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对策探讨

2017-11-11蒋晨帅

商情 2017年37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

蒋晨帅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关系民生,公众对环保的注意力与日俱增,各种主题的环保活动也不失时机地掀起了高潮。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环境

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也称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组织和社会群体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中国现行的公众参与制度,又可称为依靠群众保护环境或者环境保护的民主制度,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都有平等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决策繁荣权利,都应积极主动自觉地维护和参与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仅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且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保障。针对以上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改革当前的环境教育制度

目前,中国环境教育基本上已通过各种形式在方方面面上展开:学校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大专院校开设环保专业课程:各地党校和行政学校以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决策者环境意识等等。但由于经济和某些条件所限,许多学校的环境教育,还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太注重实践教育,不太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对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一定要让他们多参与和实践,这是环境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高校的环境教育,应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多以国内外的环境形势,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

二、要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

要明确认识到公众参与环保是群众的权利,而这样的权利和权益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在环保方面保护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新观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新政绩观,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益尝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三、要让环境决策民主化

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意义十分深远,它规定政府机关要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该规划审批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

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中国公民的“环境权益”首次写入国家法律,它意味着群众有权知道、了解、监督那些关系自身环境的公共决策;它意味着谁不让群众参与公共决策就是违法。

四、完善环境行政公开制度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指国家环境行政机关,法律规章授权行使行政环境职权的企事业组织和公务员依法主动或者依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制度。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需要。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

五、拓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官方组织的环保行動:二是民间团体组织的环保活动:三是公众个人根据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实施的环保行为。在这三个渠道中,公众参与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渠道是民间团体和公民工人的环保行为。但中国目前在这一方面还比较薄弱,因而必须从法律、制度、参与程序和具体管理规则等方面积极培植、扶持和引导,为公众提供参与渠道和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作用。

六、建立和发展环保社团

建设以非政府组织为中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中国目前非政府组织的环保社团还比较薄弱,但在全国各地,有相当多热心于环境保护的人,他们都有成立非政府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要求或计划。如果他们能够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参与环境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同

时,也与政府保持联系和沟通,那么,诸多环境问题解决就容易多了。所以,应在法律和政策上鼓励公众建立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的环保社团,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可以让一切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有义务来积极推动和参与环保事业。环保事业是最无私的人所从事的最无私的事业,需要更多无私的人做出更多无私的奉献。大力地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必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环境保护的力度。因为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应该通过相应的制度予以引导和鼓励,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环境清洁工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漫观环境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