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住宅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
2017-11-11叶军
叶军
【摘要】相对于国外研究成果而言,国内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建筑节能技术以及相关节能机制还很不完善,所以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管理等等,但是绝不能照搬其政策制度等。在我国住宅建筑节能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主要包括:节能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研发能力薄弱、经济激励缺失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 住宅 节能技术 施工工艺
一、建筑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尽管建筑节能工作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布了一系列落实文件,但社会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仍然存在差距,有效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机制,诸如建筑节能工作责任制、政府部门建筑节能绩效考核等难以建立。规划设计是源头,如果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可以降低节能投资,减少能源消耗。例如,通过小区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小区绿化、建筑物朝向和整体布局的合理安排、空气流的有效组织等,即可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但是,我国建筑节能设计主要强调的是单体建筑达到节能设计标准,对于规划设计没有提出要求,规划设计中普遍缺乏节能意识。建筑节能意识的淡漠,也广泛存在于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和监理企业等工程建设主体。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不考虑建筑长期使用的运行费用,仅注意建筑一次性建设投资的增加。有些施工企业不按照主管部门审批图纸施工,擅自取消节能措施,降低建造成本。而消费者缺乏识别节能建筑的专业技能,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公众的建筑节能意识也普遍薄弱,存在思想误区。建筑节能并不是牺牲建筑物的舒适度和降低其综合性能为代价,而是在保障和提高基本生活品质,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条件下,不断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然而,由于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普遍缺乏对建筑节能相关政策规定和知识的了解,存在对节能建筑的认识误区;同时,我国能源价格偏低,公众对能源浪费的危机感和经济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导致节能观念不强。
二、体制障碍及有效行政监管体系缺失
推进建筑节能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建筑节能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理顺,政府管理职能弱化。例如,在现有的公共部门管理体制下,政府机构的财政预算中没有设立节能科目,节能改造需要的资金没有正当来源。并且,政府机构的年度能源费用是根据前几年费用支出情况确定,是否采用节能技术与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直接联系:甚至可能出现因为采取节能措施,导致下一年度的能源费用拨款减少的情况。无法调动政府机构相关部门节能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公共建筑由于种类较多,涉及的管理机构繁多,管理体制更为复杂。
再如,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分离等,导致节能管理不顺畅。例如,全国29个设有墙改办公室的省级单位中,归建设行政部门主管的有16个,归经贸委或发展改革委员会管理的有13个。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归口分散,无法形成合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与建筑节能工作相关的责任主体职责不够明确,导致以往的建筑节能管理制度没有发挥出最大效能。
除此以外,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大、行政监管不力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节能工作的开展。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有些节能政策实施不力,鲜有项目因为没有达到节能标准受到处罚,该强制执行的并没有强制执行。
三、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薄弱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研发能力还很薄弱,节能技术和产品、材料种类少,可选性差,质量参差不齐,节能材料市场管理不规范,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是由于当前本来就很少的政策和资金主要集中在支持具体节能项目方面,对包括节能技术研发在内的基础性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小,客观上造成了节能基础工作薄弱的现实。在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及各种节能公益性基金主要支持节能技术与产品研发,而不是具体节能項目,这是因为建筑节能的分散性非常强,仅仅依靠支持几个项目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另一方面,第三方节能技术检测和评估正处于摸索阶段,这对节能产品和节能建筑的推广应用形成很大的障碍。
四、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缺失
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推动节能工作的重要途径,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高度重视节能时,大批的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就开始出台了。通过制定基于市场的节能经济激励、约束与规范政策,引导不同群体出于自身利益自觉节能。因为建筑节能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推广建筑节能又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生产商、开发商和用户的成本和支出:并且建筑能耗在发达国家中占的比重较高,空调和采暖导致季节性尖峰能源需求,因此,在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节能激励政策中,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一直占据着主导位置,大部分的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和资金用于建筑节能领域。
我国近几年为了推广应用节能先进技术,建立了专项计划用于鼓励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但是,针对节能型建筑、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的长期性经济激励政策基本没有:对于短期性的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和对高效节能新技术的支持,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我国建筑节能方面的经济激励政策缺失,首先是资金来源匾乏,其次是基于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建立。国外经验表明,节能专项基金对推动节能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大部分节能基金使用在公益性非常强的建筑节能领域。当前,我国支持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主要是国债和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并且,国债中支持建筑节能项目的比例远低于工业节能项目。资金来源匾乏直接导致了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缺失。另外,我国能源价格偏低,基于市场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形成。就目前的热价形成机制而言,热费按面积计量,热用户没有主动节能意愿,无法形成节能建筑的市场需求:建筑用电的阶梯定价也尚未建立,峰谷电价尚未全面推广,峰谷差价低,节能效益并不能立刻体现出来,无法从根本上形成节能建筑的市场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