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

2017-11-11刘悦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9期
关键词:马斯洛人本主义高校教育

刘悦

【摘要】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美学式的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对人自身内部能量的激发,体现了教育是一种引导因素,即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固有的潜能。当代教育要培养的就是具有创新型人格的大学生,马斯洛的心理学对当代高校教育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马斯洛 人本主义 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23-02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以其著名的潜意识理论开创了精神分析心理学,而在20世纪初,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坚持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放弃了弗洛伊德对意识的研究,转而研究可以观察到的行为。马斯洛既不赞成精神分析心理学,也不赞成行为主义心理学,而是融合了两者,建立了一种美学式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大多是以病人为对象,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分析,马斯洛认为过分研究病态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学研究,未能给予当代社会正面刺激与教育;而以经验、实验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忽视了人自身的潜能的实现,是一种僵化的研究。马斯洛则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应该是大多数的正常人,并且应该研究的是不同于动物的人的复杂心理学经验。在当代教育中,尤其是以学生自由学习与活动为基础的大学生的高校教育,如果过分强调的还是经验主义的行为心理学,那么就容易忽视人的个性化成长,不利于学生自身优势与特长的培养,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是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实现,是一种关注个人的人性化教育,这正式当代高校教育所欠缺的。

一、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曾经关于他的研究对象做了说明,他的研究对象很多是比较年长的人,起始于他的老师,这些人都在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中奋斗着,并且有一定的成功,这使得马斯洛开始思考,这些比较成功的人是否具有哪些共同的特质?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斯洛的心理学是一种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相对于弗洛伊德看起来晦暗的心理学而言,马斯洛的心理学则是一种光明的积极心理学。所谓积极心理学,则更侧重对健康的人的研究,“如那些有安全感的、自信心的、富有民主思想的、精神愉悦的、内心平和的、富于激情的、慷慨善良的人,以及那些创造者、圣徒、英雄、强人、天才等。”[1]马斯洛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就在于要寻找到一种使人得以实现自己价值的品质,即力求在大多数成功者身上找寻共同的特质和品格,在教育中培养这些品格,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其最终目标就是希冀帮助人们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回答“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其动机学说上,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就是动机,而主要是由人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内部动机。但是,在研究人的动机的时候必须是把人当做一个整体看待,比如填饱肚子,不只是满足胃部这一个身体部分的需要,而是整个人的一种需要。动机的研究不能单纯地局限在肤浅的表面动机,而是要寻求一种基本需要或是终极目的。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种——基本需要和特殊需要。基本需要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有些类似于本能;而特殊需要就是根据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而后又将需要分为三种平级的层次——意动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他最主要研究的是意动需要,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五大需要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按层次依次由低级向高级递进,低级需要只是起到一种慰藉、满足生理的作用,但是高级需要则是真正激发人思维与精神的需要,但是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涉及到“完满人格”。自我实现的过程即是自己力求达到“完满人格”的过程。自我实现就是区别于弗洛伊德病态心理学研究的最大特点,而且也抛弃了行为学家将一般大众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他曾经举国一个例子说明他的研究:假如你想知道一个人一英里能跑多快或者怎样才能跑得更快些,你不会去研究一般跑步者,你研究地是跑得特別快的人,是属于“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人”。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且是真实的自己的过程,是不断发现自己的天才与潜能并且能运用的过程。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自我”并不是他们的特点,他们自身已经不太存在问题,一般不是关心自己,而是关心自己以外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某种职责、义务或者使命,是与其他人或者民族又或者世界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超越琐碎之事,是在一个极为广阔的范围乃至宇宙范围思考一些终极价值问题。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与创造性理论,是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心理学的界限,“高峰体验”的前身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神秘体验”,马斯洛认为这绝不是迷信,而处在“高峰体验”中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健康的,相反,处在“高峰体验”里的人可以说是其最具有活力、思维最敏捷的时候。而这种体验也是“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具有短暂性,但是这种短暂性是激发每个人自身内部创造性的一个源泉,“高峰体验”中的人会感觉到自己似乎离事物的本质越来越近,“我们已升华到人与世界融合的高度,它常常是创造性中一个可观察的事实,而现在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2]

马斯洛并不认为环境造就人或者是环境决定人的发展,而提出良好的环境只是把人的本身固有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了,而这些潜能是人自身内在的,可以说是天生的,环境只是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因此,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反对一种专门对病态心理的研究,也反对行为主义针对动物做的各种实验,因为人比动物复杂的多。希望心理学就是始终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且是健康的人,即研究如何使人向上,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潜能。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启示

当代中国的高校教育理应与时俱进,社会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学校的教育更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的就是为何要“以人为本”以及如何“以人为本”。马斯洛要培养的是“完满人格”,但这种“完满人格”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人,只是说能够不断实现一个自我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就是不明确自己的价值定位。马斯洛的理论对完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与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尽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于社会环境不同,每个人的需要体系都不相同,每个层次所占比重也不一样。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要根据个人情况发展学生才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给予学生发展的土壤,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充分发挥。对由于家庭条件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学生需要层次处于较低的层次下,不要拔苗助长,不能一味地要求他满足高级需要,因为低级需要是高级需要的基础,在低一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有向高级需要发展的可能性。对于大学生这个整体的全面发展而言,并不是追求整齐划一的标准式发展模式,大学生是迈入成年发展的重要阶段,用统一标准要求大学生,不利于大学生自由发挥潜能,需要给予大學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即允许学生成为他自己,允许他以自己不一样的方式去发展,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2.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就意味着创新的作用越发重要。而当代中国也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发展。大学生正值头脑思维最活跃且又迈向成熟的阶段,有一定的理智思维能力,而大学又是相对于中学而言比较自由的活动空间,可以说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只是看环境是否给予他们发挥的机会。而高校的教育不只是以填补知识空缺为主,重要的是在填补知识的时候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所在。学校不仅提供给学生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还要提供给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自我实现过程中,不仅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并且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要捕捉学生的每个好奇心,创新由好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引导学生将自身兴趣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并不只是关注自己的兴趣,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大学生是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兴趣的群体,学校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尊重学生的基本需要,发展学生的高级需要,将学生的兴趣与社会实行良性互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有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增强其责任与主人翁意识。不断完成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的有机结合。能勇敢乐观面对各种社会变化,“这种崭新的人能随遇而安,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兴创造,能满怀自信、力量和勇气地应对他们毫无思想准备时遇到的情境。”[3]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马良诚等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3](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2014.

猜你喜欢

马斯洛人本主义高校教育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敲石工人的话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marriage view based on Freud’s Theory of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