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虽有千里之能”的“虽”是“虽然”还是“即使”

2017-11-12杨艳

课外语文·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杨艳

【摘要】以一道文言文注释题说开去,分析一词多义释义的合理方法。结合语境分析“虽”是表示一种假设还是已成既定事实。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期中考试;人教版教材;《马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2017年4月举行的淮北市五校联考八年级期中考试时,有一道文言文注释题引发了众多语文老师的争议。现整理如下,期与广大同仁齐探讨。

出现争议的题目是《马说》一文中“虽有千里之能”里“虽”字的注释,试卷所提供的答案为“即使”。笔者执教的初中学校,语文教材使用的是人教社彩页版,《马说》是此版教材八年级下册里的一篇文言文。答案一出,我们淮北市五校联考群里的众多语文教师,第一时间发表了对此题的不同见解。有部分老师认为“虽”在古代多表“即使”的含义,出题者意在考查孩子对于“虽”此含义的识记,不然“虽然”谁不会解释呢?难度太低,必不是出题 者的用意所在。也有老师认为既然《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明确地将此句翻译为“(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那“虽”理应解释成“虽然”。

为此,笔者和办公室的语文老师们交流探讨,也专门请教了淮北市的语文教研员王娟老师。我们一致认为此处解释为“虽然”更为合适。严谨起见,笔者又专门查阅了多种字典。因为考查的是“虽”字的古义,所以笔者重点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全新版):“①〈连〉即使;纵然。《子鱼论战》:‘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②〈连〉虽然。《垓下之战》:‘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①虽然;②即使;③通‘惟,仅、只。”《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①虫名;②连词;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③通‘唯,只。”《古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最新修订版)里的注释也同《古代汉语词典》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古汉语字典中对“虽”的释义,主要集中在“虽然” “即使”之意上,而对这两个意思的表“让步”的语义如何辨别,并无提及。

再看看“虽”字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情况。《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第11版):“虽,连词,虽然,用在下半句,表示‘即使、纵然的意思,下半句多有‘可是‘但是相应。”《中华字典》双色插图本(商务印书馆第1版):“①用在一个句子的上半句,表示让步,相当于‘虽然,后半句往往用‘但是表示转折;②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新华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最新修订版):“连词,相当于‘即使‘纵然,表示让步或者假设……”

综上所述,古往今来,“虽”字的含义多为表让步的“虽然”,和表假设的“即使”。可不管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词典,均未给出能够准确辨别语义的参考意见。

这道考题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进入初中以来,所接触教材里的文言文中“虽”字的含义也基本为“即使”“虽然”这两种。比如《三峡》里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虽有嘉肴》里的“虽有嘉肴”,以及《口技》里的“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这几篇文言文的“虽”字都表示假设,皆为“即使”的意思。而《石壕吏》里的“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和《送东阳马生序》里的“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则都是“虽然”的含义。记得在执教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了“虽”字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下的区别。

为了便于明白晓畅地讲解,我当时列举了两个句子:①“虽然下雨了,我们还是要去操场上体育课。”②“即使下雨了,我们也要去操场上体育课。”学生当即就明白,第一句的语境是已经下雨了,下雨是既定的事实。而第二句下没下雨,还不确定。有可能下,也有可能不下,只是表示一种假设。同一个字语境不同,注释也就不同。所以,在整理“虽”的一词多义时,学生也学会了根据语境来判断“虽”是解释成“虽然”合适,还是解释成“即使”更好。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这个翻译的关键,在于此句到底是已成既定事实,还是只表示一种假设。《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自喻,抒發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文中还有一处含“虽”字的句子:“故虽有名马”,这一句中“虽”字便解释为“即使”,因为在此处,马是否是千里马,并不确定,只是推测、假设。而后文中“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里的“是马也”,意为“这样的马”,加上后面有“能够日行千里”之意,且具有“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即明确这样的马就是“千里马”。而“千里马”有“日行千里的能耐”是既定的事实,而非假设,所以笔者认为“虽”这里解释为“虽然”更为合适。

重点字词的释义讲授可以说是文言文教学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夸张地说,个别关键字词的意思若差之毫厘,而全文翻译很有可能谬以千里。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也着意深入浅出地把字词在古代的各种用法讲解透彻,让孩子能有效识记,且触类旁通地独立解决其他字词的注释,逐渐具备独立解决字词注释的能力。然而,字词所在句子的不同语境,学生也不一定能在读后及时准确把握,因此在释义时容易把字词的不同古义混淆。这也是我在日后教学中要重点学习、研究的教学点。

由这一题文言文注释说开去,以上皆为个人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