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猪瘟危害严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7-11-11林慧
林慧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当猪瘟血清学的变种、病原毒力减低、改变原有临床症状等特征,称之为非典型猪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非典型猪瘟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分析了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危害,重点分析免疫失败原因,提出解决非典型猪瘟的防制措施。
1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流行
1.1 流行特點和临床特征
1.1.1 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潜伏期和病程延长,成年猪发病较轻或不显症状,多呈隐性带毒,带毒率范围一般为3%~20%,高者可达33%以上,且多数猪场还存在着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死亡率低,有调查显示成年猪的死亡率为2.4%,有时还发生在疫苗免疫过的猪群中。
1.1.2 非典型性猪瘟缺乏典型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微热或中热,通常体温仅升高0.5~1℃,潜伏期可达20~30天以上才发病,病程可长达几个月都不发病,但表现为侏儒猪(或称僵猪),发育停滞。侏儒猪多伴有干耳、干尾甚至耳壳脱落,皮肤干性坏疽脱落后新生瘢痕无色素而呈现“花皮猪”;发病期伴有后肢瘫痪、喜喝脏水、精神不振、口渴、步行不稳、泥浆等。
2 非典型性猪瘟病因分析
2.1 仔猪胎盘感染和母猪持续感染
仔猪胎盘感染和母猪持续感染是目前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这种猪甚至可以终生带毒和排毒。
2.2 仔猪先天免疫耐受
由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败现象,除了出现生产水平降低的情况外,经胎盘感染出生后存活的仔猪往往成为持续感染者,可长期带毒、排毒,其本身并不表现临床症状。这种猪除了对猪场造成恶性循环外,这种经胎盘感染的仔猪出生后,吸允初乳,数日内病毒血症可一过性降低,但病毒存在于全身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和网状内皮组织,这种感染猪不能建立中和性抗体应答,形成免疫耐受,以至于对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免疫应答。
2.3 带毒公猪的垂直传播
用RT-PCR检查带毒公猪自然交配所产死胎的病毒基因型,结果表明:死胎感染的病毒基因型与带毒母猪原有的病毒基因型不同,而与带毒公猪的病毒基因型相同。试验证明带毒种猪不仅能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播,而且能通过公猪精液垂直传播猪瘟,这是造成猪瘟持续感染的又一重要原因。综上所述,猪瘟持续感染母猪造成的垂直传播是引起仔猪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及不发病的仔猪带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它所产生的水平传播方式,还会造成其它猪的感染并污染环境。因此一旦种猪场有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种猪存在,就会引起免疫耐受,导致免疫失败,时刻都有猪瘟发生的危险。因此要根除猪瘟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及时淘汰带毒种猪,对种猪场进行彻底净化。
3 防治对策
3.1 加强猪瘟免疫监测,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开展猪瘟的免疫监测可随时掌握猪群群体免疫状态,制订适合于不同猪场合理的免疫程序,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或仅产生低水平抗体的猪),保持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在85%以上。适当加大免疫剂量可以适应田间的带有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
3.2 正确采用乳前免疫。乳前免疫又称为零时免疫或超前免疫,是在乳猪出生后立时注射2头份猪瘟疫苗,这是解决母源抗体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常为一些猪瘟污染严重的场、户所使用,尤其是表现为持续感染的猪场。乳前免疫后应在猪35和70日龄各再注射4头份猪瘟疫苗1次。
3.3 坚决淘汰带毒猪,慎重引种,定期监测,非典型带毒猪的净化是控制猪瘟,甚至消灭猪瘟的重要手段。对于非典型性猪瘟在种猪场的发生,在我国采用全部扑杀的办法来控制和根除显然不现实,种猪一旦感染病毒造成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是造成一个猪场猪瘟持续感染的总根源。淘汰带毒猪后清圈消毒,结合做好其他综合防制措施以建立新的健康种群,繁育健康后代。对可疑病猪就地隔离观察,凡被病猪污染的猪舍、环境、用具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3.4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正确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对许多国家消灭猪瘟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仍在世界上广泛使用,它也是我国用于猪瘟预防注射的唯一疫苗。
3.5 自繁自养,全进全出。自繁自养可减少猪瘟的传入。为切断猪瘟传染机会,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最低限度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圈舍空出后先清理污物,然后彻底冲洗,待干燥后用较强的消毒剂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或甲醛等进行2--3次认真消毒,再空圈7--10天后才可装猪。
3.6 综合防制。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与环境条件、饲料营养、管理应激等关系密切,必须努力加以改善和优化,以增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作者单位:570203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