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新组合金谷优3301单季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7-11-12冯毕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冯毕生

摘 要:介绍金谷优3301的特征特性,种植表现,阐述其在山区单季稻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在当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金谷优3301;特征特性;山区中稻;栽培技术

金谷优3301系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四川农大农业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用优质不育系金谷A与恢复系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09),同年引进屏南县种植。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6°44′—27°10′,东经118°41′—119°13′。经过近年单季中稻示范推广种植,该组合表现突出,增产显著,深受种植户欢迎。

一、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639.15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6.51%,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629.15 kg/667m2,比Ⅱ优明86增产8.78%,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6.04 kg/667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11.25%。屏南县2014年引进作单季中稻试种,在长桥镇新乡村种植1730m2,折算产量613.6kg/667m2,比对宜优673增产5.2%;在代溪镇北圪村种植1300m2,折算产量598.0kg/667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4.9%;在路下乡路下村种植1730 m2,折算产量545.8/667m2,比对宜优673增产4.75%。

二、主要特征特性

1.生育期

福建省两年中稻区试全生育期141.5d,比对照Ⅱ优明86早熟0.9 d。2014年屏南县长桥镇新乡村海拔460m,单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0 d ,代溪镇北圪村海拔680 m,全生育期153 d;路下乡路下村海拔840 m ,全生育期158 d。

2.农艺性状

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株高123.2cm,穗长25.6cm,每穗总粒数190.9粒,结实率85.35%,千粒重30.4g。适应性广,是我县单季中稻种植较理想的组合。

3.米质

金谷优3301米质经检测结果:糙米率82.3%,精米率71.5%,整精米率39.7%,粒长7.5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83.0%,垩白度13.3%,透明率1级,碱消值4.4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23.5%,蛋白质含量7.8%。

4.抗逆性

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在屏南县近年单季中稻种植,只有局部零星发生穗颈瘟。

三、高产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屏南县单季中稻种植,播种期一般在3月下旬到5月上旬。在海拔450m以下区域种植,播种时间应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和四月25日后至5月上旬末两个时间段,使抽穗扬花期避开7月底至8月上旬高温时段。在海拔800m以上区域种植,提倡适时早播,播种时间应安排在4月20日之前。在海拔900m以上区域应尽量少安排或不安排种植,避免抽穗扬花期遇秋寒低温危害。播种前选择晴天进行晒种,而后兑好强氯精液(1kg种子用3g强氯精)浸种6~8小时,清水洗清药液后保温保湿催芽,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秧田播种量8~10kg/667m2,大田用种量0.7~0.8 kg/667m2。播种前秧田结合整畦施含量45%复合肥30 kg/667 m2 作基肥;播種后用火烧土或细土盖种;秧苗2叶1心时,施复合肥6~8kg/667m2,作断奶肥;3叶1心时,施尿素5kg667m2,作壮苗肥;移栽前3~5d施尿素5 kg/667m2,作送嫁肥。秧苗露青前畦面不见水,保持湿润状态,开叶后保持浅水层。根据病虫测报和秧田检查情况及时做好二化螟、稻秆潜蝇、绵腐病、立枯病等病虫害防治,移栽前3~5d喷药一次,做到带肥带药下田,争取移栽时秧苗带分蘖3个以上。

2.合理密植,定量控苗

金谷优3301山区单季中稻种植秧龄控制在30~40d,插秧采用宽行窄株种植,规格18cm×28 cm,每丛插1~2粒谷。插1.3万丛/667 m 2,基本苗5~7万/667 m 2。在稻田肥沃,施肥水平高,管理水平好的田块,种植密度可适当稀些,反之宜密。

3.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金谷优3301单季中稻种植,一般需肥高峰出现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后期需肥比前期高,应采用“前少、后重”的施肥方法,按高产栽培要求,一般每667m2施纯氮(N)12 kg,纯磷(P2O5)5~6kg,氧化钾(K20)12~14 kg,氮、磷、钾比例为1:0.5:1.1。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3:3:4,抽穗后可视生长情况酌情根外追施粒肥,提倡增施有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750~1000 kg作基肥施用。

4.科学灌溉,发根促蘖

水管要求:浅水插秧返青;返青后间歇浇灌,薄露水层发根促分蘖,结合施肥喷药灌浅水;开始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灌浅水促大穗多粒;灌浆成熟期根系活力逐渐下降,为了保持根系活力,可根据不同的土壤特点,采取浅、湿、干交潜浇灌。

5.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通过种子消毒处理,精确施肥,科学肥水管理等措施,提高稻株抗性,减少病虫发生。整个生育期,结合当地病虫测报和田间检查,重点抓好稻瘟病、稻粬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后期尽量少施农药,减少农药残留,以保证优质稻米的卫生品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