时候,要基于科学、合理的使用原则,对当今市场上各个种类的农药的使用范围和药效进行分析,以确保其获得更好的效果。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数量以及种类,选择出适合的农药,这样不仅能提升农药的使用效果,也能减少混合使用农药的情况。
五、结语
在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生活所需的农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对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安全也不断关注,因此,只有对农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害的危害进行有效防治,才能保证提高农作物种植的产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胡明才.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如何应对病虫害的危害[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1):61.
[2] 鲍康阜.推行规模化种植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J].安徽农学通报,2013(9):91-92.
[3] 崔超敏,娜日苏.包头市农作物播种及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J].现代農业,2014(8):16-18.
[4] 汪永安.舒城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20):66-68.
[5] 徐鹏.辽阳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99-200,202.
[6] 寇红专.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补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3):241.
[7] 邓振镛,张强,王润元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对甘肃气候暖干化的响应及应对技术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1):1281-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