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的后现代特色
2017-11-11邱培君朱茂富李守仁
邱培君 朱茂富 李守仁
【摘 要】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左右:一是政策导向,二是学校发展定位,三是技术工具,四是世界文化潮流。政策导向及学校定位,决定了图书馆规模、管理及服务模式;技术工具使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进一步自主化;后现代文化思潮则通过对前几个因素的影响,使图书馆的功能出现解构与融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后现代;读者;资源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libraries in China was dominated by four factors: policy guidanc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ical tools and world cultural trends. The policy guidance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determined the scal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 of the library, technical tools made readers more autonomous in library.Meanwhile, postmodern culture deconstructed and fused the features of libraries through affecting previous factors.
【Key words】Academic library;Postmodern;Reader;Resource
后现代,是一种哲学思潮,又是一种时代特征,它与历史上的中世纪、启蒙运动一样,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趋势与结果。它的特点是反传统,反本质,其主要的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1]。变异、解构、融合、误读是后现代独具的色彩。[2]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舞台,它必然受到后现代影响、冲击、渗透,并与之同步发展,这表现在其传统功能的分割与融合,以及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后现代特征,是国家政策导向、学校发展定位、技术工具等因素与世界文化潮流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1 中国高校及其图书馆事业要依据国家政策的导向定位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格局要受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约束。高校图书馆也不是独立自主的机构,它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其规模大小、管理与服务都要与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它与其它部门一起协调作用,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它的使命首先是服从学校,服从教学,然后才是按图书馆自身的规律行事。大学的规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决定了图书馆人员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方向与规模。综合院校与专科院校、各个相似的院校之间,对图书馆有不同的服务需求,这些因素决定了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
1.1 高校扩招带来的空间分割
高校扩招,是与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同步进行的。但场所扩张缺少宽裕的周边用地,另辟新区在所难免,因此,扩张后的高校,多校区成了普遍的现象,相应地,便出现了分布于各校区的图书馆。馆舍总面积扩大,馆员人数增加,图书馆在量的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膨胀式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扩招带来的读者数量的大幅度增长。
快速扩张的图书馆,不仅承担了更多的服务,在内部管理上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场所分割带来的诸如资源、人员配备等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校区之间进行平衡。读者层次不一,服务需求不一;图书馆在各校区的部门安置与人员配备不一,使各校区的服务与职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特别是纸本资源配置,虽然宏观上会依据读者的层次与专业布局进行分配,但微观层面上,相同资源的闲置与紧缺会在校区间显现,导致读者跨校区借阅。
膨胀是发展的机遇,更是图书馆成长中的挑战,平衡管理、服务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多校区图书馆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图书馆与教学的融合更紧密
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单位,服务育人是其任务之一,但传统的图书馆侧重于服务,教育功能所占比例少。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以及新的服务功能的出现,图书馆与教学的相互渗透融合更加紧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的场所功能增强,单纯的借阅空间被学生的学习、自修功能分割;二是图书馆的文献检索教育逐步纳入正式教学计划,与其它课程一样有学分比例。
1.2.1 场所性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功能
传统的借阅服务中,读者在没有借阅需求的情况下,不会到馆。而现在阅览室的主要功用是自修,流通部门也在空闲处增设了桌椅,供学生阅读或自修。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具备了教室与自修室的功能。这缘于报刊阅览量急剧下降,如果不开发新的功能,阅览室偌大的空间基本處于闲置状态。阅览室开放为自修室,一方面,图书馆自身功用的扩展;另一方面,也是教学功能对图书馆的扩张和分割。
图书馆场所功能的增强,是教学资源紧缺与借阅人数锐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渗透,既弥补了教学场地的不足,又使图书馆资源减少闲置,有利于学校整体的运行与发展。
1.2.2 文献检索课被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
通讯及电子资源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成熟化,如何普及电子资源的利用,成为图书馆的新任务,为此,图书馆配备了专职人员开设文献检索课。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检索课不仅以讲座的形式不定期举办,而且纳入了教学计划中,与其它课程一样有一定的学分。这样,授课馆员也兼具了专职教师的功能,这是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专业化、正规化的体现。图书馆的服务育人,拓展到了课堂教学领域,是图书馆职能对教学的渗透。
功能的分割、融合与变革,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后现代性更加明显,教学与服务的界限变得模糊,图书馆的作用有传统上的削弱,又有新技术新形势下的增强。endprint
1.3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与兴衰
电子阅览室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它出现时,个人电脑尚未普及,正好迎合了广大学生学习电脑的热潮,电子阅览室由此成为图书馆最受欢迎的一个场所。随着网上教学、办公、管理的出现,学生选课、注册、评教等都在网上进行,电子阅览室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学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获得使用权。电子阅览室产生之初,是图书馆的新部门,它与网络部门一起,为教学提供服务。同时,它与图书馆自修功能一样,是一种游离于传统服务模式之外的功能,与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关系并不密切,工具性是它最大的特点。
