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思品课时我谈些什么
2017-11-11
正欲出门,701班的两位同学来了,提醒我去上思品课。匆忙之中走进教室,我有些许忐忑,因为对于即将讲的单元“友谊的天空”没有充分准备,只好接着上一节课关于“成长”的话题继续延伸。
先来一个“导学”,即引导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所讲的“成长”一词的核心观点。同学们说:“成长是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比如我们会写字,会做题,能写文章会分析……”我觉得同学们的确领会了“成长”一词的内涵。
“导学”既已深入,得为“研学”环节作准备了。“研学”环节的内容是“成长是人的人性掩盖其动物性的过程”和“成长是人向动物的挥手”两个观点,但还有一个难点:“人群的边缘地带”。
我问:在科学分类上,说人属于动物类,为什么这么分?或者说,动物的特征是什么呢?人,如何行动才能去掉其身上的动物性呢?
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一同学说,“动物不讲卫生,总是把地面上搞得一團糟。”另一同学说,“家里的猫好像吃了就玩,从不做事。”我认为两位同学找得很准确,当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或者说还不懂事的时候,其行为特征一样是不讲卫生、吵闹和破坏等。所以,成长是人的人性掩盖其动物性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讲卫生、守纪律、懂礼貌、会学习”。这些文明的行为是人类区分于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动物所不具备和学不会的。
当我们认为“植物是一种生长,动物是一种长大,而人是一种成长”的时候,就会觉得,长高是指向人的植物性,而长大则指人的动物性。倘若一个人在长高和长大的过程中,其心智、能力、智慧、精神没有得到提升和增强,意味着其人性的成长并没有发生。于是,这会是一种饱食终日、邋遢懒散、好逸恶劳、不学无术的生命个体活着的状态,其处境是在人性的边缘,在人类与动物类的分界之处,这就是所说的“边缘地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个群体或事物,都有其边界和外围,处于边界有一种危险,而处于其外围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无论是一本书,一棵树,一辆车或一个人,无论是生命的或非生命的个体,其边缘地带会是两种状态,一是外围,二是易受损。一本书最易损的是封面,一棵树最易伤的是树皮和枝叶,车的碰撞总在外围,人摔跤后会擦破皮肤和外衣。
倘若一群羊遇到一只狼,羊群的“边缘地带”在何处?一位同学回答说,“在羊群的外围”,另一位同学补充说,“跑在最后面的一只羊可能会被狼吃掉”。是的,结果可能就是这样,这就是边缘地带的现实和状态。
但一群人的“边缘地带”在什么地方呢?或者说,一个人,处于人类社会的“边缘地带”是因为什么呢?
在校园,当一名学生不注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不讲卫生,违反纪律,导致其成长的步伐跟不上其年龄和身体的长高和长大,缺少知识给他带来的能力和智慧,不能给他人带来帮助时,他将被社会所边缘。
无论是在同学之中,还是在社会上的任何一个朋友圈中,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并且拥有“帮”的精神的人,才会成为群体的核心,成为一个受欢迎和被需要的人。否则,其将会被群体所边缘,成为一位不被需要的人。
获得能力、智慧和精神是成长的内涵,愿意帮人是一种奉献,这是一种进与出的自然平衡法则,即《中庸》所说的“致中和”的境界。所以,一个人只有成长了,并拥有了“帮”的能力、智慧和精神,其才会远离人类社会的边缘地带,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幸福的人。endprint