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生喜欢的新课堂
2017-11-12刘瑞阳
刘瑞阳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全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各自的见解,改变认知方式的单一性,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系统、严谨、深刻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新课堂;学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势态向前推进,而要想深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有效性自主学习上下功夫。鉴于此,创设语文课堂的新情景就成为研究有效性自主学习的切入口。
一、注入情感,主动求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职责,却忽视了知识的“情”。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把生命注入知识,引领孩子去遨游美好的文学殿堂,把孩子的求知欲点燃。
新课程改革正是要求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艺术性地把“情感”赋予知识,使知识拥有“情感”生命,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与价值。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每节课前会有一位学生精心准备一篇文章朗读,经过学生的交流后,由其中一位学生主动站出来讲评,然后另有思考的学生再做以补充。学生朗读评价的是自己精心准备的文章,兴趣盎然;可以自己站到讲台上一展风采,热情高涨;感觉是自由轻松的。对高中生而言,拥有积极的情感尤为重要。当学生在课堂上背着沉重的责任和面对渊深的知识,现出冷漠的神情,他们只是消极接受,甚至失望彷徨,怎么可能进行自主学习呢?课堂教学实际是师生间的心灵接触,想要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须创设情感交流的良好氛围,把自己的情感注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足够的心理安慰。这样,学生才能鼓起信心和勇气,自觉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想要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首先,教师只有用童心般的温暖对待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其次,教师必须用笑容来鼓励学生。富有鼓励的语言与表情是传递情感的桥梁,学生才能如沐春风般感受到教师慈爱的微笑。教学中,教师要把冷冰冰的命令式语言改变为温馨的商量式语言,在这种富有情感的平等和谐的课堂交流中,学生才能处于主动求知的境界,变“厌学”为“求学”。
二、自由组合,合作发挥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致力于构建便于交流的开放性民主课堂,打破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维互 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步骤如下:观察生活现象→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例如在《石榴》一课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安排的:(1)学习本课前一天,我布置學生观察生活中的石榴,并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石榴的形状,搜寻有关石榴的各种问题,独立思考石榴的内涵所在;(2)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搜集的结果,提出自己在探索中解不开的疑团,小组合作商榷解决问题的出路。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充当了导演和参与者的角色,让学生围绕问题目标,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堂,少了许多条条框框,多了不少的自由与宽容;少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多了自信和勇气。
在这和谐融洽的人性化氛围中,学生沉浸在学习中,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智慧的浪花迸发出来,他们产生了足够的信心,同时教师的劳动也涌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三、尊重学生,循循善诱
建立民主的课堂环境,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感受到足够的情绪安全,使学生敢于挑战学习的难度。自主学习,通常需要承担风险,比如学生一无所知走进课堂,并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无知,以期获取新的知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迫于环境压力,越来越难以启齿自己的无知,我们必须创建具有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让他们感到在这里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或学习的过错是很平常的事。与此同时,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开展起来。
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尊重他们的思维,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思想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深思熟虑之后的答案,要允许学生产生独特的见解。例如在《石缝中的生命》一课中,对于生命的理解,学生居然得到了7种不同的思考,思路真是五花八门,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同学思考方向不错,但思路条理上有些零乱。此时,我不愿意对学生说“你错了”,反之,我逐步引导他们趋近于正确答案,努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心态的同时体会成就感。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志的人,他们不会吸收教师强加给自己的意志,也不会吸收强加给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去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及时肯定学生设计出的非原则性错误办法和方案,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都能自始至终愉悦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错误,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让学生坦陈自己真实的想法后,在尊重孩子思考的同时,再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心服口服,从而走向成功。只有在这种安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脑筋”,才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奇观。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全新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各自的见解,改变认知方式的单一性,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系统、严谨、深刻的思维习惯,给我们的所有学生:
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个思考世界的大脑;
一副关爱世界的心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