随着电子及通讯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普及,个人电脑、手机等更方便地把学生与网络和资源结合起来,电子阅览室从此进入萧条期。电子资源虽然在不断的丰富扩大,但利用资源的工具与环境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电子阅览室便在十几年的兴盛之后走向衰落。技术工具的进步催生了它的产生,又在进步中促成了它的逐步消亡,它的产生与兴衰与图书馆的关联并不密切,是一种工具的、独立的、附着式的碎片功能。
2 资源特色与利用的后现代性
电子资源的出现,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传统的纸本资源的利用遭受致命一击。更高的人气,更方便的应用,都是纸本资源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现象的出现,有资源本身发展的特点,也有人们阅读需求的推动,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大势,与当下的技术手段、社会价值观密不可分。
2.1 资源的极大丰富与阅读量的持续减少
与信息形式的多种多样,信息获取渠道的畅通无阻不相匹配的现象是,人们的阅读兴趣在下降,阅读量持续减少。第14次全民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3]2014年的周边国家阅读调查如下: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二是来自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三是来自网上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数据: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4]经济发展了,读书却少了,资源丰富了,获取方便了,但资源的利用却少了,这是与经济文化发展相悖的一种怪象。为此,政协委员朱永新从2003年起,连续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5]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3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6]国家对阅读的重视与提倡,必然影响到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与流程,阅读推广便成为图书馆新的服务分支。
2.2 阅读推广开始成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
阅读推广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从第一篇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消息出现在2005年《浙江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至今不过十余年的时间,而这十多年中关于阅读推广的研究,从2013年起才有较快的发展。具体数字见表1。[7]从表中的数据与朱永新委员的呼吁对比来看,朱委员的呼吁,不仅开启了国家对阅读的重视,也使我国对阅读的推广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表1 维普平台检索关于阅读推广研究的分时段统计 检索时间:2016-10-22 15:42
高校的各种阅读推广中,奖励被作为一种常见的手段,而奖励的切入点,是借阅量。对居于借阅榜首的读者除了表彰奖励,甚至给予经济上的奖赏。[8]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有它的弊端:借而不阅。借阅量不一定等于阅读量,不能仅凭借阅量作为阅读推广的成果加以确认。上图有个借书达人,每年借阅借4027册。[9]据此推算,每天应该完成超过11本的阅读量。可以想见,即便一天24小时全部用来读书,读完11本书也是不现实的。这种借书方式,除了得到“借书达人”的称号外,剩下的只有增加图书馆工作量了。因此,仅仅靠借出量的来衡量推广效果,是有失偏颇的。应该寻找真正实现阅读的推广方式,以此作为评估或奖励的手段。
2.3 系统阅读受到冲击
教师科研的硬性规定,职称评定中论文级别的要求,将论文影响因子纳入人的基本的发展需求。而论文的完成,借助搜索引擎,将各种碎片信息集中和筛选,找到适应自己的论点支持,便完成了对资源的利用,系统阅读因此而被搁置起来。电子资源的快捷与精准,是系统阅读无法达到的;而论文至上,更强化了碎片信息与技术工具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使得因教学科研需要而进行的系统阅读,与广大教职工渐行渐远。
资源是大众的,阅读是个人的,但现阶段的功利追逐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却很有效地扼杀了阅读,这是人的价值取向与技术工具的发展相互融合的后现代特征。功利泛滥的现状下,阅读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利益,是全民阅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只有将阅读与个人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结合起来,才会真正地促进阅读,实现阅读。今年四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10]政府号召,加上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会比较有效的促进阅读。
3 馆读关系的后现代性
技术与工具的发展,使传统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从直接面对发展到间接面对,网络、计算机等成了馆员与读者的中介。这种隔离,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矛盾冲突;同时,由于管理方式的变革及勤工助学、自愿者的加入,又拉近了读者与管理的距离,读者不仅自己地利用图书馆,而且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中,图书馆的神秘与神圣不再。
3.1 技术工具的隔离
传统的纸本流通及阅览中,闭架借阅时代,读者需要通过馆员的服务来获得资源,馆员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发展到开架借阅时,读者自己找书代替了馆员为读者找书,馆员所要做的,仅仅是完成借阅手续;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之后,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平台能够独立完成的检索、查询功能,对馆员的作用又进行了一次剥离;而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将图书定位、借、还、违章处理进一步地自主化,馆员的功用只剩下幕后的管理。
服务的程式化,自主化,使读者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仅仅变成一种存在,即图书馆隐性的存在属性。技术与工具将馆员的直接服务简约化,在一次次的功能剥夺中,馆员在服务中逐步已经丧失了其主体意识与存在意识。读者既使见不到馆员,也不影响对图书馆的使用。
3.2 馆读角色的模糊
从中国历史上看,图书馆的前身,从产生之日起,就不是服务于大众的,它属于高端的小众,如皇親国戚,达官贵人。它影响到的是小众,但产生的影响却很大众,就是社会对读书人的重视。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中,书与读书人都是被人敬仰的,图书馆便具有很高的地位。它的神圣性,神秘性,是人为的,更是社会赋予的。
而现代,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从小众变为大众。服务的自主性发展,也让图书馆的工作细节得到认识与普及,不仅从视觉上消失了神秘,更是从管理运营上失却了专业的隔膜。读者走进图书馆,不仅能够自我使用图书馆,甚至有能力分担管理责任。读者入馆,图书馆的一切都一览无余地面向他们敞开,他们可以在这里索取需要的资源,也可以参与资源荐购及日常管理,甚至是对图书馆的工作进行监督。馆员与读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各自的身份特征。馆员及馆读关系,在一次次的工具肢解中,渐渐碎片化,并渐渐退出读者的视野。
4 结语
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受到大的时代背景左右。在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与教学日渐融合交叉的小社会,它要在教学科研发展的大局下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无论社会如何变革,图书馆是一个可以学习、可以读书的场所这一特色会依然保持。世界文化潮流的变化,国家政策导向,学校发展布局,都会影响到它的功能与形象。图书馆的后现代性特色,就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发展变化而形成的,这不是它自己的选择,而是大势所趋,是适者生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