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语文文本教学第一步
2017-11-12邵青
邵青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学生应达到的程度。本文阐述近年来新教育思路引导下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实施。
【关键词】语文;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发展语感,为将来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都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展开的。近年来在新教育的思路影响下,传统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思路退却了,引发我们语文老师对语文阅读第一课时的重新认识,下面是江苏省语文省级大赛老师上的展示课,或许能带给我们许多的 启示。
一、两个案例
案例一:《故乡的榕树》
江苏省常州市某职业高级中学张老师执教时,将该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段落之间是怎样巧妙过渡的;3.体会作者真 挚深沉的思乡之情,激发我们对家(故)乡的热爱;4.品味文章诗意的语言;5.尝试写作自己家(故)乡的一些难忘的往事。
这一目标看起来具有一定的挑战,但张老师利用一节课的时 间,采用引入法,直奔主题,让学生体会诗意的语言,从用词准确,读准,到读好,再到重点句子复读朗诵,层次鲜明,并且又是在张老师轻松、诙谐的教学氛围中落实了目标,听课老师也发出赞叹的感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正如赞可夫说的“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即教学内容要适当超过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张老师这节课达到了“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的效果。语文阅读中,我们应该避免教学内容太浅,进度慢,摒弃机械的记忆和训练,促进学生“迅速发展”。
案例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某职业学校王老师设计该课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1.了解作者和悼词的相关文化常识;2.品味和欣赏精彩语句;3.借助承接递进性词句和段落,确定各段各层的内在关系;4.体会课文深沉而含蓄的情感。
教学中,王老师从检查预习开始,带领学生认读词句,整体感知课文,讲解课文标题的“墓前”和“讲话”含义。接着教师直奔重点,让学生思考:在第二个自然段中,两个“对于”句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带着问题再细读课文,老师然后提问让学生作答,在提问中王老师语言很有感染力,时而动情深沉,时而幽默风趣,学生回答整体感觉轻松愉悦。这样的设计,训练了学生基础知识,口语表达,又加深了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感悟,彰显出语文教学本质,简单而又实在。
两节课感触最深的就是容量大,螺旋式引入,学生思考透彻,师生互动强。然而,传统的第一课时阅读教学,往往整节课在文中提取一些直接信息:解决难字词;介绍作者生平;全文划分为几个部分,等等,显得很肤浅。这种不是基于认识差异、不能带来思维碰撞、不能重构知识体系的课堂内容,浪费了课上的宝贵时间。
二、上好阅读课的几点启示
(一)唤起学生的阅读迫切感
第一课时的新课导入是相当重要的,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导入方式,迅速唤起学生的阅读迫切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比如张老师从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入手,同时播放作者回忆故乡的人们在葱郁的榕树下进行各种活动的场面,音乐和画面激起了学生思乡之情。
(二)要体现“读霸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即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读通”,这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机械的死读,这样能全文融通连贯,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读时,要指导学生在读中动笔,画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等。比如张老师让学生边齐读,边分组读课文的第2段:“从化不开的团团绿云到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学生朗读中脑海浮现出高大魁梧,葱郁的榕树,嫩黄的新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在袅袅的,春风吹拂下,晃动的形态,体会“团团的,片片的,晃动如耳坠,摇落如露珠”的意境,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词句的准确,达到想象与情感的融合,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表现出来,把文章读出了“动感”。
(三)紧扣重点解读文本
语文教学要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即: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要通过课例,合理取舍内容,进行语文训练。第一课时教什么,教到哪里为止要依据学生实际水平決定,最后落脚于教师钻研文本、解读文本。比如:王老师扣住课文重点词句,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深沉悼念之情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师动情的描述,理解“墓前”“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等词句的表达, 体会“人类失去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之情,表达这是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表达了恩格斯的沉痛之情,文中具体阐述马克思在科学、理论等几个领域的贡献,体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呼应前面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要关注语言实践
文本是教学的依托,但“教材只是个例子”,只有让学生真正触摸文本语言,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在理解榕树高大,枝繁叶茂的特点时,张老师采用“纠错法”,让学生在比较中评词析句,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当与巧妙——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再通过叠词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总之,第一课时的教学贵在简洁、贵在朴实,引领学生走好进入文本的第一步,第二课时的教学才不会是“空中楼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